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雷諾數(shù)湍流橫側(cè)射流的大渦模擬
本文關(guān)鍵詞: 湍流 橫側(cè)射流 大渦模擬 反向旋轉(zhuǎn)渦對 馬蹄渦 出處:《推進技術(shù)》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采用大渦模擬(LES)方法研究橫向主流與壁面射流均為高雷諾數(shù)的壁面橫側(cè)射流(JICF),采用動態(tài)Smagorinsky渦粘模型對亞格子尺度進行封閉。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中,近場和遠場的平均速度、均方根值均與實驗結(jié)果符合很好。瞬時壓力等值面在射流迎風側(cè)與射流跡線成正交關(guān)系,表明JICF近場迎風渦是由于射流出口上游剪切層Kelvin Helmholtz不穩(wěn)定性引起的;陂L度尺度RD,Broadwell和Breidenthal提出了射流跡線公式,通過擬合數(shù)值模擬結(jié)果得到公式中常數(shù)A=1.35,B=0.3。采用平均流線、平均場渦量與Q準則分析三維渦旋結(jié)構(gòu)。橫向主流遇到射流后發(fā)生夾帶現(xiàn)象,在射流出口下游受渦旋結(jié)構(gòu)的影響發(fā)生卷起;平均渦量等值面表明,反向旋轉(zhuǎn)渦對(CVP)的渦旋方向與射流出口下游馬蹄渦兩個分支的渦旋方向相反;由于橫向主流和射流雷諾數(shù)較高,Q準則表征的渦旋結(jié)構(gòu)在射流出口下游一倍射流直徑位置開始發(fā)生破碎。
[Abstract]:The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lateral jet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and the dynamic Smagorinsky vortex-viscosity model is used to close the sub-lattice scale. The average velocities in the near and far fields are obta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value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instantaneous pressure isosurface is orthogonal to the jet trace on the jet windward side. It is shown that the upwind vortex in the near field of JICF is caused by the instability of Kelvin Helmholtz in the upstream shear layer of jet outlet. Based on the length scale, the formula of jet trace line is proposed by Breidenthal and the formula i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The mean field vorticity and Q criterion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three-dimensional vortex structure. The phenomenon of entrainment occurs after the transverse mainstream meets the jet, and the vortex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the vortex structure downstream of the jet outlet, and the mean vorticity isosurface shows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two branches of the horseshoe vortex downstream of the jet outlet. The vortex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verse mainstream and jet Reynolds number higher Q criterion began to break down at the position of jet diameter doubling downstream of the jet outlet.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熱科學與能源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6178) 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50936005)
【分類號】:O35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玲玲;大渦模擬理論及其應(yīng)用綜述[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2 辛寶玉;席光;;顯式濾波大渦模擬算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7期
3 席光;辛寶玉;;四階精度顯式濾波大渦模擬方法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7年S1期
4 楊小龍;符松;;速度估計模型在大渦模擬中的應(yīng)用[J];計算力學學報;2007年06期
5 張楠;劉凱;陸利蓬;袁湘江;;基于相干結(jié)構(gòu)的大渦模擬壁面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6 楊小龍;;熱力羽流的大渦模擬[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7期
7 李雪松;徐建中;顧春偉;;預(yù)處理方法與大渦模擬工程應(yīng)用[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01期
8 容志建;許傳炬;;譜消去黏性譜元法大渦模擬[J];力學學報;2009年02期
9 傅慧萍;繆國平;;大渦模擬在噪聲計算中的應(yīng)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10 梁開洪;曹樹良;陳炎;祝寶山;;軸流泵葉輪內(nèi)部流場大渦模擬及分析[J];流體機械;2009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健;何國威;陸利蓬;;條件濾波大渦模擬中亞格子模型的數(shù)值研究[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崔桂香;張兆順;;城市大氣微環(huán)境的多尺度大渦模擬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張楠;沈泓萃;姚惠之;馬麗君;;水下航行體壁面脈動壓力的大渦模擬研究[A];第九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宮偉力;張德祥;布何;劉達;;大渦模擬理論綜述及示例解析[A];北京力學會第17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夏振華;史一蓬;肖左利;陳十一;;約束大渦模擬方法在分離流中的應(yīng)用[A];北京力學會第18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史一蓬;肖左利;夏振華;王建春;江舟;洪仁楷;張日葵;陳十一;;約束大渦模擬方法的進展[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周兆明;萬夫;練章華;;污染氣體擴散風洞試驗的大渦模擬[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shù)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8 岳蕾;張志國;蔣奉兼;;圓球繞流的大渦模擬分析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十四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并周培源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文集(上冊)[C];2012年
9 李廷秋;張華;常杏;方田;;大渦模擬風浪流下沉管周圍流場變化[A];第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十四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并周培源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文集(上冊)[C];2012年
10 胡寧;劉歡;佘振蘇;;大渦模擬模型對湍流結(jié)構(gòu)系綜的效應(yīng)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18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斌;大渦模擬濾波網(wǎng)格分析及網(wǎng)格自適應(yīng)控制研究與應(yīng)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陳曉春;基于并行計算的大渦模擬方法及其工程應(yīng)用基礎(ch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3 李雪松;基于可壓縮流方法的大渦模擬及其工程化應(yīng)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孫小波;可壓縮剪切湍流的直接模擬和大渦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5 鄧小兵;不可壓縮湍流大渦模擬研究[D];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2008年
6 潘徐杰;基于大渦模擬的移動粒子半隱式法研究及其應(yīng)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秦文瑾;內(nèi)燃機缸內(nèi)湍流特性及其循環(huán)變動的大渦模擬與本征正交分解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8 李啟;含運動邊界鈍體繞流風場的大渦模擬數(shù)值算法[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9 霍巖;有限開口空間熱驅(qū)動流大渦模擬和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許常悅;圓柱可壓縮繞流及其流動控制的大渦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yN;基于OpenFOAM的可壓縮流動與傳熱大渦模擬數(shù)值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蔡德琛;基于LES液霧兩相燃燒數(shù)值模擬的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3 王靖含;基于回收—變換—控制方法的大氣邊界層湍流風場大渦模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劉霞;城市下墊面微模型中顆粒彌散行為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5 葛林瀚;顆粒在脈動氣流場中的運動與分離規(guī)律[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6 李杰;基于大渦模擬的室內(nèi)懸浮顆粒運動規(guī)律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7 劉曉軍;大渦模擬后臺階湍流流動及流場中顆粒的彌散[D];蘭州大學;2009年
8 劉一秀;方槽內(nèi)單顆粒存在時湍流場的大渦模擬[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9 郭良民;大渦模擬應(yīng)用研究及光船氣動性能分析[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5年
10 朱鳳琦;低雷諾數(shù)條件下可壓縮槽道湍流的大渦模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05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150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