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優(yōu)化實驗的全尾砂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研究
本文選題:全尾砂膠結(jié)充填 + 正交優(yōu)化實驗。 參考:《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1期
【摘要】:為優(yōu)化龍橋鐵礦全尾砂膠結(jié)充填原料的配比,選用正交實驗表L_9(3~4),采取正交優(yōu)化實驗并進行極差分析的方法探討灰砂比、養(yǎng)護時間、料漿濃度對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的影響,并確定了這3種因素的最優(yōu)值。結(jié)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提高水泥含量、增加充填體濃度、增長養(yǎng)護時間都能提高充填體強度。這3種因素對充填體影響的大小關系是:灰砂比養(yǎng)護時間濃度;谡粌(yōu)化實驗,得到的最優(yōu)參數(shù)是:料漿濃度66%,灰砂比1∶6,養(yǎng)護時間7d。在此條件下,充填漿體的可泵性和強度都滿足礦山的充填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ratio of cemented filling materials of full-tailing sand in Longqiao Iron Mine, the orthogonal test table L9 / 3 / 4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ash to sand, curing time and slurry concentration on the strength of cemented filling body by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experiment and range analysis.The optimum values of these three factors a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filling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cement content,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filling body and increasing the curing time within a certain range.The influenc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on the filling is as follows: the specific curing time concentration of lime sand.Based on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experiment, the optimum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s: slurry concentration 66, ratio of ash to sand 1: 6, curing time 7 days.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pumpabi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filling slurry can meet the filling requirements of the mine.
【作者單位】: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分類號】:TD853.34;TD86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伶年;;柴山鉬鉍鎢多金屬厚大礦床開采技術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6年03期
2 董培鑫;王忠紅;高謙;袁國斌;;鞍鋼礦山全尾砂新型充填膠凝材料配方正交試驗與優(yōu)化[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12期
3 汪海萍;宋衛(wèi)東;張興才;周家祥;;大冶鐵礦分段鑿巖階段空場嗣后膠結(jié)充填法工程實踐[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5期
4 李堅玲;;大直徑深孔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在某金礦的應用[J];有色金屬工程;2015年S1期
5 劉勝恩;;大直徑深孔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的應用[J];現(xiàn)代礦業(yè);2015年04期
6 李智;潘冬;湯永平;;大直徑深孔階段空場嗣后充填法側(cè)向崩礦新方法的應用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14年12期
7 魏曉明;李長洪;張立新;;急傾斜厚大礦體采礦方法的選擇[J];金屬礦山;2014年04期
8 賀桂成;劉永;丁德馨;張志軍;;廢石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特性及其應用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3年01期
9 彭康;李夕兵;萬串串;彭述權;趙國彥;;金屬礦濱;鶐r的安全開采技術(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3期
10 彭康;李夕兵;彭述權;劉志祥;趙國彥;;海底下框架式分層充填法開采中礦巖穩(wěn)定性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穆錫川;李景波;劉杰;張翼鳳;尹旭巖;;大柳行金礦床節(jié)理裂隙調(diào)查與巖體質(zhì)量評價[J];黃金;2017年05期
2 甘德清;韓亮;劉志義;趙海鑫;蔡曉盛;;尾砂粒級組成對充填體強度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17年04期
3 孫光華;葉洪濤;劉志義;龔君放;路燕澤;;膠固粉尾砂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實驗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3期
4 鄭海龍;程林琳;石紹飛;李浩;;王家莊銅礦充填料漿濃度優(yōu)化可行性及效果[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7年02期
5 賀桂成;劉生龍;黃炳香;張志軍;丁德馨;;廢石膠結(jié)充填體與砂頁巖合理匹配研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7年02期
6 彭康;劉照朋;張永亮;范祥;陳慶發(fā);;Determination of isolation layer thickness for undersea mine based on differential cubature solution to irregular Mindlin plat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7年03期
7 李地元;孫成志;蹇明星;高栗;李夕兵;;磷石膏廢石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特性正交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年01期
8 紀曉飛;張建偉;;紅嶺鉛鋅礦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的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1期
9 黃亞楠;陳連軍;于欣;劉國明;;基于正交試驗泵送濕噴混凝土潤管劑配制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1期
10 項宇;張耀平;歐陽光;強勇;;基于正交優(yōu)化實驗的全尾砂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瑞成;楊志強;高謙;把多恒;;金川下向分層充填法采礦大摻量粉煤灰應用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5期
2 李茂輝;楊志強;高謙;王有團;;外加劑對新型全尾砂充填膠凝材料強度影響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5期
3 朱鵬瑞;王東旭;宋衛(wèi)東;張興才;周家祥;;充填接頂率對采場頂板穩(wěn)定性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5期
4 劉勝恩;;大直徑深孔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的應用[J];現(xiàn)代礦業(yè);2015年04期
5 馬賓;楊志強;高謙;;全尾砂新型充填膠凝材料在高官營鐵礦的應用[J];采礦技術;2015年02期
6 薛改利;楊志強;高謙;;利用釩鈦渣開發(fā)礦山充填膠凝材料試驗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2期
7 肖柏林;楊志強;高謙;;金川礦山磷石膏基新型充填膠凝材料的研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01期
8 王有團;楊志強;李茂輝;高謙;;新型充填膠凝材料全尾砂漿工作特性試驗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14年07期
9 魏建海;;無軌斜坡道在大紅山鐵礦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設計;2014年04期
10 任光鳳;;大直徑深孔階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的應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代強,姚中亮,唐紹輝,楊耀亮;充填體單軸壓縮韌性性能試驗研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05年05期
2 許文遠;楊小聰;郭利杰;;充填體不均勻性相似模擬實驗研究[J];金屬礦山;2011年05期
3 G.D.Aitchison;M.Kurzeme;D.R.Willoughby;;礦山充填體的地質(zhì)力學因素 第一部分:充填體設計的合理方法[J];有色礦山;1976年Z1期
4 ;礦山充填體的地質(zhì)力學因素 第二部分:充填體反應機理的研究[J];有色礦山;1976年Z1期
5 薛奕忠;安慶銅礦高階段礦房充填體穩(wěn)定性的探討[J];有色礦山;1998年05期
6 胡華,崔明義;高水材料硬化體特性及其充填體力學作用機理分析[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01年05期
7 王正輝;充填體的質(zhì)量與控制[J];采礦技術;2001年03期
8 劉志祥,李夕兵;爆破動載下高階段充填體穩(wěn)定性研究[J];礦冶工程;2004年03期
9 羅建祥;影響膠結(jié)充填體強度的因素分析[J];甘肅冶金;2005年02期
10 胡飛宇;;安慶銅礦特大型采場充填體穩(wěn)定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鵬博;樊忠華;明世祥;;充填體支撐礦柱的作用機理研究[A];2011年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貝建剛;;采場充填體穩(wěn)定性理論分析與改進措施[A];晉瓊粵川魯冀遼七省金屬(冶金)學會第二十一屆礦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3 孫恒虎;劉文永;楊寶貴;劉華生;;高水固結(jié)充填技術的應用研究與進展[A];第六屆全國采礦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范建峰;二礦區(qū)“一線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N];金昌日報;2008年
2 李建東;解決井下充填水分流難題[N];金昌日報;2008年
3 李興文;江銅東同礦業(yè)實現(xiàn)采充平衡[N];中國礦業(yè)報;2006年
4 記者 劉澤民 通訊員 盛佳;長沙礦山院兩項目達國際先進水平[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強;固體充填體與液壓支架協(xié)同控頂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李貞芳;中關鐵礦大水下充填開采充填體圍巖匹配及沉降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3 龐奇志;礦柱回收過程充填體與圍巖穩(wěn)定性及安全監(jiān)控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6年
4 韓斌;金川二礦區(qū)充填體可靠度分析與1#礦體回采地壓控制優(yōu)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5 姚振鞏;礦山充填體作用機理與鋁基復合充填膠凝材料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劉志祥;深部開采高階段尾砂充填體力學與非線性優(yōu)化設計[D];中南大學;2005年
7 吳銳;綜放巷內(nèi)預充填無煤柱掘巷圍巖結(jié)構演化規(guī)律與控制技術[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8 江文武;金川二礦區(qū)深部礦體開采效應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朱和玲;松軟破碎型復雜礦體開采技術優(yōu)化與過程控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丹;東同V號礦體充填體下階段礦柱穩(wěn)定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2 陳榮軍;復雜條件下某礦體雙中段回采開采效應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3 余樂興;不同粒級充填體單軸壓縮條件下力學性能及聲發(fā)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4 楊麗;磷尾礦充填體中有害元素的溶出行為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5 趙龍;漿體膨脹材料充填體的流變性能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5年
6 馮超;柔模流體充填留巷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7 申夢飛;高海拔條件礦山充填質(zhì)量控制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8 劉愛興;充填采礦法二步回采深孔爆破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9 孫保杰;柔模煤矸石充填開采下采場覆巖沉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10 盧春燕;充填體強度超聲導波監(jiān)測及充填接頂優(yōu)化試驗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321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73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