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等位基因顯、隱性關系的分子機理
發(fā)布時間:2024-07-06 23:57
孟德爾提出的顯性和隱性概念從個體表型水平描述了一對遺傳因子的功能關系。高中生在初學時會產生困惑,隨著學習的深入,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明確: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取決于基因的表達產物是否最終"發(fā)揮作用"進而決定個體表型。從2個常見誤區(qū)出發(fā),用案例闡述了基因顯、隱性關系的分子水平解釋,明確了關系判斷的原則;借用2道北京高考遺傳題分析了上述分子機理在試題中的呈現(xiàn);通過若干案例拓展了表觀遺傳學背景下的等位基因顯、隱性關系分析。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顯、隱關系的判斷
2 典型高考試題分析
2.1 2016年北京高考理綜第30題(部分)
2.2 2015年北京高考理綜第30題(部分)
3 表觀遺傳修飾下的顯、隱性關系探討
4 結語
本文編號:400283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顯、隱關系的判斷
2 典型高考試題分析
2.1 2016年北京高考理綜第30題(部分)
2.2 2015年北京高考理綜第30題(部分)
3 表觀遺傳修飾下的顯、隱性關系探討
4 結語
本文編號:4002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40028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