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我國錫資源安全簡析

發(fā)布時間:2018-09-05 16:59
【摘要】:我國是傳統(tǒng)的錫礦資源大國,也曾是全球錫礦的主要供應國,但2007年開始我國已經從全球最大的錫資源出口國轉變?yōu)槿虻诙筮M口國,我國錫礦資源優(yōu)勢地位已經逐漸喪失。錫作為戰(zhàn)略性新興礦產,其資源安全對我國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簡要分析全球錫礦資源概況和供需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未來全球錫礦資源的需求進行了預測,同時分析了目前我國錫礦資源安全存在的四個問題:1資源消耗過快;2錫礦資源對外依存度逐漸增加;3再生錫產量較低;4錫深加工能力不足。并對保障我國錫礦資源安全提出四點建議:1立足國內,加強錫礦找礦勘查;2鼓勵錫礦資源"走出去",實現(xiàn)境外資源反哺;3加強二次資源回收;4提升我國錫產業(yè)結構。
[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traditional tin resources and has been a major supplier of tin ore in the world. But since 2007, China has changed from the largest exporter of tin resources to the second largest importer in the worl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in resources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lost. As a strategic emerging mineral, tin resources security has developed into China's emerging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global tin resourc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future global demand for tin resources, and analyzes fou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afety of China's tin resources: 1. the rapid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2.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of tin resources; 3. the low yield of recycled tin; 4.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in resources in China: 1. to strengthen the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of tin deposits based on the domestic situation; 2. to encourage tin resources to "go out" and realize the feeding back of overseas resources; 3. to strengthen the secondary resource recovery; 4. to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in deposits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所;
【分類號】:F42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巖;張志;宋菲;杜清坤;鄭鏑;李韓雨;;礦產資源“走出去”進入南美洲的形勢及對策建議[J];中國礦業(yè);2014年11期

2 何海洲;楊志強;李水如;鄭力;陳文倫;張啟連;陳上仁;;廣西優(yōu)勢礦產資源利用現(xiàn)狀及保障程度分析[J];中國礦業(yè);2014年11期

3 王全明;;全國主要金屬礦產找礦區(qū)帶劃分[J];地質通報;2014年10期

4 何賢杰;張福良;;關于及早謀劃戰(zhàn)略性新興礦產發(fā)展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4年05期

5 張福良;殷騰飛;周楠;;全球錫礦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思考[J];現(xiàn)代礦業(yè);2014年02期

6 李勝苗;肖克炎;羅小亞;;湖南省錫礦成礦預測與資源潛力定量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3年04期

7 孫思;;2012年世界主要錫礦山項目開發(fā)進展[J];世界有色金屬;2012年11期

8 孫虎;王建平;王玉峰;王雄偉;;我國錫礦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議[J];資源與產業(yè);2012年04期

9 張傶;;全球錫礦資源及開發(fā)現(xiàn)狀[J];中國金屬通報;2011年32期

10 崔榮國;劉樹臣;;我國錫礦資源狀況及國際競爭力分析[J];國土資源情報;201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萬里;王安建;王高尚;洪濤;;我國錫資源安全簡析[J];中國礦業(yè);2016年07期

2 易錦俊;張新元;季根源;楊兵;孔令湖;;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實物地質資料篩選分級中的應用:以我國錫礦實物地質資料為例[J];中國礦業(yè);2016年07期

3 趙玉敏;童莉霞;;我國稀缺礦產資源貿易政策的演變與展望[J];宏觀經濟管理;2016年05期

4 李慧;龍萍;任新林;陳秀敏;楊斌;;復雜錫精礦還原熔煉過程中元素在金屬和渣相中的分布[J];過程工程學報;2016年01期

5 徐會華;郭業(yè)東;韋新彥;;鋅硫分離尾礦回收錫的磁選研究[J];礦產綜合利用;2015年06期

6 易錦俊;劉琴;王楠;姜愛玲;尚磊;;國家級錫礦實物地質資料的篩選[J];中國礦業(yè);2015年09期

7 黃寧;;云南錫工業(yè)發(fā)展國際貿易的對策分析[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5年04期

8 張建斌;丁建華;南格利;;中國錫礦資源特征及主要遠景區(qū)潛力分析[J];中國地質;2015年04期

9 許道剛;張雪峰;陳偉麗;王建英;劉志遠;杜繼宇;;我國錫石選礦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礦山機械;2015年06期

10 呂昊子;童雄;謝賢;楊波;韓彬;;含硫低品位錫尾礦的綜合利用[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南美洲主要礦藏的分布與地質構造的關系[J];西部資源;2013年04期

2 張福良;王洪剛;;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與相關礦產資源支撐問題淺析[J];中國礦業(yè);2013年04期

3 王登紅;王瑞江;李建康;趙芝;于揚;代晶晶;陳鄭輝;李德先;屈文俊;鄧茂春;付小方;孫艷;鄭國棟;;中國三稀礦產資源戰(zhàn)略調查研究進展綜述[J];中國地質;2013年02期

4 孫虎;王建平;王玉峰;王雄偉;;我國錫礦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議[J];資源與產業(yè);2012年04期

5 趙增祺;王彥;;國際稀土新形勢下我國稀土產業(yè)發(fā)展對策分析[J];稀土信息;2012年07期

6 王剛;;《“十二五”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解讀[J];物聯(lián)網技術;2012年06期

7 賈其海;;礦產資源儲量核查:掌握家底 利在千秋[J];科學新聞;2012年02期

8 ;日本科學家認為:在太平洋中部及東南部發(fā)現(xiàn)大量稀土是陸地已探明稀土金屬儲量的1000倍[J];西部資源;2011年06期

9 張傶;;全球錫礦資源及開發(fā)現(xiàn)狀[J];中國金屬通報;2011年32期

10 劉樹臣;崔榮國;;我國優(yōu)勢礦產資源調控政策的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順全;劉殿成;趙燁;;山東省耕地資源安全問題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7年01期

2 王楓;湯惠君;;中國耕地資源安全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1年03期

3 程玉申,閻逸;浙江省資源安全策略初探[J];自然資源學報;2003年03期

4 陳志;宋成舜;劉成武;;咸寧市耕地資源安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5 陳志;張基偉;;鄭州市耕地資源安全的時空特征分析[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7年12期

6 安身鍵;;中國耕地資源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南都學壇;2009年02期

7 何蓓蓓;何兵;;安徽省耕地資源安全保障與對策研究[J];農業(yè)現(xiàn)代化研究;2011年02期

8 王曦;;耕地資源安全保障路徑[J];開放導報;2013年05期

9 王禮茂,郎一環(huán);中國資源安全研究的進展及問題[J];地理科學進展;2002年04期

10 蔣滿元,魏芳;國家資源安全及其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的理性選擇分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谷樹忠;耿海青;姚予龍;;國家能礦資源安全的功能區(qū)劃與西部定位[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2 谷樹忠;姚予龍;;國家資源安全及其系統(tǒng)分析[A];2006年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6學術年會經濟發(fā)展與人文關懷專輯[C];2006年

3 姚予龍;谷樹忠;;國內外資源安全戰(zhàn)略比較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4 王貴成;曹平;張欽禮;;我國自然資源安全及其研究進展[A];金屬礦采礦科學技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姚予龍;谷樹忠;;中國資源安全動態(tài)評價與關鍵影響要素解析[A];2006年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6學術年會經濟高速增長與中國的資源環(huán)境問題專輯[C];2006年

6 沈鐳;;國家資源安全哲學及我國西部地區(qū)的地緣資源安全[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7 王璇;雷q,

本文編號:22248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22248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276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