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體力學參數(shù)對巷道變形特性的影響程度分析
[Abstract]:Taking Chengchao Iron Min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joint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the 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 of in-situ stress of the main ore rocks are obtained based on laboratory test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By using the 3DEC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fact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joint surface influence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different schemes, and the equivalent continuous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mas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roadway deformation is in the order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cohesion shear stiffness (JKS) joint normal stiffness (JKN) joint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shear strength of intact rock. When joint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model,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roadway in the plastic model is 2.5 or 2.8 times that of the elastic model, and in the case of joint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roadway in the plastic model is 1.8or 4.4 times that of the elastic model. Wh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equivalent continuous model are 40 ~ 50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jointed rock mass, the equivalent continuous model and the non-equivalent continuous model will achieve relatively similar result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monitoring data, 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作者單位】: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4033)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6M591080)
【分類號】:TD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振宗;王觀宇;;巷道下刀柱法采煤試驗[J];礦山測量;1983年04期
2 郭興明,徐精彩,惠世恩;巷道煤體漏風規(guī)律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3 靖洪文;李元海;許國安;陳坤福;;深埋巷道破裂圍巖位移分析[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4 童宗圣;馬守龍;;雙注支護技術(shù)在返修巷道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5 姜懷友;楊建國;;巷道修復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09年01期
6 古全忠;周光華;楊德;張曉峰;郭艷飛;;瑞米支柱在軟頂巷道的支護應用[J];煤礦開采;2009年03期
7 姜晨光;方麗娟;宋林松;閆春茹;李增有;;不同斷面巷道的抗震性能研究[J];礦冶;2010年01期
8 徐聰;楊建偉;曹孟蒙;;“延伸截取法”巷道擴修實踐[J];中州煤炭;2010年05期
9 潘一山;呂祥鋒;李忠華;代樹紅;;高速沖擊載荷作用下巷道動態(tài)破壞過程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1年05期
10 鄭西貴;張農(nóng);韓昌良;;多斷面巷道表面收斂快速觀測方法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靖洪文;;深埋巷道破裂圍巖位移分析及應用[A];盛世歲月——祝賀孫鈞院士八秩華誕論文選集[C];2006年
2 周坤;趙毅鑫;謝帥濤;劉迪;;模型邊界位置對巷道變形模擬結(jié)果的影響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18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王長江;劉夫曉;王黎明;;淺析礦山巷道變形的監(jiān)測[A];第二十屆“冀魯川遼晉瓊粵”七省礦業(yè)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4 田花永;;基于數(shù)值模擬技術(shù)的巷道毛硐尺寸設計[A];礦山地質(zhì)災害成災機理與防治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C];2009年
5 付躍升;楊萬斌;;多次破壞后巷道修復原理與方法[A];礦井建設與巖土工程技術(shù)新發(fā)展[C];1997年
6 張農(nóng);;巷道圍巖強化支護技術(shù)體系及實踐[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shù)——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高靈志;;掘進巷道超前預審查是實現(xiàn)煤礦生產(chǎn)安全高效、科學經(jīng)濟的有效手段[A];全國煤礦千米深井開采技術(shù)[C];2013年
8 毛興武;;朱家灣礦井開拓準備巷道變形的原因分析及對策[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安全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琨;任建喜;;煤礦高應力巷道破壞機制及其返修技術(shù)研究[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向征;倪新華;姚宏章;;差值法速算拱形巷道面積的研究與應用[A];創(chuàng)新推動新型煤炭工業(yè)體系建設和安全健康發(fā)展——2010年湘贛皖閩蘇等多。ㄊ校┟禾繉W會學術(shù)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沛潔;平煤四礦給修復巷道“貼標簽”[N];平頂山日報;2007年
2 潞安礦業(yè)(集團)公司審計處 王哲;巷道破壞分析和巷道維護技術(shù)[N];山西科技報;2005年
3 程占國;云駕嶺礦工藝創(chuàng)新打造平安巷道[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4 徐寧 梁祚山 楊殿棟;千米深處完美對接[N];中國能源報;2013年
5 張洪武 記者 王大偉;東海礦唱響質(zhì)量標準化“四重奏”[N];雞西日報;2008年
6 李偉;科技興煤讓企業(yè)嘗到甜頭[N];哈密報(漢);2007年
7 陳賢云;小修補改變大環(huán)境[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8 通訊員 孫傳報 王印河 本報記者 范寧;“兩化”生產(chǎn)區(qū)保障40年旺盛采掘[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郭永霞 通訊員 杜福貴;為礦山發(fā)展添后勁[N];金昌日報;2010年
10 程礦生;郭二莊礦:科研創(chuàng)新效益倍增[N];經(jīng)理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斗群;黃巖匯煤礦礦壓顯現(xiàn)多參量監(jiān)測及巷道支護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2 黃博;采空區(qū)下近距離動壓巷道礦壓特征及支護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3 馬振乾;厚層軟弱頂板巷道災變機理及控制技術(sh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4 李季;深部窄煤柱巷道非均勻變形破壞機理及冒頂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5 薛華俊;大斷面軟弱煤幫巷道注漿體力學特性與控制技術(sh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6 李國富;高溫巖層巷道主動降溫支護結(jié)構(gòu)技術(shù)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7 萬世文;深部大跨度巷道失穩(wěn)機理與圍巖控制技術(sh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8 樊克恭;巷道圍巖弱結(jié)構(gòu)損傷破壞效應與非均稱控制機理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3年
9 吳海;深部傾斜巖層巷道非均稱變形演化規(guī)律及穩(wěn)定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徐劍坤;基于機器視覺的巷道變形實時監(jiān)測預警技術(sh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玉萍;基于GIS井下避險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2 曲懋軒;傾斜薄層狀圍巖巷道失穩(wěn)機理及支護技術(shù)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石高鵬;深埋煤巷圍巖流變參數(shù)反分析及支護優(yōu)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蔣作函;滲水泥化巷道失穩(wěn)機理與安全控制對策[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俊峰;金川三礦采場分段巷道支護方式改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6 鄧曉謙;基于相似模擬實驗的巷道變形特征及失穩(wěn)危險判別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7 陳紅;多次采動漸進誘發(fā)軟巖巷道非均稱變形及封閉承載結(jié)構(gòu)再造[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8 祝金龍;動壓條件下深部礦井孤島體的支護穩(wěn)定性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何利輝;軟弱煤巖互層頂板巷道穩(wěn)定機理及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10 張志明;復用巷道錨注支護技術(shù)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378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23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