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應變?nèi)岫染仃嚨臋C械結構損傷識別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2-13 15:25
【摘要】:機械結構中存在損傷可能會影響機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正常使用壽命,特別是對一些復雜機械結構在承受疲勞載荷作用下,隨著損傷的不斷積累,機械結構中會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甚至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確定機械結構中是否存在損傷以及判別損傷的位置,對機械結構的及時修護和安全使用具有重大的工程價值和經(jīng)濟效益。 本文論述和研究了基于動力參數(shù)變化的損傷識別理論和方法,對機械結構進行了有限元的損傷數(shù)值模擬分析和實驗研究,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 (1)本文基于振動理論和有限單元法,從柔度的定義出發(fā)推導了位移柔度矩陣和應變?nèi)岫染仃?從物理意義上闡明了應變?nèi)岫染仃囍懈鱾元素的意義;結合光纖光柵(FBG)應變傳感器,提出了適于FBG傳感的均勻載荷下應變場(SFUL)參數(shù),根據(jù)損傷前后SFUL的變化,即SFI指數(shù)分布圖來識別損傷。 (2)對應變?nèi)岫染仃嘑ε和均勻載荷下的應變場SFUL的收斂性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只用前四階應變模態(tài)信息就能到良好的精度。 (3)采用MATLAB軟件作為編程平臺,對桁架和薄板結構進行了損傷數(shù)值模擬研究,提取前四階應變模態(tài)信息,構造了均勻載荷下應變場SFUL參數(shù),利用損傷前后的SFUL參數(shù)變化來識別結構中的單個和多個損傷。對于薄板類結構,當結構未損狀態(tài)信息缺乏時,介紹了一種間隙平滑(GST)技術來增強SFI指數(shù)的損傷識別能力。 (4)考慮在實際測試數(shù)據(jù)中可能混入環(huán)境噪聲,模擬了噪聲對損傷識別結果的影響。 (5)利用光纖光柵傳感,通過對薄板結構的應變模態(tài)分析驗證基于應變?nèi)岫染仃嚀p傷識別技術的可靠性。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H165.3
本文編號:2579178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H16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永梅;周錫元;高向宇;;基于柔度曲率矩陣的結構損傷識別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2 張東生;李微;郭丹;胡軍;羅裴;姜德生;;基于光纖光柵振動傳感器的橋梁索力實時監(jiān)測[J];傳感技術學報;2007年12期
3 曹水東;李傳習;徐飛鴻;張建仁;;基于結構柔度矩陣損傷識別的柔度曲率比法[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尹娟,郭秀文;基于柔度改變的連續(xù)梁橋損傷診斷研究[J];華東公路;2001年03期
5 肖調(diào)生;陽勇;;結構損傷識別的柔度差值曲率法[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劉文峰,柳春圖;利用廣義應變比能進行結構損傷識別的數(shù)值研究[J];機械強度;2003年02期
7 唐天國;朱以文;蔡德所;劉浩吾;;結構裂縫損傷識別的虛擬柔度矩陣法[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唐小兵,沈成武,陳定方;結構損傷識別的柔度曲率法[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08期
9 張謝東,張治國,詹昊;基于曲率模態(tài)和柔度曲率的結構多損傷識別[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麗娟;分布式光纖光柵應變傳感網(wǎng)絡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3年
2 冉啟永;基于動力特性的拱橋損傷識別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791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7917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