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侏羅紀煤田風化基巖富水性Fisher模型預測方法
本文關(guān)鍵詞:陜北侏羅紀煤田風化基巖富水性Fisher模型預測方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風化基巖 含水層 富水性 紅柳林井田 Fisher判別分析
【摘要】:侏羅系風化基巖含水層是陜北侏羅紀煤田礦井涌突水水害的重要來源之一,科學預測其富水性是礦井防治水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針對風化基巖富水性預測問題,以神府礦區(qū)紅柳林井田為例,總結(jié)了風化基巖的發(fā)育特征及其富水性影響因素,選取風化基巖地層時代、厚度、風化程度和巖性組合4個因素作為評判指標,利用鉆孔實測單位涌水量和各指標數(shù)據(jù),建立了風化基巖含水層富水性類型的Fisher判別分析模型,可對無抽水試驗資料鉆孔的風化基巖富水性類型進行預測。研究表明,基于Fisher判別分析模型進行風化基巖富水性預測是可行的,為風化基巖富水性科學預測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地質(zhì)與環(huán)境學院;陜西煤業(yè)化工技術(shù)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現(xiàn)代煤炭開采技術(shù)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41472234) 陜西省社會發(fā)展攻關(guān)資助項目(2014K13-03)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資助項目(2013JK0850)
【分類號】:TD745
【正文快照】: 710065)風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巖石與大氣、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chǎn)生物理、化學變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積物的全過程。風化作用一般分為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和生物風化作用3種類型。風化基巖是巖石經(jīng)受風化作用的產(chǎn)物,與正;鶐r相比,其巖石顏色、礦物成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延春;曹旭初;李江華;李昆奇;劉中華;;趙固一礦基巖風化帶阻隔水特征試驗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shù);2016年01期
2 王生全;牛建立;劉洋;杜平;張召召;梁小山;;錦界煤礦水文地質(zhì)特征與礦井充水危險性預測[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4年06期
3 陳小繩;朱國超;;紅柳林煤礦15205工作面探放水技術(shù)應用分析[J];煤礦開采;2014年03期
4 王生全;牛建立;劉洋;杜平;張召召;梁小山;;錦界煤礦礦井涌水規(guī)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煤礦安全;2014年02期
5 張文泉;張廣鵬;李偉;華祥;;煤層底板突水危險性的Fisher判別分析模型[J];煤炭學報;2013年10期
6 姜春露;姜振泉;孫強;;基于Fisher判別分析法的隧洞圍巖分類[J];煤炭學報;2012年10期
7 魯金濤;李夕兵;宮鳳強;王希然;柳皎;;基于主成分分析與Fisher判別分析法的礦井突水水源識別方法[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年07期
8 胡漢華;劉征;李孜軍;崔田田;;硫化礦石自燃傾向性等級分類的Fisher判別分析法[J];煤炭學報;2010年10期
9 周健;史秀志;;沖擊地壓危險性等級預測的Fisher判別分析方法[J];煤炭學報;2010年S1期
10 范立民,蔣澤泉;榆神礦區(qū)保水采煤的工程地質(zhì)背景[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衛(wèi)中;向茂西;劉海南;李永紅;彭捷;;榆神府礦區(qū)地面塌陷特征及環(huán)境問題[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6年05期
2 劉磊;于小鴿;王丹丹;施龍青;叢培章;季良軍;;基于灰色理論的底板突水危險性評價[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6年05期
3 潘國營;秦永泰;馬亞芬;;基于改進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煤層底板突水危險性評價[J];煤礦安全;2016年09期
4 閆鵬程;周孟然;劉啟蒙;王瑞;劉駿;;LIF技術(shù)與PLS-DA算法聯(lián)合辨識礦井涌水水源類型的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9期
5 侯恩科;童仁劍;王蘇健;馮潔;陳通;;陜北侏羅紀煤田風化基巖富水性Fisher模型預測方法[J];煤炭學報;2016年09期
6 方杰;李全生;杜文鳳;曹志國;;神東礦區(qū)淺埋深薄基巖上覆厚松散層水害治理[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6年04期
7 祁兵;程媛;武昕;;基于Fisher有監(jiān)督判別的非侵入式居民負荷辨識方法[J];電網(wǎng)技術(shù);2016年08期
8 馬杰;;深水平巖溶承壓水上下組煤開采危險性評價[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9 孫明;劉業(yè)嬌;鄭文翔;尚東;;煤層底板突水風險智能灰靶模型的研究[J];中國礦業(yè);2016年07期
10 何晨陽;周孟然;閆鵬程;;KNN結(jié)合PCA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識別礦井突水中的應用[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6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玉軍;宋業(yè)杰;陳佩佩;樊振麗;;深部侏羅系巖層綜合隔水性能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shù);2014年08期
2 李安平;劉洋樹;周明;羅甲淵;;巖石點荷載強度與單軸抗壓強度關(guān)系研究[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4年03期
3 李小龍;姚多喜;楊金香;胡友彪;;孫疃煤礦7_211工作面基巖風化帶特征[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4年01期
4 劉騰飛;;煤礦開采導水裂縫發(fā)育高度及影響因素分析[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3年03期
5 張巍;尚彥軍;曲永新;孫元春;林達明;王開洋;;泥質(zhì)膨脹巖崩解物粒徑分布與膨脹性關(guān)系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3年01期
6 張宇;干泉;余飛;陳善雄;;基于點荷載試驗武當群片巖的風化分組及強度特性研究[J];巖土力學;2012年S1期
7 董東林;孫文潔;朱兆昌;閆瑩瑩;;基于GIS-BN技術(shù)的范各莊礦煤12底板突水態(tài)勢評價[J];煤炭學報;2012年06期
8 肖建于;童敏明;姜春露;;基于模糊證據(jù)理論的煤層底板突水量預測[J];煤炭學報;2012年S1期
9 王占盛;王連國;黃繼輝;周冬磊;;不同巖層組合對導水裂隙帶發(fā)育高度的影響[J];煤礦安全;2012年02期
10 許延春;劉世奇;;水體下綜放開采的安全煤巖柱留設方法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shù);2011年1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方秀生;熊光紅;;風化基巖對百善煤礦采煤的影響及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07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12509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25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