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特征及意義
本文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特征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非小細胞肺癌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基因突變 腫瘤組織
【摘要】:目的探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變特征及其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指導意義。方法分別提取12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切除的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DNA,采用PCR法擴增編碼EGFR基因的第18、19、20、21外顯子片段,對擴增片段進行DNA測序并分析。結果肺癌組織EGFR基因突變率為43.7%(55/126),外顯子18、19、20和21分別占突變總數(shù)的9.1%(5/55),43.6%(24/55),7.3%(4/55)和40.0%(22/55);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變率(60.6%)明顯高于男性患者(37.6%)(P0.05),腺癌患者突變率(68.8%)明顯高于鱗癌(22.2%)和腺鱗癌患者(54.5%)(P0.05),淋巴結轉移者突變率(54.3%)明顯高于未轉移者(30.4%)(P0.05),不吸煙患者突變率(52.6%)高于吸煙患者(29.2%)(P0.05);癌旁組織未檢出EGFR基因突變。結論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率較高,在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前有必要行EGFR基因突變檢測。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檢驗科;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基因突變 腫瘤組織
【分類號】:R734.2
【正文快照】: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傳統(tǒng)手術、化療和放療的療效均較差[1]。隨著對肺癌發(fā)生、發(fā)展分子機制研究的深入和生物技術的發(fā)展,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同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75例療效分析[J];福建中醫(yī)藥;2002年02期
2 商艷;正電子發(fā)射型斷層掃描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2年01期
3 謝彤,祝家興,左傳田,劉德森,茅乃權,易少夫;非小細胞肺癌切除術后生存10年以上病例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4 歐陽瑤 ,鄧飛 ,李春鳴 ,劉華慶;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J];貴州醫(yī)藥;2002年12期
5 徐錦屏;抑癌基因p16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2年06期
6 楊如松,許棟生;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前術后化療[J];臨床肺科雜志;2002年02期
7 付尚志 ,蒲萍;非小細胞肺癌術后輔助治療療效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2年01期
8 楊友花;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新進展[J];遼寧藥物與臨床;2002年04期
9 楊紅,張濤,楊恂,周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測定血清CA125Ⅱ水平的臨床意義[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10 薛玉保,周學義;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6例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耘;萬歡英;高蓓莉;李慶云;項軼;劉嘉玲;;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在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生長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2009年“臨床診斷和治療新進展研究”暨“全國腫瘤病理診斷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北京快中子治癌協(xié)作組;;快中子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初報[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3 戚宜晶;;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對比摘要[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4 王毓敏;崔曉聰;謝廣茹;;中藥配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A];第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阮征;花天放;彭壽行;黃海龍;鄭健;胡宏慧;;脂肪酸合成酶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A];第八屆華東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宋作慶;;肝素酶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胸外科分冊)[C];2006年
7 陳文慧;王辰;張予輝;楊媛華;;肺癌組織中凝血、纖溶成分過度表達對非小細胞肺癌預后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8 顧愛琴;韓寶惠;李榕;熊麗紋;王慧敏;施春雷;高志強;張雪艷;;厄羅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138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9 謝成英;金煒;徐永平;樓麗廣;;洛鉑對非小細胞肺癌作用的臨床前藥效學研究[A];2009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一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嚴丹芳;嚴森祥;楊勁松;孫曉麗;劉俊青;;口服易瑞莎致非小細胞肺癌顱內出血事件3例報道及文獻復習[A];2009年浙江省放射腫瘤治療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曉白;非小細胞肺癌研究獲重大進展[N];人民日報;2008年
2 白京麗;非小細胞肺癌最佳治療方案[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3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的作用[N];醫(yī)藥經濟報;2005年
4 鄭穎t,
本文編號:7305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3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