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改絞及下沉式煤倉煤流系統(tǒng)方案設計
【部分圖文】:
3/h。每天分三班,提煤時間16h,提煤3104m3;每月按27.5個工作日計,每月出煤85360m3。巷道斷面S=24.7m2,松散系數(shù)1.4,月進尺為2468m。滿足最多6個機械化掘進2040m(要求單個工作面平均月進340m)的提升要求。2臨時煤倉方案的選擇2.1臨時煤倉分類煤礦二、三期工程施工系統(tǒng)中,多采用臨時煤倉作為存儲、裝載的系統(tǒng),根據(jù)臨時煤倉布置位置的不同,一般分為三種。上提式:布置在運輸水平以上,在運輸水平裝載;水平式:布置在運輸水平,一般與井筒相連;下沉式:布置在運輸水平以下,在運輸水平以下裝載,如圖1所示。圖1下沉式臨時煤倉(mm)2.2臨時煤倉比選2.2.1方案一:上提式臨時煤倉采用此方案,煤流經(jīng)過回風大巷,通過上倉運輸巷卸載至臨時煤倉,在-680m水平轉載進入箕斗,提升上井。該方案采用得較多,在運輸水平裝載,易于裝載及計量系統(tǒng)的安裝維護,措施工程布置簡單,井筒水窩較淺。不足之處是措施工程量較大,因上倉運輸巷較長導致煤倉很難在改絞之前施工,主運輸皮帶較長或增加一部上倉帶式輸送機,運輸水平空間占用較多。2.2.2方案二:水平式臨時煤倉采用此方案,煤流經(jīng)過回風大巷、集中回風大巷卸載至井筒附近的臨時煤倉,通過計量斗稱重,進入箕斗,提升上井。該方案采用得較少,在運輸水平裝載,措施工程量最少并可提早開工,主運輸帶式輸送機不需要經(jīng)過上山運輸且運距短,井筒水窩較淺。不足之處是在井筒附近布置的臨時煤倉,容積較小,緩沖能力受限,易影響施工進度。2.2.3方案三:下沉式臨時煤倉采用此方案,煤流經(jīng)過回風大巷、集中回風大巷卸載至臨時煤倉,在-700m水平裝載巷轉載,通過計量帶式輸472017年第12期煤炭工程設計技術
叭嗽蓖ㄐ行枰?。井筒不同水平的相關硐室施工,一般難以實現(xiàn)平行作業(yè),因此,增加的這一裝載措施巷及檢修斜巷需要占用較長工期。施工現(xiàn)場的工程技術人員在施工組織上做了充分的分析,巧妙提出了利用工作平臺將井筒分隔成兩個裝載水平,以實現(xiàn)兩個水平平行作業(yè)的方案。該方案分別在-680m水平和-700m水平布置人員及材料通過的開放式平臺,在該平臺安裝溜槽,并在其下5m處布置托罐平臺,其中上層托罐平臺布置有井蓋門,吊桶停在托罐平臺處,矸石通過溜槽裝入吊桶。兩個水平巷道可獨立裝矸,實現(xiàn)了平行作業(yè)。裝矸系統(tǒng)如圖2所示。采用該平行作業(yè)方案,裝載措施巷及檢修斜巷用時33d,因實現(xiàn)了與馬頭門車場巷道平行施工,故而較之傳統(tǒng)的順序施工節(jié)省了33d工期。圖2平行作業(yè)裝矸系統(tǒng)立面圖(mm)4結語該項技術成功應用于紅慶河煤礦二三期井巷工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間(2016年1月、2月因春節(jié)放假未做統(tǒng)計)取得了平均月進尺1823.5m、最高月進尺2176m的施工佳績,彰顯了良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旌细慕g方案的選擇符合工程實際,有利保障了提升能力,為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奠定了基矗下沉式煤倉的選擇,顯著減少了措施工程量,為臨時煤倉的早日開工奠定了基礎條件,有效縮短了改絞前的巷道開拓工期,也為部分措施工程平行作業(yè)提供了有利條件。該項技術成功實現(xiàn)了措施裝載巷與車場水平巷道的平行作業(yè),明顯縮短了改絞前期的平巷施工工期。參考文獻:[1]汪書祺.礦井基建期煤矸臨時提升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C]//第十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2015.[2]高樹明.西部礦區(qū)深立井臨時改絞方案優(yōu)化[J].金屬礦山,2014(6):132-134.[3]張彥華,韋同芳.淺析葫蘆素煤礦風井箕斗罐籠聯(lián)合提升臨時改絞方案[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1(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魯軍,宋友良;大直徑直立煤倉的設計與施工[J];煤炭科技;2001年03期
2 李金龍,王玉霞;煤倉堵塞基理及防堵措施探討[J];寧夏工程技術;2002年01期
3 王傳兵,李文權;大斷面斜煤倉平臺施工的改進[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楊元生;深立井煤倉塞倉墜人事故的預防[J];中國煤炭;2004年11期
5 張小紅;直立煤倉的設計與施工[J];江西煤炭科技;2005年02期
6 鞏琦;劉建慧;徐曉明;;采區(qū)煤倉堵塞及預防探討[J];礦山機械;2008年17期
7 鞏琦;劉建慧;萬昌;;煤倉疏通技術及便攜式疏通機的研究[J];中國煤炭;2008年08期
8 陳選金;江成玉;;導硐法在煤倉施工中的應用[J];能源與環(huán)境;2009年06期
9 韓占雄;龐家平;蔡瑞玉;;謝一礦-647m煤倉快速修復技術[J];科技風;2010年05期
10 姜合青;李茂強;;異型緩沖煤倉設計與施工[J];山東煤炭科技;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立峰;選煤廠給煤倉系統(tǒng)粉塵安全防控理論與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鑫磊;大采深大體積甕形煤倉的支護分析及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2 張煥強;翟鎮(zhèn)煤礦煤倉煤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3 張雅俊;礦井順煤流輸送系統(tǒng)節(jié)能優(yōu)化控制技術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4 朱昌志;基于PLC與組態(tài)王的煤倉煤位監(jiān)控系統(tǒng)[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5 王超;大型現(xiàn)代化煤礦塊煤轉載防破碎仿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67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86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