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7-08-10 10:36
本文關鍵詞:肺泡灌洗液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更多相關文章: SHOX RASSFA 基因甲基化 肺泡灌洗液 肺腫瘤
【摘要】:[目的]評估肺泡灌洗液(BALF)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聯(lián)合檢測(任意陽性)在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收集經(jīng)病理確診的580例患者,其中肺癌261例,良性肺部疾病293例,非肺部的惡性腫瘤26例。將良性肺部疾病和非肺部的惡性腫瘤患者共319例作為對照組。對全部580例患者的BLAF樣本,采用實時熒光PCR(RT-PCR)與測序法檢測BALF中SHOX2和RASSF1A兩種基因甲基化情況,比較兩種檢測方法的一致性。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對277例具有細胞學結果的患者(肺癌組130例,對照組147例),比較采用RT-PCR法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檢測與細胞學檢測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結果]RT-PCR法與測序法兩種方法檢測580例患者BLAF樣本SHOX2基因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結果的一致率分別是97.5%和98.0%。580例BLAF樣本采用RT-PCR法檢測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任意陽性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是74.3%和87.1%。在277例有細胞學結果的患者中,RT-PCR法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檢測任意陽性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3.2%和92.5%,與細胞學檢測(44.6%和98.6%)相比,敏感性顯著提高,但特異性有所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基因甲基化聯(lián)合檢測(任意陽性)陽性率在細胞學發(fā)現(xiàn)癌細胞組為98.2%(57/58),結果未明組為100.0%(35/35),未發(fā)現(xiàn)癌細胞組為37.8%(14/37)。[結論]采用RT-PCR法進行BALF中SHOX2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聯(lián)合檢測,可以作為肺癌細胞學檢查的補充,特別是在細胞學檢測結果未明或陰性時。
【作者單位】: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
【關鍵詞】: SHOX RASSFA 基因甲基化 肺泡灌洗液 肺腫瘤
【基金】: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項目(2014KYB043;2016KYB034)
【分類號】:R734.2
【正文快照】: 2010年我國第3次全國死因分析顯示,我國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居惡性腫瘤首位[1]。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由于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肺癌的早期診斷率大大低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腫癌,這是其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2]。近年來在纖維支氣管Items Total Lung cancer group Control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首慧;薛紹禮;金永堂;于在誠;胡海亮;王雷;孔云明;侯勇;陳浩;;肺癌患者癌組織和血漿p16基因甲基化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年07期
2 馮旭;;肺癌基因甲基化與肺癌微創(chuàng)診斷治療研究進展[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0年04期
3 凌志安;陳利生;何純剛;;糞便p16基因甲基化狀態(tài)在結直腸癌早期診斷的意義[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9年03期
4 張文,孫玉鶚,蔡慶,盧光明;支氣管上皮細胞系BEP2D惡性轉化過程中p16基因甲基化改變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03年05期
5 胡尚英;王新正;周靜;陳鳳;張詢;陳汶;潘秦鏡;趙方輝;鄧大君;喬友林;;宮頸輕度上皮內瘤變的轉歸及其與p16基因甲基化的關系[J];中國腫瘤;2009年05期
6 蘇世標;靳雅麗;張衛(wèi);楊魯靜;聶繼華;童建;;鈾礦工GSTP1基因多態(tài)與MGMT基因和p16基因甲基化的關系[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06年02期
7 王璐;黃利鳴;;p16基因甲基化與人類腫瘤[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7年01期
8 林R,
本文編號:650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50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