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結合齒冷鍛數值模擬與工藝研究
本文關鍵詞:汽車結合齒冷鍛數值模擬與工藝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結合齒輪 閉式鍛造 分流鍛造 剛塑性有限元 分布規(guī)律
【摘要】:齒輪作為一種重要的傳動零件,在汽車、輪船、飛機、機床、精密儀器儀表等各類產品中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汽車傳動中,齒輪的用量高達幾十件。隨著汽車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齒輪性能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幾十年的發(fā)展中,汽車齒輪逐漸形成了以精密模鍛為目標的生產模式,其中已有近一半的汽車齒輪可用精密模鍛方式生產,如起動齒輪、星形齒輪、同步器齒環(huán)以及部分直齒輪等。精鍛齒輪與傳統機加工方法生產的齒輪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齒輪機械性能好、生產效率高、節(jié)約能源、降低成本、環(huán)境污染小等優(yōu)點,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創(chuàng)造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結合齒是汽車變速箱中的重要傳動零部件,但由于結合齒結構較復雜、成形極為困難,不能用傳統的鍛造一次成形,在精鍛技術研究領域很少見到報導。在國外,德國和日本已有公司研發(fā)出結合齒輪的精鍛成形工藝并用于生產,但由于技術保密,未見其發(fā)表論文。本文以實現結合齒的精密模鍛為目標,采用經典塑性成形理論、有限元模擬的方法對結合齒分流鍛造成形機理及應用技術進行研究。 針對結合齒不能順利出模的問題,將成形工藝分為兩步,即先成形直齒,后再擠壓倒錐。采用有限元數值模擬技術模擬了閉式精鍛成形過程,研究了不同坯料對成形過程的影響,得到了金屬流動的規(guī)律。階梯狀中空坯料成形,金屬以徑向充填為主,金屬有回流現象,結合齒鎖止角為最后充填區(qū)域,在齒形內端有折疊產生,成形載荷前期變化緩慢,后期變化劇烈。環(huán)狀坯料成形,金屬以軸向流動為主,充填順序合理,,整個過程載荷平緩增加,成形良好。但最終兩者成形載荷都較大。 采用分流鍛造原理,對模具結構進行優(yōu)化,使成形過程全以軸向擠壓填充,同時也降低了成形載荷。分析了鍛件尺寸對成形載荷的影響規(guī)律。內孔直徑直接影響接觸面積和金屬自由流動的空間的變化,隨著直徑的增加,兩者對成形載荷影響的主導地位不斷變化,使得成形載荷先下降后又上升。隨著圓角和齒形長度的增加,成形載荷分別呈現減小和增加的單一趨勢。本文還分析了鍛件的溫度,應力,應變和損傷的分布情況。在成形過程中溫度達200℃以上,最大值位于齒根圓角處。等效應力達800Mpa以上,主要分布在中間待變形區(qū)和齒形已變形區(qū)。等效應變在所選路徑上呈波動狀態(tài),齒根圓上路徑A呈單峰波動,齒頂圓上路徑C雙峰波動,總體而言路徑A的等效應變比路徑C的等效應變大,就各點而言,其等效應變在整個成形過程中都是不斷增加的。鍛件從齒形內端至外端其損傷總體均呈上升趨勢,而且越靠近大端,損傷增長速度越快,齒頂圓處的損傷普遍大于齒根圓處的損傷。而在齒頂圓中間部位,由于擠壓過程中材料的匯聚導致損傷值分布曲線上出現較小的波峰。 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擬輔助設計的方法開發(fā)新工藝,改變了以往完全依賴于設計者的經驗來設計模具的局面、提高了模具設計的可靠性、縮短了產品開發(fā)的周期、節(jié)約開發(fā)成本、避免了可能產生的錯誤,有利于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力。本文所得結論及規(guī)律可應用于其他同類齒輪產品的優(yōu)化設計,為新產品的開發(fā)及優(yōu)化設計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結合齒輪 閉式鍛造 分流鍛造 剛塑性有限元 分布規(guī)律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H132.41;TG316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錄7-9
- 1 緒論9-13
- 1.1 引言9-10
- 1.2 國內外結合齒倒錐加工的現狀10-11
- 1.2.1 國內倒錐加工趨勢及現狀10-11
- 1.2.2 國外倒錐加工趨勢及現狀11
- 1.3 課題背景11-12
- 1.4 研究目的、內容及意義12-13
- 1.4.1 本課題研究內容12
- 1.4.2 本課題研究目的及意義12-13
- 2 精密成形技術及剛塑性成形理論13-21
- 2.1 精密成形技術13-16
- 2.1.1 精密成形技術的內涵和基本類型13-14
- 2.1.2 精密成形技術的特點及應用14-15
- 2.1.3 精密成形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5-16
- 2.2 剛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論16-18
- 2.2.1 剛塑性材料的基本假設16
- 2.2.2 剛塑性材料的邊值問題16-17
- 2.2.3 剛塑性材料的變分原理17-18
- 2.3 體積成形數值模擬軟件簡介18-20
- 2.3.1 DEFORM 簡介18-19
- 2.3.2 DEFORM 主要功能19
- 2.3.3 DEFORM 系統組成19-20
- 2.4 本章小結20-21
- 3 結合齒工藝分析及數值模擬21-35
- 3.1 結合齒的功能與結構21-22
- 3.2 結合齒冷鍛件的工藝分析22-26
- 3.2.1 結合齒主要的加工方法22
- 3.2.2 工藝流程的確定22-23
- 3.2.3 零件結構分析及冷鍛件圖的制定23-24
- 3.2.4 毛坯的尺寸計算及處理24-25
- 3.2.5 整體精鍛工藝的研究目標25-26
- 3.3 初始工藝方案有限元數值模擬26-33
- 3.3.1 有限元模擬模型及參數設置26-27
- 3.3.2 模擬情況分析27-33
- 3.3.3 初始工藝方案的比較33
- 3.4 本章小結33-35
- 4 工藝優(yōu)化研究及倒錐成形35-52
- 4.1 引言35
- 4.2 模具結構的優(yōu)化35-38
- 4.3 終鍛件形狀對成形載荷的影響38-41
- 4.3.1 內孔直徑對成形載荷的影響38-39
- 4.3.2 圓角大小對成形載荷的影響39-40
- 4.3.3 齒形長度對成形載荷的影響40-41
- 4.4 摩擦條件對成形過程的影響41-43
- 4.5 成形過程中應力,應變和損傷的分布情況及分析43-49
- 4.5.1 成形過程中應力的分布情況及分析43-44
- 4.5.2 成形過程中應變的分布情況及分析44-46
- 4.5.3 成形過程中損傷的分布情況及分析46-49
- 4.6 倒錐成形模擬結果及分析49-50
- 4.7 本章小結50-52
- 5 冷鍛成形模具設計52-57
- 5.1 引言52
- 5.2 冷鍛成形模具設計52-54
- 5.2.1 冷段模具的要求及設計要點52-53
- 5.2.2 結合齒模具設計53-54
- 5.3 倒錐成形模具設計54-57
- 6 結論與展望57-59
- 6.1 結論57-58
- 6.2 展望58-59
- 致謝59-60
- 參考文獻60-63
- 附錄63
- A. 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曉忠;結合齒整體精鍛成形技術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03年06期
2 李順才;帶內齒筒形插齒刀的設計[J];工具技術;1991年06期
3 張潔;倒錐結合齒輪的測量與計算[J];江蘇冶金;1999年01期
4 李成,胡林林;變速箱結合齒超聲波清洗工藝及設備[J];機械工藝師;1995年09期
5 蘭正洲;;分度磨胎[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4年06期
6 ;第26篇 同步器齒環(huán)結合齒的加工難點[J];現代零部件;2009年07期
7 ;業(yè)界動態(tài)[J];機械工人.熱加工;2001年01期
8 李順才;;具有內齒筒型插齒刀的設計[J];汽車科技;1990年04期
9 王延慶,黃來發(fā);等距離齒形加工方法[J];機械工人.冷加工;1992年08期
10 石文超;王崗超;許鋒;薛克敏;儲曉武;;局部加載約束分流冷鍛直齒輪工藝研究[J];精密成形工程;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文超;薛克敏;許鋒;王崗超;張輝;王幫宏;方清;;矩形齒輪分流腔結構參數分析[A];2011年安徽省科協年會——機械工程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胡振志;李路;張平;;微車曲軸模具結構優(yōu)化及試驗研究[A];2009海峽兩岸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胡振志;李路;張平;;微車曲軸模具結構優(yōu)化及試驗研究[A];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張北江;趙光普;胥國華;秦鶴勇;陳華;熊運森;;燃氣輪機用GH4698合金大尺寸渦輪盤模鍛工藝研究[A];動力與能源用高溫結構材料——第十一屆中國高溫合金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以華;管熙榮;張海英;陳波;林健;曹海英;;Valeo輪轂高精度零件成形方案的分析比較[A];第3屆全國精密鍛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吳彥駿;趙震;梁艷遷;胡成亮;高崇暉;;基于近似替代模型的多工位高速鍛造預鍛模具優(yōu)化[A];第3屆全國精密鍛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業(yè)偉;;小針刀結合齒鉤針鉤松術治療網球肘140例體會[A];全國第九次針刀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胡振志;李路;張平;;微車曲軸模具結構優(yōu)化及試驗研究[A];晉冀魯豫鄂蒙川云貴甘滬湘渝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南、貴州、重慶分冊)[C];2009年
9 金俊松;夏巨諶;王新云;冀東生;劉華;;螺旋圓柱齒輪冷擠壓成形三維有限元分析與工藝優(yōu)化[A];第3屆全國精密鍛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朱若嶺;周杰;胡振志;;基于數值模擬的鍛造鋁活塞成形工藝研究[A];2010年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劉國林;加強財源建設增加財政收入[N];江蘇經濟報;2004年
2 倉惠忠 顧盛杉 錢宏斌;姜堰著力培養(yǎng)企業(yè)核心競爭力[N];江蘇經濟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王婷 汪s
本文編號:735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73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