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進粒子濾波的煤礦機器人定位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改進粒子濾波 + 定位。 參考:《煤炭工程》2016年03期
【摘要】:針對基本粒子濾波方法在煤礦機器人井下未知空間定位應用中存在的粒子退化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馬爾可夫鏈蒙特卡爾重采樣理論的改進粒子濾波定位方法,以增強粒子濾波的穩(wěn)定性,并應用該方法與傳統(tǒng)的擴展卡爾曼濾波定位方法進行了機器人在未知狹小空間中的定位仿真實驗對比研究。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比擴展卡爾曼濾波定位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和實時性,有效解決了煤礦井下未知空間機器人預測定位問題。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article degrad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ementary particle filter method in unknown space location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 robot, an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resampling theor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particle filter, this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 in the simulation of robot localization in unknown and narrow spa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than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 method an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predi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unknown space robots in coal mines.
【作者單位】: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類號】:TD7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余春平;李廣云;張冠宇;;幾種非線性濾波算法的性能比較與分析[J];海洋測繪;2008年06期
2 吳剛;唐振民;楊靜宇;;SMC框架中引入殘差信息的分層重采樣策略[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年21期
3 吳剛;唐振民;楊靜宇;;融合典型紋理特征的粒子濾波目標跟蹤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1年34期
4 吳剛;唐振民;楊靜宇;;序列蒙特卡羅框架中引入對數(shù)取樣的重采樣[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年06期
5 王松;王匯源;王秀芬;李鵬;;基于FOE和改進MCMC的視頻運動目標跟蹤方法[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2年01期
6 馬宏偉;李曉鵬;;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localization using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 for mine rescue robot in unknown underground space[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8年03期
7 高巍;邵曉東;劉煥玲;;基于粒子濾波的自動裝配定位方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4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馮衛(wèi)娜;非線性系統(tǒng)參數(shù)和狀態(tài)聯(lián)合估計新算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李悅;異構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節(jié)點定位問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3 趙娜;粒子濾波算法的研究及改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4 王婷;RoboCup人形組足球機器人的蒙特卡羅自主定位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張昊X;基于粒子濾波算法的目標跟蹤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尚愛麗;基于狀態(tài)變量微觀結構的三維手勢跟蹤方法研究[D];濟南大學;2013年
7 袁軍鋒;粒子濾波算法與其應用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4年
8 李慧萍;基于機器視覺的絮體檢測與在線沉速測量研究與應用[D];華東交通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彥鐸;李哲靖;魯統(tǒng)偉;;機器人世界杯足球錦標賽中多機器人對目標協(xié)同定位算法的改進[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2 馮福生;趙振民;;多機器人隊行控制的研究方法[J];煤炭技術;2008年06期
3 姬程鵬;張曉光;畢偉;卓蒙蒙;;半自主式煤礦救災機器人的設計[J];礦山機械;2010年16期
4 杜乃成;胡繩蓀;丁煒;;機器人弧焊成形系統(tǒng)中離線自動編程[J];焊接學報;2008年11期
5 朱曉飛;;煤礦救災機器人的慣性/視覺組合導航方法研究[J];礦山機械;2010年04期
6 趙靜謙;趙安偉;;機器人噴涂仿形示教[J];上海涂料;2012年04期
7 任德華;柳映輝;;基于協(xié)商的隊形動態(tài)生成方法[J];天津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8 張峰;王金超;陳雪波;;機器人隊形控制中的二叉樹方法[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9 徐杰;秦士濤;王安華;;智能選煤系統(tǒng)煤矸檢測問題的研究[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13年04期
10 金仁成,周云飛,李水進,趙繼,詹建明;基于力反饋的機器人超聲振動彈性研磨的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石為人;周偉;王楷;蘇士娟;;家庭清潔機器人自主充電研究[A];2010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長松;孫國林;韓勝利;;機器人料箱取件形式及控制方法[A];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孟正大;戴先中;;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逆系統(tǒng)方法的機器人柔順性控制[A];江蘇省自動化學會七屆四次理事會暨2004學術年會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陳天皓;錢成;談英姿;;類人足球仿真機器人快速起身方法的實現(xiàn)[A];2007年足球機器人大會論文集[C];2007年
5 薛慧婷;羅熊;胡海東;游美玲;邱新濤;;基于顏色特征的漂浮機器人三點定位系統(tǒng)[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五分冊)[東南大學學報(增刊)][C];2009年
6 胡海東;趙清杰;;機器人的慣性/視覺組合定位方法[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七分冊)[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增刊)][C];2009年
7 顧新興;孫燕樸;馮純伯;;一種新的雙機器人協(xié)調(diào)路徑規(guī)劃方法[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8 陶軍;高翔;周全;李曉亞;;利用自學習算法為機器人選擇最優(yōu)目標點的決策設計[A];馬斯特杯2003年中國機器人大賽及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王大川;張輝;季秀才;鄭志強;;救援環(huán)境下基于激光傳感器的機器人環(huán)境建圖以及自定位[A];2007年足球機器人大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淑慧;吳立成;袁海文;;一種水上行走機器人的模糊控制[A];201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克 軍;小小機器人軍團[N];大眾科技報;2003年
2 張勁 戚峰;變電站的“機器人骨干”[N];中國電力報;2009年
3 本報通訊員 張勁 戚峰;電力機器人的“神通”[N];工人日報;2009年
4 吳鴻;微型機器人引領反恐潮流[N];中國商報;2003年
5 盧家興;中科院研制出能應付復雜地形的機器人[N];大眾科技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玉麗;基于虛擬力的多機器人化學源定位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張世隆;拋投機器人翻轉越障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王玲;未知環(huán)境中基于相對觀測量的多機器人合作定位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王宏;煤礦機器人激光雷達與慣性傳感器導航理論及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5 李飛;湍動氣流主控環(huán)境下多機器人氣味源定位[D];天津大學;2009年
6 仲宇;分布式強化學習理論及在多機器人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7 李吉功;室外時變氣流環(huán)境下機器人氣味源定位[D];天津大學;2010年
8 靳國強;智能服務機器人分層任務規(guī)劃的非單調(diào)理論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9 張棟;基于空中機器人平臺的運動目標檢測和視覺導航[D];浙江大學;2013年
10 吳皓;基于服務任務導向的機器人地圖構建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帥;服務型機器人設計與前瞻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戚樹騰;基于激光測距儀的果園移動機器人避障系統(tǒng)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廣保;大型復雜曲面的機器人研拋技術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4 張賢;基于超聲波測距的多機器人室內(nèi)定位導航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張志民;自動扶梯梯級機器人去毛刺系統(tǒng)的開發(fā)應用[D];同濟大學;2006年
6 魏小博;基于蟻群算法的機器人主動嗅覺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尹香花;基于強化學習的多機器人行為式隊形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張莉莉;多機器人合作定位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楊志鵬;導游機器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10年
10 王楠;膠囊機器人轉彎動力學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881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98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