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放煤矸放落的環(huán)境特征及自動識別的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20 01:43
智能化開采是煤炭開采發(fā)展方向。煤矸自動識別作為現(xiàn)階段制約綜放開采智能化的瓶頸,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李樓煤業(yè)厚煤層綜放開采工程條件為背景,通過現(xiàn)場調研、理論分析和實驗室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綜放開采煤矸放落的環(huán)境特征及影響煤矸自動識別的因素進行了研究。(1)系統(tǒng)分析了綜放工作面煤矸放落的環(huán)境特征。根據(jù)李樓煤業(yè)1303工作面煤層賦存地質條件,分析了直接頂巖性及厚度、底板巖性、放煤空間采空區(qū)側冒矸的堆積形態(tài),溫度、濕度和粉塵的特點;分析了放煤過程支架尾梁的動作特征和煤矸流動特征;通過檢測的方法確定了工作面煤及頂?shù)装宓姆派湫院怂亍?2)在分析煤矸自動識別工作原理的基礎上,結合綜放工作面煤矸放落的環(huán)境特征,研究了不同的因素對煤矸自動識別的影響規(guī)律;分析了工作面環(huán)境本底輻射、溫度、濕度對自然射線的輻射和探測器的工作特性的影響規(guī)律;分析了放煤過程中自然γ輻射場的特點和探測器空間位置變化對探測效率的影響規(guī)律。(3)結合1303工作面條件,通過實驗的方法對各因素對煤矸自動識別的影響進行了驗證,研究得出了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對探測器的工作穩(wěn)定性的影響規(guī)律;煤層底板巖石具有較強的輻射性,但是刮板輸送機對射線...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變量注釋表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2 綜放工作面放煤空間環(huán)境及特征分析
2.1 工作面概述
2.2 放煤空間溫濕度及粉塵特征
2.3 放煤空間煤矸流動特征
2.4 液壓支架尾梁的動作特征
2.5 工作面煤巖放射性核素賦存特征
2.6 本章小結
3 煤矸自動識別的影響因素及參量分析
3.1 放煤空間環(huán)境本底的影響分析
3.2 探測器空間效應對探測效率的影響
3.3 本章小結
4 煤矸自動識別影響因素的實驗分析
4.1 實驗目的
4.2 實驗內容及方案
4.3 實驗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煤矸自動識別探測器現(xiàn)場測試方案設計
5.1 方案設計目標與原則
5.2 工作面環(huán)境觀測方案
5.3 探測器測試方案
5.4 測試儀器與預期測試結果
5.5 本章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766422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變量注釋表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2 綜放工作面放煤空間環(huán)境及特征分析
2.1 工作面概述
2.2 放煤空間溫濕度及粉塵特征
2.3 放煤空間煤矸流動特征
2.4 液壓支架尾梁的動作特征
2.5 工作面煤巖放射性核素賦存特征
2.6 本章小結
3 煤矸自動識別的影響因素及參量分析
3.1 放煤空間環(huán)境本底的影響分析
3.2 探測器空間效應對探測效率的影響
3.3 本章小結
4 煤矸自動識別影響因素的實驗分析
4.1 實驗目的
4.2 實驗內容及方案
4.3 實驗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煤矸自動識別探測器現(xiàn)場測試方案設計
5.1 方案設計目標與原則
5.2 工作面環(huán)境觀測方案
5.3 探測器測試方案
5.4 測試儀器與預期測試結果
5.5 本章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7664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7664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