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MV病毒蛋白的酵母系統(tǒng)構(gòu)建及WRKY55基因參與BaMMV感染大麥的作用機理
發(fā)布時間:2023-08-06 17:08
大麥是世界上種植面積與總產(chǎn)量排名第四的禾谷類作物,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種歷史,主要用于牲畜飼料、食品加工原料以及釀造啤酒等,在我國主要種植于長江流域。大麥黃花葉病是土傳病毒病害,主要由大麥黃花葉病毒(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BaYMV)及大麥和性花葉病毒(Barley mild mosaic virus,BaMMV)引起。病毒寄生于土壤中禾谷多黏菌的孢子中,可以潛伏長達十年之久。大麥黃花葉病已經(jīng)嚴重影響大麥產(chǎn)量,因為病毒隨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傳播具有持久性,傳統(tǒng)化學方法對該病進行防治已經(jīng)失效,選育抗病品種的大麥才是防控大麥黃花葉病的最有效途徑。本課題主要分成兩部分工作,一是利用特異性引物分別擴增出13個不同結(jié)構(gòu)的BaMMV編碼基因,包括RNA1上的P3、7K1、C1、7K2、VPg、NIa、NIb、CP、NIa-VPg、7K2-NIa-VPg、7K2-VPg和RNA2上的P1和P2,構(gòu)建酵母雙雜系統(tǒng),用于驗證與大麥易感因子eIF4E和隱性抗病基因PDIL5-1之間的互作,結(jié)果顯示病毒蛋白與eIF4E和PDIL5-1之間沒有直接的物理互作。二是通過轉(zhuǎn)錄組測序(R...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符號與中英文對照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大麥概況
1.2 大麥黃花葉病概述
1.2.1 大麥黃花葉病病毒
1.2.2 大麥黃花葉病抗病基因
1.3 WRKY家族在植物中的研究
1.3.1 WRKY基因家族概述
1.3.2 WRKY基因家族的基本結(jié)構(gòu)
1.3.3 W-盒
1.3.4 WRKY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
1.4 雙酶切和通路克隆
1.5 亞細胞定位
1.6 酵母雙雜交
1.7 本實驗的技術(shù)路線
1.8 本實驗的目的意義
第二章 實驗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試劑和實驗儀器
2.3 基本試劑
2.4 WRKY55的基因預(yù)測分析
2.4.1 進化樹構(gòu)建
2.4.2 基因表達分析
2.5 RNA提取及檢測
2.6 RNA逆轉(zhuǎn)錄成cDNA
2.7 WRKY55感病前后相對表達量分析
2.8 獲取BaMMV、eIF4E、PDIL5-1、WRKY55目的基因
2.8.1 獲得目的片段
2.8.2 目的片段與克隆載體連接
2.8.3 酵母遺傳轉(zhuǎn)化
2.8.4 WRKY55轉(zhuǎn)錄因子活性檢測
2.8.5 自激活活性檢測
2.8.6 酵母雙雜交檢測蛋白質(zhì)互作
2.9 亞細胞定位
2.9.1 轉(zhuǎn)化農(nóng)桿菌
2.9.2 煙草注射
2.9.3 亞細胞定位表達
第三章 結(jié)果和分析
3.1 BaMMV、eIF4E、HvPDIL5-1構(gòu)建
3.1.1 BaMMV截短片段質(zhì)粒構(gòu)建
3.1.2 BaMMV截短片段在pGADT7和pGBKT7構(gòu)成的融合蛋白
3.1.3 BaMMV截短蛋白自激活活性
3.1.4 PDIL5-1和eIF4E自激活活性
3.1.5 PDIL5-1和eIF4E分別同BaMMV截短蛋白的互作
3.2 WRKY55的基因預(yù)測分析
3.2.1 WRKY55進化樹分析
3.2.2 WRKY55時空表達分析
3.2.3 WRKY55保守結(jié)構(gòu)域分析
3.3 WRKY55在抗感材料中的相對表達量分析
3.4 WRKY55基因克隆
3.4.1 WRKY55基因通路克隆
3.5 WRKY55亞細胞定位
3.6 WRKY55與BaMMV截短蛋白的蛋白互作
3.6.1 WRKY55的轉(zhuǎn)錄因子活性檢測
3.6.2 WRKY55的自激活活性
3.6.3 WRKY55與BaMMV截短蛋白的酵母雙雜
第四章 討論和結(jié)論
4.1 BaMMV、eIF4E和PDIL5-1酵母系統(tǒng)構(gòu)建
4.2 WRKY55基因分析
4.3 WRKY55基因通路克隆
4.4 亞細胞定位
4.5 BaMMV與WRKY55的蛋白質(zhì)互作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39717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符號與中英文對照表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大麥概況
1.2 大麥黃花葉病概述
1.2.1 大麥黃花葉病病毒
1.2.2 大麥黃花葉病抗病基因
1.3 WRKY家族在植物中的研究
1.3.1 WRKY基因家族概述
1.3.2 WRKY基因家族的基本結(jié)構(gòu)
1.3.3 W-盒
1.3.4 WRKY基因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
1.4 雙酶切和通路克隆
1.5 亞細胞定位
1.6 酵母雙雜交
1.7 本實驗的技術(shù)路線
1.8 本實驗的目的意義
第二章 實驗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材料
2.2 實驗試劑和實驗儀器
2.3 基本試劑
2.4 WRKY55的基因預(yù)測分析
2.4.1 進化樹構(gòu)建
2.4.2 基因表達分析
2.5 RNA提取及檢測
2.6 RNA逆轉(zhuǎn)錄成cDNA
2.7 WRKY55感病前后相對表達量分析
2.8 獲取BaMMV、eIF4E、PDIL5-1、WRKY55目的基因
2.8.1 獲得目的片段
2.8.2 目的片段與克隆載體連接
2.8.3 酵母遺傳轉(zhuǎn)化
2.8.4 WRKY55轉(zhuǎn)錄因子活性檢測
2.8.5 自激活活性檢測
2.8.6 酵母雙雜交檢測蛋白質(zhì)互作
2.9 亞細胞定位
2.9.1 轉(zhuǎn)化農(nóng)桿菌
2.9.2 煙草注射
2.9.3 亞細胞定位表達
第三章 結(jié)果和分析
3.1 BaMMV、eIF4E、HvPDIL5-1構(gòu)建
3.1.1 BaMMV截短片段質(zhì)粒構(gòu)建
3.1.2 BaMMV截短片段在pGADT7和pGBKT7構(gòu)成的融合蛋白
3.1.3 BaMMV截短蛋白自激活活性
3.1.4 PDIL5-1和eIF4E自激活活性
3.1.5 PDIL5-1和eIF4E分別同BaMMV截短蛋白的互作
3.2 WRKY55的基因預(yù)測分析
3.2.1 WRKY55進化樹分析
3.2.2 WRKY55時空表達分析
3.2.3 WRKY55保守結(jié)構(gòu)域分析
3.3 WRKY55在抗感材料中的相對表達量分析
3.4 WRKY55基因克隆
3.4.1 WRKY55基因通路克隆
3.5 WRKY55亞細胞定位
3.6 WRKY55與BaMMV截短蛋白的蛋白互作
3.6.1 WRKY55的轉(zhuǎn)錄因子活性檢測
3.6.2 WRKY55的自激活活性
3.6.3 WRKY55與BaMMV截短蛋白的酵母雙雜
第四章 討論和結(jié)論
4.1 BaMMV、eIF4E和PDIL5-1酵母系統(tǒng)構(gòu)建
4.2 WRKY55基因分析
4.3 WRKY55基因通路克隆
4.4 亞細胞定位
4.5 BaMMV與WRKY55的蛋白質(zhì)互作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397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8397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