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下厚煤層開采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村莊下厚煤層 + 分層充填開采。 參考:《煤炭科學技術》2016年01期
【摘要】:針對我國村莊下厚煤層壓煤量巨大的問題,提出進行分層充填開采、覆巖離層及垮落帶斷裂帶注漿充填開采和村莊搬遷新模式開采,以解放村莊下厚煤層。在技術條件可行的前提下,對比分析了不同煤層厚度及不同村莊人口密度時3種開采方法的經(jīng)濟效益。結果表明:3種開采方法的經(jīng)濟利潤隨煤厚的增加均呈增長趨勢,隨村莊人口密度的增長均呈下降趨勢,分層充填開采的利潤增長或下降幅度最小,村莊搬遷方法的利潤增長或下降幅度最大。村莊搬遷方法受2種因素的影響巨大,煤層越厚越有利于實施村莊搬遷方法,村莊人口越稀少,村莊搬遷的利潤就越高。最后,總結了村莊下厚煤層開采方法選擇時應遵循的原則。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huge coal pressure in the thick coal seam under the village in our country, it is proposed to carry out stratified filling mining, grouting filling mining in the overburden rock separation zone and fault zone in the collapse zone and new mining mode of village relocation in order to liberate the thick coal seam under the village.On the premise of feasible technical condition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ree mining methods with different coal seam thickness and different village population densit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profits of the three mining method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thickness,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villages, while the profit of stratified filling mining increased or decreased by the smallest extent.The profit growth or decline of the village relocation method is the largest.The method of village relocation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wo factors. The thicker the coal seam is, the more favorable it is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of village relocation. The less the population of the village is, the higher the profit of village relocation is.Finally,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the selection of mining methods for thick coal seam under village are summarized.
【作者單位】: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技術處;
【分類號】:TD823.2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成真;馮光明;;超高水材料覆巖離層及冒落裂隙帶注漿充填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11年03期
2 軒大洋;許家林;朱衛(wèi)兵;王露;;注漿充填控制巨厚火成巖下動力災害的試驗研究[J];煤炭學報;2012年12期
3 胡炳南;;我國煤礦充填開采技術及其發(fā)展趨勢[J];煤炭科學技術;2012年11期
4 賈凱軍;馮光明;李華健;李杰;;薄煤層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相似模擬試驗研究[J];煤炭學報;2013年S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崗;;淺論井下采煤技術與工藝現(xiàn)狀及選擇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12期
2 李中彬;;我國煤礦充填開采技術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年23期
3 李楊;郭佳浩;時寶;郭森峗;匡漢;;沿空留巷覆巖釋放能量與充填體變形能的匹配[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10期
4 何濤;劉長武;高云瑞;;控制工作面基本頂巖層穩(wěn)定的臨界充填高度[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4年04期
5 張立亞;張宏梅;劉輝;龍四春;李黎;;超高水材料長壁充填開采地表移動特征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5年S1期
6 賈凱軍;馮光明;;煤礦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技術及其展望[J];煤炭科學技術;2012年11期
7 馬君;;試論采礦工藝技術在采礦作業(yè)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qū)?2013年18期
8 張建公;張步勤;;年產(chǎn)百萬噸工作面高效充填綜采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13年07期
9 賈林剛;;高速公路保護煤柱留設及壓煤開采評價[J];煤礦開采;2013年04期
10 梁和平;;充填開采與井下原煤分選一體化技術[J];煤炭科學技術;2013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許家林;倪建明;軒大洋;喻懷君;朱衛(wèi)兵;王曉振;王秉龍;滕浩;;覆巖隔離注漿充填不遷村采煤技術[A];第十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專題一:采礦與井巷工程[C];2015年
2 鄭軍;;大傾角薄煤層綜采面原巷充填無煤柱開采技術[A];第十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專題一:采礦與井巷工程[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黃艷利;固體密實充填采煤的礦壓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2 于健浩;急傾斜煤層充填開采方法及其圍巖移動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3 羅吉安;巨厚火成巖下煤巷沖擊地壓機理及防治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4 張明;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覆巖控制機理研究及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5 郭俊廷;建(構)筑物下“采—充—留”耦合開采理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6 趙有生;新陽煤礦高濃度膠結充填料漿輸送特性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7 王光偉;膏體充填開采遺留條帶煤柱的理論研究與實踐[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8 劉輝;西部黃土溝壑區(qū)采動地裂縫發(fā)育規(guī)律及治理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9 賀桂成;緩傾斜層狀礦體開采沉陷預測與控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馬文菁;矸石充填開采條件下巖層與地表移動變形規(guī)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2 張靜;采動影響下風力發(fā)電機組變形機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3 韋釗;采空區(qū)條帶充填開采基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4 杜明澤;粉煤灰充填材料早齡期物理力學特性及其水化過程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5 賈鵬;采空區(qū)條帶式充填中充填參數(shù)的灰色關聯(lián)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家林;朱衛(wèi)兵;李興尚;賴文奇;;控制煤礦開采沉陷的部分充填開采技術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06年01期
2 李鳳榮;陳真富;王和志;;煤層頂板離層水體分布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探討[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09年02期
3 馮光明;王成真;李鳳凱;韓曉東;周振;連小林;;超高水材料開放式充填開采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0年04期
4 袁亮,李佩全,程功林,成新龍,沈思良,王起宏;煤層群開采覆巖離層注漿減沉實驗與研究[J];煤礦開采;2001年01期
5 高延法,鐘亞平,李建民,鄧智毅,楊忠東;覆巖離層帶多層位注漿減沉的理論與實踐[J];煤礦開采;2002年02期
6 張玉申,陳三偉;巨厚火成巖推覆體下采煤技術實踐[J];煤礦開采;2005年04期
7 婁金福;齊慶新;藍航;任勇;王傳朋;;焦坪礦區(qū)堅硬頂板沖擊礦壓發(fā)生機理與防治對策[J];煤礦開采;2010年02期
8 藍航;婁金福;;焦坪礦區(qū)覆巖破壞規(guī)律及致災研究[J];煤礦開采;2010年05期
9 殷術明;馮光明;顧威龍;馬廣興;程本柱;李乃梁;;城郊煤礦超高水材料充填系統(tǒng)設計研究與應用[J];煤炭工程;2012年04期
10 胡炳南;張文海;高慶潮;劉鵬亮;;矸石充填巷式開采永久煤柱試驗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06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馮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開采技術研究與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蜀賓;濟寧太平煤礦建筑物下條帶開采與充填開采比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再波;;煤礦綠色充填開采技術應用現(xiàn)狀及展望[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2 吳吟;;中國煤礦充填開采技術的成效與發(fā)展方向[J];中國煤炭;2012年06期
3 李杰峰;;論充填開采技術在煤礦中的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34期
4 楊厚坤;;中國煤礦充填開采技術的成效與發(fā)展方向[J];科技風;2013年15期
5 ;新礦成立充填開采國家實驗室[J];中國礦山工程;2014年01期
6 李興尚;許家林;朱衛(wèi)兵;賴文奇;;從采充均衡論煤礦部分充填開采模式的選擇[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7 閆少宏;張華興;;我國目前煤礦充填開采技術現(xiàn)狀[J];煤礦開采;2008年03期
8 李青鋒;王戈;朱川曲;;長壁工作面充填開采的充填比與充填效應分析[J];礦業(yè)工程研究;2009年02期
9 李建民;;充填開采與煤礦安全的關系[J];山東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10 代建四;;煤礦充填開采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巖;徐永梅;張倬峰;王奉斌;;充填開采等效厚度與充填率研究[A];全國“三下”采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王家臣;楊勝利;;固體充填開采支架與圍巖關系研究[A];全國大型煤炭企業(yè)綜采技術發(fā)展成果集[C];2010年
3 郭海偉;張萬里;崔永亮;;固體充填開采技術初探[A];煤礦機電一體化新技術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趙文宜;邵東海;孟德鵬;;厚煤層充填開采技術可行性分析[A];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與科技支撐——2012年山東省科協(xié)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張常山;;綠色充填開采技術研究[A];第六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chǎn)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11年
6 許剛;;石家莊瑞豐煤業(yè)有限公司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技術應用方法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煤炭工業(yè)生產(chǎn)一線青年技術創(chuàng)新文集[C];2012年
7 高文亭;尹保亭;許剛;;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技術應用方法的研究[A];煤炭開采新理論與新技術——中國煤炭學會開采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尚立平;;推廣充填開采技術 深化綠色礦山建設——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東礦充填開采技術探索與實踐[A];煤炭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與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論文集[C];2012年
9 尹保亭;許剛;;應用充填開采技術建設綠色礦山[A];煤炭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與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論文集[C];2012年
10 胡炳南;祝琨;;“三下”壓煤充填開采技術與設計探討[A];全國“三下”采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平;立法推行煤礦充填開采[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2 記者 瞿劍;我國將推廣應用煤礦充填開采技術[N];科技日報;2012年
3 記者 宋陽;對煤礦充填開采要加強政策扶持[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武曉娟;能源局推廣煤炭充填開采技術[N];中國能源報;2012年
5 本報通訊員 張崇厚 劉侯義 龐鎖平;充填開采,煤炭資源開發(fā)的必由之路[N];榆林日報;2012年
6 記者 高文靜 劉飛 通訊員 孫先銘;山東充填開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N];中國煤炭報;2013年
7 通訊員 薛喜忠 蔡清志 記者 常素莉;邯礦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技術國際領先[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王麗麗;推行充填開采 改善礦區(qū)生態(tài)[N];中國煤炭報;2011年
9 記者賀占田;西北煤礦充填開采添新范例[N];中國煤炭報;2011年
10 通訊員 任潤山 薛喜忠 王亞強 記者 李仁堂;邯礦超高水充填開采開始規(guī)模應用[N];中國煤炭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周躍進;難采資源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開采適宜性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2 孫春東;超高水材料長壁充填開采覆巖活動規(guī)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2年
3 馮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開采技術研究與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4 孫琦;膏體充填開采膠結體的強度和蠕變特性研究及應用[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5 張明;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覆巖控制機理研究及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6 張德輝;煤矸石充填開采和覆巖控制理論及技術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兆威;中厚煤層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圍巖活動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王長壘;基于充填開采的煤礦塌陷區(qū)坡地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3 韋釗;采空區(qū)條帶充填開采基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4 崔鋒;榆卜界礦房式充填開采的理論研究[D];煤炭科學研究總院;2009年
5 趙松;彩屯煤礦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充填開采控制覆巖沉降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3年
6 李杰;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留巷圍巖活動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7 李海濱;級索煤礦村下壓煤充填開采模式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8 曹秋華;曹莊煤礦充填開采下承壓水底板的破壞模型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2年
9 彭科翔;固體充填開采地表移動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劉振偉;煤礦充填開采覆巖移動規(guī)律及地表沉降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54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75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