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補氣渦旋壓縮機及其循環(huán)系統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23:11
【摘要】: 帶有中間補氣的渦旋壓縮機可以有效的改變空氣源熱泵在低溫環(huán)境下的制熱性能和運行可靠性。本文根據中間補氣渦旋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及準二級壓縮熱泵系統的研究現狀,采用理論分析,優(yōu)化與仿真計算和實驗驗證相結合的方法,,對帶閃發(fā)器的中間補氣渦旋壓縮機的性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與分析。 本文闡述了熱泵空調用渦旋壓縮機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國內外對渦旋壓縮機及低溫環(huán)境下熱泵系統研究的現狀,總結了渦旋壓縮機在熱泵系統的作用;闡述了中間補氣熱泵空調系統的原理,分析了中間補氣渦旋壓縮機的結構特點;提出了傳統補氣與新型補氣的不同結構并分析了其各自的優(yōu)缺點;建立了數學方程描述了其工作特性。 闡述了空調熱泵系統在低溫空氣源環(huán)境下的運行特點,提出了增設經濟器后改善了制熱COP,并比較了閃發(fā)器系統和經濟器系統的特點;對于準二級壓縮熱泵循環(huán),增設經濟器之后,與常規(guī)的空氣源熱泵循環(huán)相比,使壓縮機增加了一個補氣—壓縮過程;以帶閃發(fā)器的渦旋壓縮機熱泵系統為例,詳細分析了增設補氣口后渦旋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并建立了適用于閃發(fā)器熱泵系統的數學模型;對帶閃發(fā)器系統的中間補氣進行了熱力分析,確定了各狀態(tài)點的焓值,得出了機組的主要性能指標。 以所選樣機為例對補氣節(jié)流的數學模擬進行了計算分析,得出了輔助進氣口的位置對閃發(fā)器系統性能的影響;對閃發(fā)器前節(jié)流系統和單級壓縮系統模擬仿真的計算結果進行比較,確定了閃發(fā)器與單級壓縮系統最佳切換區(qū)域;以閃發(fā)器型中間補氣系統為基礎,以谷輪公司生產的ZR系列34-K3型渦旋壓縮機為原型機,建立了實驗測試平臺?己肆嗽蜋C在低溫工況下的運行和工作狀況,并檢驗了改制后原型壓縮機的性能,全面的測試了原型機在低溫工況下的制熱性能,弄清楚了閃發(fā)器中間補氣渦旋壓縮熱泵機組的內在規(guī)律。
【圖文】:
其他類型的漸開線相比,圓的漸開線渦旋壓縮機具有更加緊湊的結構與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圖2.2所示。其基本參數如圖2.3所示。基圓半徑a漸開線節(jié)距只二 202.1漸開線發(fā)生角a渦旋體壁厚 t=Zaa2.2渦旋體高度h渦旋線圈數m圖2.3圓漸開線渦旋型線的基本參數漸開線的漸開角滬二2蒯+二2 2.3動靜渦盤基圓中心距離凡=2一t 2.4、___,、___,、!癬、,__廠,_1、捅圈甲心圓敞井軟最羚展用汽=z才m二z川刀+丁}\斗/2.5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TH45
本文編號:2592343
【圖文】:
其他類型的漸開線相比,圓的漸開線渦旋壓縮機具有更加緊湊的結構與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圖2.2所示。其基本參數如圖2.3所示。基圓半徑a漸開線節(jié)距只二 202.1漸開線發(fā)生角a渦旋體壁厚 t=Zaa2.2渦旋體高度h渦旋線圈數m圖2.3圓漸開線渦旋型線的基本參數漸開線的漸開角滬二2蒯+二2 2.3動靜渦盤基圓中心距離凡=2一t 2.4、___,、___,、!癬、,__廠,_1、捅圈甲心圓敞井軟最羚展用汽=z才m二z川刀+丁}\斗/2.5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TH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君,劉振全;渦旋壓縮機漸開線型線始端多對圓弧修正[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2 馬一太,管海清,楊俊蘭,劉圣春;帶引射器和經濟器的CO_2跨臨界制冷系統[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5年02期
3 鄭祖義,彥啟森,江億;二次進氣螺桿機補氣-壓縮過程的熱力學分析[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05期
4 王君,劉振全;雙渦圈渦旋壓縮機完全嚙合型線修正理論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5 廖全平,李紅旗;渦旋變頻壓縮機[J];流體機械;2002年02期
6 趙遠揚,李連生,熊春杰,束鵬程;渦旋壓縮機研究概述[J];流體機械;2002年09期
7 李連生;線段漸開線渦旋壓縮機的幾何理論[J];流體機械;1994年12期
8 馬最良,楊自強,姚楊,喻銀平;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在寒冷地區(qū)應用的分析[J];暖通空調;2001年03期
9 高秀峰,劉衛(wèi)華,馮詩愚,顧兆林,郁永章;渦旋齒端等β角圓弧類型線修正理論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7期
10 王國梁,李連生,張薇,束鵬程;一種新型渦旋型線的幾何理論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永棟;基于多目標遺傳算法的渦旋型線形狀優(yōu)化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2 高艷;雙頭渦旋齒渦旋壓縮機動力特性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923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9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