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高精度可控震源EV-56成功下線
本文關鍵詞: 可控震源 EV- 低頻地震勘探 石油集團公司 激發(fā)技術 油氣資源勘探 專項支持 低頻信號 核心裝備 波形反演 出處:《天然氣工業(yè)》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7年6月9日,新一代的高精度可控震源EV-56在中石油集團公司的重大科技專項支持下成功下線。這標志著中石油又掌控了一項國際領先的可控震源核心激發(fā)技術。低頻地震勘探技術是油氣資源勘探過程中使特殊地質(zhì)構造"現(xiàn)形"的有效手段,而低頻可控震源則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實現(xiàn)低頻信號激發(fā)的核心裝備。從2013年開始,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nèi)外130個項目中的低頻震源的應用結果表明,
[Abstract]:On June 9th 2017,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gh precision vibroseis EV-56 has been successfully launched with the support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of CNPC. This indicates that PetroChina has also taken control of an internationally leading core excitation technology for vibroseis. Low frequency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make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exploration. The low-frequency vibroseis are the core equipment for low-frequency signal excitation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Since 2013,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low frequency seismic source in 130 projects of CNPC Dongfa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分類號】:P63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穩(wěn)平,趙賀強,張偉;關于國產(chǎn)可控震源康明斯發(fā)動機的使用問題[J];物探裝備;2000年03期
2 王迎春;可控震源系統(tǒng)常用詞匯習慣譯法[J];物探裝備;2000年03期
3 季廣森,劉學超;淺淡惡劣環(huán)境中可控震源的使用方法[J];物探裝備;2002年03期
4 鞠昭華;可控震源在勘探中穿越城區(qū)的管理[J];物探裝備;2002年04期
5 劉金中;馬鐵榮;;可控震源的發(fā)展狀況[J];石油科技論壇;2008年05期
6 劉金中;馬磊;劉志剛;;可控震源培訓仿真平臺及應用[J];物探裝備;2009年01期
7 孫潔;;如何做好可控震源的質(zhì)量監(jiān)控[J];物探裝備;2009年03期
8 吳宗珂;;三組可控震源在復雜工區(qū)交替施工的實現(xiàn)[J];物探裝備;2011年06期
9 翟俊偉;章多榮;寧宏曉;付強;;可控震源源驅動交替掃描高效采集實踐[J];青海石油;2011年04期
10 劉金中;馬鐵榮;李麗梅;;可控震源在寒冷地區(qū)作業(yè)時啟動困難問題分析[J];物探裝備;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永芳;鄧東;李彩霞;;一種石油勘探用可控震源車架有限元分析[A];結構及多學科優(yōu)化工程應用與理論研討會’2009(CSMO-2009)論文集[C];2009年
2 趙春蕾;盧川;郝天珧;張妍;;高精度組合式輕便小型可控震源的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科技支撐系統(tǒng)[C];2014年
3 伍建;王潤秋;張曉磊;;可控震源地震數(shù)據(jù)諧波濾除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專題論文集[C];2013年
4 盧川;游慶瑜;;用于金屬礦探測的便攜式精密可控震源系統(tǒng)研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張潔;周輝;張紅靜;;可控震源高保真地震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的炮集分離技術[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常旭;程大祥;劉伊克;王紅落;尤建軍;;偽隨機可控震源方法在近地表強噪聲勘探中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常旭;李林新;劉伊克;王紅落;;北京斷陷黃莊—高麗營斷層偽隨機可控震源地震剖面[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學術論文匯編[C];2009年
8 張林行;林君;陳祖斌;;電磁驅動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數(shù)據(jù)傳輸技術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紅靜;周輝;張潔;田玉昆;;壓制諧波噪聲的一種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高少武;趙波;賀振華;;可控震源與炸藥震源地震數(shù)據(jù)匹配[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孟可;可控震源長壽的奧秘[N];中國石油報;2004年
2 東方物探技術專家 震源服務中心副總工程師 劉金中;低頻可控震源應用前景廣闊[N];中國石油報;2014年
3 集團公司工程技術公司 張衛(wèi)軍;轉變發(fā)展方式 推進可控震源應用[N];中國石油報;2010年
4 李金生;沙特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黃普根 通訊員 張永久;可控震源技術進步里程碑[N];中國石油報;2011年
6 記者 馬永 通訊員 陶樅;東方物探掌控低頻可控震源技術[N];中國石油報;2014年
7 王剛毅 黃志海;南方山地勘探首次運用可控震源[N];中國石化報;2006年
8 記者 馬永邋通訊員 王霞;東方物探履帶輪系可控震源研制成功[N];中國石油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黃普根 通訊員 張永久;新技術新工法揚威北疆[N];中國石油報;2014年
10 盧紅兵;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助推生產(chǎn)安全[N];中國石油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孫鋒;海洋電磁式可控震源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倪宇東;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新方法研究與應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2年
3 高健;可控震源編碼激發(fā)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楊志超;電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號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5 張林行;基于接力式以太網(wǎng)的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數(shù)據(jù)傳輸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劉玉海;不同震源地震數(shù)據(jù)資料閉合問題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7 王俊秋;可控震源金屬礦地震勘探關鍵技術與試驗[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游;基于GMM地質(zhì)預報用精密可控震源基礎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王丹;整形濾波法可控震源地震數(shù)據(jù)諧波干擾壓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3 張正帥;基于時變窄帶濾波技術提取可控震源掃頻信號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15年
4 賈超;電磁式可控震源掃描信號自適應控制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馬瑞琪;電磁式可控震源鎖相控制與廣義預測控制方法[D];吉林大學;2016年
6 郭勇;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噪音特點及其壓制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7 高健;脈沖編碼可控震源信號設計與系統(tǒng)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胡建剛;可控震源基板振動的動力有限元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9 劉?;精密可控震源信號提取新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13年
10 姚恩超;電磁式可控震源系統(tǒng)畸變分析與控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23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52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