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疊加暈在石英脈型鎢礦床攻深找盲中的應用——以贛南盤古山鎢礦床盲3號脈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18 17:29
南嶺地區(qū)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高,深部第二空間找礦已迫在眉睫,新方法、新技術及深部找礦預測模型創(chuàng)新已成為深部找礦取得突破的關鍵因素。原生暈分帶研究被廣泛運用于金、銀、銅、鉛、鋅等礦床深部及外圍找礦預測,取得較好找礦效果。為了探求新的鎢礦床深部找礦方法,更快速有效地圈定深部預測靶區(qū),評價深部找礦潛力,以原生暈軸向分帶理論為指導,對贛南盤古山鎢礦床盲3號脈6個中段沿脈采取的樣品選擇W、Sn、Mo、Bi、Cu、Zn、Ag、Li、Be、Mn、Ti、As、Sb、Co和Ni元素分析熱液鎢礦床原生暈分帶特征,構建盲3號脈的深部構造疊加暈模型,定位預測深部潛力靶位。盤古山鎢礦床盲3號脈原生暈分帶研究表明:Mo、Sn、Bi、Cu、Zn和Ag異常暈與礦體中心相距在60 m范圍內,為近礦暈指示元素;Mn、Ti、As、Sb、Co異常暈發(fā)育于鎢礦體前緣,與礦體中心相距180 m~240 m,為前緣暈指示元素。根據(jù)建立的盲3號脈構造疊加暈模型,預測35 m標高靶位2個(靶位①、②),-25 m標高靶位1個(靶位③),-145 m標高靶位2個(靶位④、⑤),其中靶位①和靶位②已得到工程驗證;同時指示盲3號脈成礦熱液由深...
【文章來源】:物探化探計算技術.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贛南盤古山鎢礦區(qū)域地質簡圖
盲3號脈屬南組深部盲脈,是目前礦山主要開采對象。礦脈走向近EW,延長大于1 000 m,傾向南、傾角大于75°,坑道控制標高在35 m~665 m之間、鉆探最深控制標高為17 m,賦礦圍巖為震旦系變質巖。盲3號礦脈標高535 m~665 m厚度較小、礦化較差,由485 m標高往下,17 m~485 m標高礦體厚度由0.59 m~0.73 m變大到1.01 m,WO3平均品位由0.81%變大到3.20%,由淺至深,礦體厚度趨大、鎢品位趨于變富。2.2 礦石特征
科鉆終孔孔深2 006.12 m,穿過泥盆系及震旦-寒武系后于1 287.86 m成功揭露預測隱伏成礦花崗巖體,在805 m~950 m震旦系地層中揭露8條石英大脈鎢礦體,新發(fā)現(xiàn)厚大的破碎蝕變巖型鎢多金屬富礦體,以及隱伏巖體頂部多段云英巖化、鈉長石化蝕變花崗巖型鎢礦化,完全實現(xiàn)了鉆孔的科學目標[19]。其中科鉆918.81 m ~919.47 m孔段揭露視厚度為7.66 m、真厚度為1.01 m,WO3平均品位3.20%的石英大脈鎢多金屬礦體,對應本文構造疊結暈模型預測的盲3號脈②號靶位往東未封閉部位盲礦體,見礦標高17 m,略低于礦山目前開拓最低35中段,礦山35中段沿脈坑道已成功驗證②號靶位上部盲礦體,保守估計盲3號脈新發(fā)現(xiàn)礦體可新增WO3量應在1萬噸以上,極大緩解了礦山接續(xù)資源危機。6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贛南盤古山鎢礦床穩(wěn)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 方貴聰,童啟荃,孫杰,朱國華,陳鄭輝,曾載淋,劉孔隆. 礦床地質. 2014(06)
[2]贛南盤古山鎢礦床鋯石U-Pb和輝鉬礦Re-Os年齡及其意義[J]. 方貴聰,陳毓川,陳鄭輝,曾載淋,張永忠,童啟荃,孫杰,黃鴻新,郭娜欣. 地球學報. 2014(01)
[3]石英脈型鎢礦原生暈特征及深部成礦定位預測——以贛南淘錫坑鎢礦11號脈為例[J]. 方貴聰,陳鄭輝,陳毓川,黃凡,趙正.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2(03)
[4]江西省于都縣盤古山鎢鉍(碲)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年代學研究[J]. 曾載淋,張永忠,陳鄭輝,陳毓川,朱祥培,童啟荃,鄭兵華,周瑤. 礦床地質. 2011(05)
[5]內蒙花敖包特Pb-Zn-Ag多金屬礦床原生暈分帶特征與深部礦體預測模型[J]. 陳永清,韓學林,趙紅娟,程志中,唐宇,陳武.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1(02)
[6]云南巧家松梁鉛鋅礦床Ⅰ號礦體構造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J]. 李波,韓潤生,顧曉春,張羽洋. 礦產與地質. 2009(02)
[7]山西靈丘刁泉矽卡巖型銀銅礦床構造疊加暈模型[J]. 李惠,張國義,李德亮,禹斌,王志遠,許麗云,陳建飛. 物探與化探. 2008(05)
[8]華南深部找礦有關問題探討[J]. 王登紅,許建祥,張家菁,李水如,許以明,曾載淋,陳鄭輝. 地質學報. 2008(07)
[9]大型、特大型金礦盲礦預測的原生疊加暈理想模型[J]. 李惠,張文華,常鳳池. 地質找礦論叢. 1999(03)
[10]來利山錫礦原生暈分帶性研究及礦化露頭評價(盲礦體預測方法研究之一)[J]. 朱章森,溫世明. 物化探計算技術. 1986(03)
碩士論文
[1]贛南盤古山鎢礦構造蝕變分帶特征與成礦規(guī)律研究[D]. 黃釵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7
[2]江西盤古山鎢礦礦物學特征研究[D]. 于萍.長安大學 2012
[3]內蒙古花敖包特鉛鋅銀多金屬礦床原生暈特征及深部預測[D]. 韓學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本文編號:3350317
【文章來源】:物探化探計算技術.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贛南盤古山鎢礦區(qū)域地質簡圖
盲3號脈屬南組深部盲脈,是目前礦山主要開采對象。礦脈走向近EW,延長大于1 000 m,傾向南、傾角大于75°,坑道控制標高在35 m~665 m之間、鉆探最深控制標高為17 m,賦礦圍巖為震旦系變質巖。盲3號礦脈標高535 m~665 m厚度較小、礦化較差,由485 m標高往下,17 m~485 m標高礦體厚度由0.59 m~0.73 m變大到1.01 m,WO3平均品位由0.81%變大到3.20%,由淺至深,礦體厚度趨大、鎢品位趨于變富。2.2 礦石特征
科鉆終孔孔深2 006.12 m,穿過泥盆系及震旦-寒武系后于1 287.86 m成功揭露預測隱伏成礦花崗巖體,在805 m~950 m震旦系地層中揭露8條石英大脈鎢礦體,新發(fā)現(xiàn)厚大的破碎蝕變巖型鎢多金屬富礦體,以及隱伏巖體頂部多段云英巖化、鈉長石化蝕變花崗巖型鎢礦化,完全實現(xiàn)了鉆孔的科學目標[19]。其中科鉆918.81 m ~919.47 m孔段揭露視厚度為7.66 m、真厚度為1.01 m,WO3平均品位3.20%的石英大脈鎢多金屬礦體,對應本文構造疊結暈模型預測的盲3號脈②號靶位往東未封閉部位盲礦體,見礦標高17 m,略低于礦山目前開拓最低35中段,礦山35中段沿脈坑道已成功驗證②號靶位上部盲礦體,保守估計盲3號脈新發(fā)現(xiàn)礦體可新增WO3量應在1萬噸以上,極大緩解了礦山接續(xù)資源危機。6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贛南盤古山鎢礦床穩(wěn)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 方貴聰,童啟荃,孫杰,朱國華,陳鄭輝,曾載淋,劉孔隆. 礦床地質. 2014(06)
[2]贛南盤古山鎢礦床鋯石U-Pb和輝鉬礦Re-Os年齡及其意義[J]. 方貴聰,陳毓川,陳鄭輝,曾載淋,張永忠,童啟荃,孫杰,黃鴻新,郭娜欣. 地球學報. 2014(01)
[3]石英脈型鎢礦原生暈特征及深部成礦定位預測——以贛南淘錫坑鎢礦11號脈為例[J]. 方貴聰,陳鄭輝,陳毓川,黃凡,趙正.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2(03)
[4]江西省于都縣盤古山鎢鉍(碲)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年代學研究[J]. 曾載淋,張永忠,陳鄭輝,陳毓川,朱祥培,童啟荃,鄭兵華,周瑤. 礦床地質. 2011(05)
[5]內蒙花敖包特Pb-Zn-Ag多金屬礦床原生暈分帶特征與深部礦體預測模型[J]. 陳永清,韓學林,趙紅娟,程志中,唐宇,陳武.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1(02)
[6]云南巧家松梁鉛鋅礦床Ⅰ號礦體構造原生暈軸向分帶序列[J]. 李波,韓潤生,顧曉春,張羽洋. 礦產與地質. 2009(02)
[7]山西靈丘刁泉矽卡巖型銀銅礦床構造疊加暈模型[J]. 李惠,張國義,李德亮,禹斌,王志遠,許麗云,陳建飛. 物探與化探. 2008(05)
[8]華南深部找礦有關問題探討[J]. 王登紅,許建祥,張家菁,李水如,許以明,曾載淋,陳鄭輝. 地質學報. 2008(07)
[9]大型、特大型金礦盲礦預測的原生疊加暈理想模型[J]. 李惠,張文華,常鳳池. 地質找礦論叢. 1999(03)
[10]來利山錫礦原生暈分帶性研究及礦化露頭評價(盲礦體預測方法研究之一)[J]. 朱章森,溫世明. 物化探計算技術. 1986(03)
碩士論文
[1]贛南盤古山鎢礦構造蝕變分帶特征與成礦規(guī)律研究[D]. 黃釵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7
[2]江西盤古山鎢礦礦物學特征研究[D]. 于萍.長安大學 2012
[3]內蒙古花敖包特鉛鋅銀多金屬礦床原生暈特征及深部預測[D]. 韓學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本文編號:3350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3503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