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珠光體鋼絲組織及其三體磨料磨損性能研究
【學位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TG142.21
【部分圖文】:
在普通白口鑄鐵中加入鎳和鉻,就形成鎳硬白口鑄鐵。美國,日本及歐洲各國世紀就開始采用鎳硬鑄鐵,目前已發(fā)展到鎳硬4#,鉻含量由2%提高到9%,鎳由4巧提高到610%,共晶碳化物由M3C型轉變成M7C3型,力學性能顯著提高,硬度在HRC以上,主要應用于輥式磨的磨環(huán)和磨輥,可鑄態(tài)使用,這對數(shù)噸重不便熱處理的大件很有意義。但我國鎳硬鑄鐵的生產較少,主要是由于我國的鎳資源比較缺乏,價昂貴[9]。鉻系耐磨鑄鐵是指成分中含有一定數(shù)量鉻的白口鑄鐵。鉻的加入,可以使鑄件易獲得白口組織,而且使其性能產生較大改善。所以,幾十年來,它一直作為主要耐磨材料使用。經研究發(fā)現(xiàn),碳化物是組成鉻系耐磨鑄鐵的重要組成相,它的尺寸硬度、數(shù)量、分布對鑄鐵的耐磨性和機械性能有著重要影響。在鉻系鑄鐵中通常存三種類型的碳化物,它們分別為(Fe,Cr)3C、(Fe,Cr)7C3、(Fe,Cr)23C6.隨著含鉻的增加,碳化物的類型由(Fe,Cr)3C轉變?yōu)?Fe,Cr)7C3和(Fe,Cr)23C6。低鉻鑄鐵中碳化物主要是(Fe,Cr)3C,它通常為三維連續(xù)的網狀分布,見圖1.la)。而高鉻鑄鐵的碳化物主要是(Fe,Cr)7C3,這種碳化物硬度高且呈形態(tài)孤立的桿狀1.lb)。這就解了高鉻鑄鐵比低鉻鑄鐵的耐磨性高的原因【’0]。
(AccumulativeRollBonding,簡稱ARB)、循環(huán)擠壓法、超聲波噴丸法和表面機械研磨法(SMAT)等。高壓扭轉塑性變形法(見圖1.2a)可制備出鐵及高碳鋼、鋁及鋁合金、銅及銅合金、欽及欽合金、鋅及鋅合金等塊體納米材料。由于試樣特殊的幾何形狀,試樣大部分都處在準靜水壓縮條件下變形,所以盡管發(fā)生較大變形,但變形試樣損傷較小。等徑通道擠壓法(見圖1.2b),由于在整個強烈塑性變形過程中整個工件的截面尺寸不發(fā)生變化,因而能實現(xiàn)大尺度工件的納米化和微晶化。對于等徑通道壓縮變形,壓縮方向和壓縮道次對組織的細化非常重要。試樣的后續(xù)壓縮路徑有四種(如圖1.3所示):路徑A:每道次擠壓后,試樣不旋轉,直接進行下一道次擠壓;路徑Bc:每道次擠壓后,試樣按同一方向旋轉900進入下一道次路徑;BA:每道次擠壓后,試樣按90“交替旋轉進行擠壓;路徑C:每道次擠壓后
等徑通道擠壓法(見圖1.2b),由于在整個強烈塑性變形過程中整個工件的截面尺寸不發(fā)生變化,因而能實現(xiàn)大尺度工件的納米化和微晶化。對于等徑通道壓縮變形,壓縮方向和壓縮道次對組織的細化非常重要。試樣的后續(xù)壓縮路徑有四種(如圖1.3所示):路徑A:每道次擠壓后,試樣不旋轉,直接進行下一道次擠壓;路徑Bc:每道次擠壓后,試樣按同一方向旋轉900進入下一道次路徑;BA:每道次擠壓后,試樣按90“交替旋轉進行擠壓;路徑C:每道次擠壓后,試樣旋轉180“后,進入下一道次.四種路徑的應用都導致屈服應力的增加和材料強度的提高,經過幾個道次后達到飽和,而此后強度和應變載荷都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127一]。圖1.2強烈扭轉變形法和等徑壓縮變形法示意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蒙肇斌,胡光立,陳彥;熱處理工藝和爆炸預硬化對高錳鋼ZGMn13組織和耐磨性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1997年01期
2 王鎮(zhèn)波,雍興平,陶乃镕,李曙,劉剛,呂堅,盧柯;表面納米化對低碳鋼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J];金屬學報;2001年12期
3 雍興平,劉剛,呂堅,盧牙;低碳鋼表面納米化處理及結構特征[J];金屬學報;2002年02期
4 孫淑華,熊毅,傅萬堂,邢廣忠,古原忠,牧正志;共析珠光體鋼在冷軋過程中的組織變化[J];金屬學報;2005年03期
5 殷淼;高強度礦用鋼絲繩的研制[J];金屬制品;2002年04期
6 劉峰璧,李續(xù)娥,謝友柏;三體磨損過程理論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0年01期
7 李樹索,陳希杰;高錳鋼的發(fā)展與應用[J];礦山機械;1998年03期
8 杜道山,方亮,李從心;三體磨料塑變磨損中磨粒運動方式的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4年06期
9 韓廷水,于愛兵,王愛君;NiSi_3N_4復合電鍍工藝與耐磨性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5年05期
10 劉國宇,邢建東,高義民;鉻系耐磨鑄鐵的研究與展望[J];水利電力機械;2003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向道平;多種抗磨材料抗磨性能綜合評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洪成淼;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力學性能[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5年
3 徐文亮;軋制高錳鋼及其堆焊復合材料的組織演變及耐磨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4 彭建宏;納米結構珠光體鋼絲及其復合材料三體磨料磨損特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5 劉文剛;70鋼深度拉伸塑性變形組織及耐磨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833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8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