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熱管在內(nèi)外流體作用下的振動特性研究
本文選題:非線性振動 + 混沌運動; 參考:《原子能科學技術》2017年02期
【摘要】:為研究傳熱管在內(nèi)外流體共同作用下的動力學行為,引入尾流振子模型,同時考慮軸向伸長引起的幾何非線性的影響,建立了彈性管-內(nèi)外流體耦合系統(tǒng)的分析模型,并利用Galerkin方法離散非線性耦合方程。基于數(shù)值計算,分析了內(nèi)外流體流速、幾何非線性參數(shù)對傳熱管振動響應的影響,得到了傳熱管在后屈曲時的分叉圖、相圖。結(jié)果顯示,傳熱管在后屈曲時會表現(xiàn)出一系列豐富的動力學行為,如倒分叉、周期運動和混沌運動。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heat transfer tube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luids, the wake oscillator model is introduced and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caused by the axial elongat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analysis model of the elastic tub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luid coupl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nonlinear coupling equation is discrete by the Galerkin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body velocity and geometric nonlinear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heat transfer tube is obtained. The bifurcation diagram and phase diagram of the heat transfer tube in post buckling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series of rich dynamic behaviors, such as the inverted bifurcation, periodic motion and chaotic motion, are shown in the post buckling of the heat transfer tube.
【作者單位】: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反應堆系統(tǒng)設計技術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606180)
【分類號】:O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栗艷;卓獻榮;楊澤亮;;傳熱管性能強化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的開發(fā)及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年11期
2 栗艷;呂金虎;;強化傳熱管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優(yōu)化方法[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年04期
3 薄涵亮,吳少融,馬昌文;NHR-200主換熱器傳熱管振動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11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素云;董靜;;核電蒸發(fā)器用傳熱管生產(chǎn)工藝簡介[A];2012年全國壓力加工設備節(jié)能環(huán)保及技術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常亮明;張永新;潘俊;;核反應堆蒸發(fā)器傳熱管堵管準則的改進[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張鍇;;蒸汽發(fā)生器傳熱管間隙對傳熱管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反應堆結(jié)構(gòu)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廖述圣;陳德智;張黎明;;傳熱管渦流信號有限元仿真[A];2007'湖北·武漢NDT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周軍;王理;;蒸汽發(fā)生器傳熱管結(jié)垢分析[A];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科學技術年報(2011)[C];2013年
6 崔海亭;郭彥書;王振輝;;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強化傳熱管的研究概況[A];第十二屆全國冷(熱)水機組與熱泵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高李霞;;MIPR傳熱管束振動特性研究[A];第四屆中國核學會省市區(qū)“三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郝建立;陳文振;章德;王少明;;UTSG倒U型傳熱管倒流現(xiàn)象研究[A];第五屆反應堆物理與核材料學術研討會、第二屆核能軟件自主化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1年
9 宋立秋;;核電蒸發(fā)器傳熱管用材料的發(fā)展[A];2011年全國高品質(zhì)特殊鋼生產(chǎn)技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10 楊亞軍;詹文輝;;AP1000 SGTR事件頻率分析[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3冊(核能動力分卷(下))[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蔣文雯 通訊員 沈吉園;寶鋼690合金傳熱管替代進口[N];中國冶金報;2013年
2 宋立秋;核電蒸發(fā)器傳熱管用材料的發(fā)展[N];世界金屬導報;2011年
3 特約通訊員 劉慧嬋 凌文璐;實驗室里有條“生產(chǎn)線”[N];科技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彤;核電蒸汽發(fā)生器健康監(jiān)測關鍵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陽榮;690合金在線接觸條件下的干態(tài)微幅沖擊磨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段振剛;蒸汽發(fā)生器傳熱管690合金高溫腐蝕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江雙;核電站蒸汽發(fā)生器傳熱管的應力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4 曹楨;傳熱管內(nèi)置金屬絲網(wǎng)強化傳熱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D];華北電力大學;2015年
5 楊帆;開架式氣化器新型傳熱管強化傳熱機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6 邵海磊;換熱器傳熱管流致振動碰磨分析與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7 唐楨丁;火電傳熱管用新型鐵鉻鎳合金高溫蠕變性能的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8 李志強;核電站蒸發(fā)器傳熱管安全評定方法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馬俊;蒸汽冷卻器三維流場及疲勞性能計算[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10 薛松齡;蒸汽發(fā)生器中傳熱管和管板脹接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69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206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