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力學論文 >

HRB335鋼拉、扭加載下低周及中周疲勞行為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23 08:09
【摘要】:疲勞失效已然成為制約現(xiàn)代設備或結構部件壽命以及影響構件使用的主要問題。在對材料疲勞研究過程中,人們按循環(huán)壽命范圍大體將疲勞分為低周疲勞和高周疲勞,進而在低、高周過渡階段又劃分了中周疲勞壽命范圍。對于金屬來說,低周疲勞與中、高周疲勞在破壞機制上和壽命規(guī)律上是有差異的。為探究金屬材料在拉、扭循環(huán)加載下的低周疲勞壽命規(guī)律及中周疲勞行為,本文以HRB335鋼材為對象開展了試驗研究,對其中空薄壁光滑圓筒試樣進行單軸拉伸、純扭轉試驗和一系列多幅值的低周疲勞及中周疲勞的循環(huán)試驗基礎上,對該類鋼材的循環(huán)特性和疲勞行為進行研究,并試圖將低周疲勞和中、高周疲勞規(guī)律相關聯(lián),補充和完善低周疲勞理論。研究中采用Chaboche組合硬化模型對材料循環(huán)加載過程中呈現(xiàn)的循環(huán)硬化、軟化和明顯的包氏效應等行為進行描述。針對中空薄壁圓筒試樣的拉、扭變形特點,在Chaboche組合硬化模型隱式積分算法的基礎上,將三維模型退化到一維情形,編寫了相應的算法程序。該程序不依賴有限元軟件,可用于即時的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程序經(jīng)過與試驗驗證,證實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結合該程序,作者提出了一種確定Chaboche模型參數(shù)簡單實用的方法,可用于試驗結果的模型參數(shù)標定。根據(jù)疲勞試驗數(shù)據(jù),對幾種典型的低周疲勞壽命預測模型進行評估分析。針對拉、扭循環(huán)疲勞試驗,等效應變法、KBM模型可通過低周疲勞數(shù)據(jù)對105量級以內(nèi)的低周-中周疲勞壽命范圍具有良好的預測效果,Socie剪切模型、拉伸因子模型可通過低周疲勞數(shù)據(jù)對104量級以內(nèi)的低周-中周疲勞壽命范圍具有良好的預測效果。同時,初步探究了累積塑性應變和累積塑性功與疲勞壽命的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O346.2
【圖文】:

試樣,尺寸,疲勞行為,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邐HRB335鋼拉、扭加載下低周及中周疲勞行為的試驗研究逡逑2.2.2試樣尺寸及形狀加工逡逑試樣的外表面幾何尺寸如下圖所示,表現(xiàn)為中空薄壁圓管形狀,在試樣兩端逡逑必須添加輕微過盈配合的金屬堵頭,是為了保證加載時試樣端頭能有效夾持。試逡逑樣設計有效段的外徑為16.5mm,內(nèi)徑為14.5mm,壁厚為1mm。逡逑-^—■邋■

鋼試樣


_邋?逡逑圖2-1試樣幾何又寸(mm)逡逑Fig.2-1邋The邋geometry邋size邋of邋specimen逡逑^SSSSSHHBHHHBW逡逑圖2-2邋HRB335鋼試樣逡逑Fig.2-2邋HRB335邋steel邋specimen逡逑2.2.3試驗設備逡逑本次所有試驗均在室溫下進行,實驗設備采用的是為廣西大學重點實驗室的逡逑液壓伺服疲勞試驗機。該試驗機的上夾頭為固定端,下夾頭為加載端,最大拉伸逡逑和扭轉加載能力為±250kN和±2200N.m,如圖2-3所示。如圖2-4所示為用于逡逑測量軸向伸長和扭轉角度的引伸計,標距為25_,其單次拉伸方向應變的測量逡逑極限為10%,單次扭轉角的測量極限為±邋5°。逡逑10逡逑

加載,試樣,引伸計


邐鋼拉、扭加載下低周及中周疲勞行為的試驗研究逡逑I。朦,逡逑圖2-3試驗機邐圖24引伸計逡逑Fig.2-3邋testing邋machine邐Fig.2-4邋Stretch邋meter逡逑2.2.4試驗加載方法逡逑對試樣進行加載之前,需要將試樣伸入夾頭并且保證兩端的伸入長度相同,逡逑這是為了在加載過程中受力均勻。保持上夾頭固定不動,下夾頭則可施加所需要逡逑的荷載,如圖2-5所示。將引伸計定位于試樣中間有效部位實現(xiàn)應變精確測控,逡逑如圖2-6所示。對于單軸拉伸和純扭轉試驗,試驗過程始終保持準靜態(tài)低速加載,逡逑其中單軸拉伸的應變率為0.008/s,扭轉加載速率為0.005°“。對于疲勞壽命試驗,逡逑在加載開始到循環(huán)穩(wěn)定階段采取應變加載控制,在循環(huán)穩(wěn)定到出現(xiàn)裂紋發(fā)生疲勞逡逑破壞的階段中,采用夾頭位移加載控制,為了防止裂紋破壞時對引伸計造成損壞,逡逑當裂紋出現(xiàn)時去掉引伸計。逡逑Hi!逡逑圖2-5試樣加載邐圖2-6引伸計測控逡逑Fig.2-5邋Load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寶榮;陳福泰;;疲勞裂紋擴展速率和低周疲勞性能之間的關系[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1988年03期

2 何建軍;陳薦;孫清民;邱瑋;周鵬展;;加載速率對汽輪機轉子鋼低周疲勞損傷的影響[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3 羅云蓉;王清遠;;建筑用抗震鋼高應變低周及超低周疲勞性能研究進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3期

4 于海豐;張學輝;李其廉;;鋼支撐低周疲勞性能研究綜述[J];河北工業(yè)科技;2011年04期

5 李云卿,唐祥云,馬莒生,黃樂;62Sn─36Pb─2AgSMT封裝焊點的等溫剪切低周疲勞特征[J];金屬學報;1994年04期

6 陳福泰;呂曉春;李貴才;;幾種材料低周疲勞特性的試驗研究[J];試驗技術與試驗機;1994年01期

7 張利民,謝華;低周疲勞中塑性應變能的計算及應用[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1年09期

8 蘭揚聲;;低周疲勞簡介[J];機械;1985年05期

9 高慶;戴振羽;胡德麒;;16MnL薄板鋼材低周疲勞試驗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87年02期

10 浦瑞霆;;奧氏體不銹鋼的高溫低周疲勞亞臨界裂紋傳播特性和斷口形貌[J];金屬科學與工藝;198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峰;;輪箍低周疲勞性能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焦中良;帥健;;管材的低周疲勞性能分析及應變-壽命公式的確定與驗證[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鄔文睿;王煒哲;劉華鋒;劉應征;;660MW超超臨界汽輪機高壓轉子低周疲勞強度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張小元;黃世鴻;張克實;;Q235鋼拉扭多軸低周疲勞的試驗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耿黎明;;深海耐壓結構的低周疲勞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6 劉宇杰;高慶;羅艷;;304不銹鋼高溫多軸時相關低周疲勞實驗研究[A];2008全國MTS斷裂測試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朱維斗;馬寶鈿;杜百平;李年;;用夏比沖擊試驗評估低周疲勞損傷程度[A];全國材料理化測試與產(chǎn)品質量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物理測試部分)[C];2002年

8 袁荒;李桓;;基于內(nèi)聚力模型的低周疲勞裂紋擴展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摘要及論文集[C];2010年

9 石凱凱;蔡力勛;包陳;祁爽;;基于材料低周疲勞參量評估結構裂紋疲勞擴展的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10 晁陽;李海旺;張潔;宋夏蕓;周興敏;;螺栓球節(jié)點與桿件超低周疲勞試驗方法[A];《工業(yè)建筑》2018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米振莉 吳彥欣 徐梅;第三代高錳TWIP鋼的低周疲勞行為研究[N];世界金屬導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貴軍;特種壓力容器用鋼2.25Cr1Mo的中溫低周疲勞行為及壽命評估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丁智平;復雜應力狀態(tài)鎳基單晶高溫合金低周疲勞損傷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3 陳凌;典型壓力容器用鋼中高溫環(huán)境低周疲勞和疲勞—蠕變交互作用的行為及壽命評估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周紅偉;超(超)臨界機組用鋼的高溫低周疲勞行為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孫永健;大型汽輪機轉子低周疲勞損傷評估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毛雪平;超臨界汽輪機轉子材料特性的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3年

7 吳德龍;載荷模式對9-12%Cr鋼高溫低周疲勞行為影響及循環(huán)本構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8 田雨;船體結構低周疲勞損傷極限強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王璐;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高溫低周疲勞短裂紋行為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10 李斌;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屬疲勞損傷表征及壽命預測[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家歡;HRB335鋼拉、扭加載下低周及中周疲勞行為的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9年

2 王諶玨;G20CrNi2MoA軸承合金鋼的循環(huán)變形及疲勞失效行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3 劉坤坤;應變幅對含變質層的316不銹鋼低周疲勞性能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9年

4 陳學永;螺栓球與鋼管(φ88.5×4.0)組合試件超低周疲勞試驗中組合試件的變形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年

5 冀濤;圓鋼管與螺栓球組配試件超低周疲勞斷裂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年

6 魏作山;SiC顆粒增強Al-Si基復合材料的組織結構及疲勞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7 左鵬;Sc對Al-6.5Zn-2.3Mg-2.0Cu-0.2Ce-0.1Zr合金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9年

8 姚捚凡;大潛深結構的低周疲勞可靠性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9年

9 趙勇臻;LNG船用9Ni鋼焊接接頭低周疲勞性能和組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10 劉佳;Q460鋼材及焊縫金屬超低周疲勞延性斷裂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012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28012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d3a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