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工作輥失效原因分析
本文關鍵詞:熱軋工作輥失效原因分析
【摘要】:主要分析了熱軋過程溫度及軋制力對工作輥壽命的影響.指出提高工作輥使用壽命的幾種措施.
【作者單位】: 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團委;
【關鍵詞】: 熱軋工作輥 模具 失效 分析
【分類號】:TG333.17
【正文快照】: l 引 言 熱軋板材的生產,因工作輥直接接觸軋件,承受一定的高溫、一定的軋制壓力,同時傳遞相當大的軋制力矩.因而在軋制過程中,相對于軋機其它部件,其損壞相當嚴重。而工作輥又是一種較大型工模具,造價昂貴,更換不便,一旦損壞,直接影響正常生產,況且,大大增加了軋制費用。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習龍;林可勃;賈妮;李忠;;結構計算軟件中的模塊化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6期
2 錢坤;尹新生;朱珊;佴磊;;三維地基沉降計算公式的改進與比較[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3期
3 熊學玉;王紹輝;;現澆空心板的正交異性板理論分析方法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5期
4 王革新,解勤山;MINI-MPM連軋無縫管機組主要設備機械特征分析[J];鞍鋼技術;2005年03期
5 寧作君;樁基側向位移的探討與分析[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6 賀廣零;李倩妹;洪芳;彭雙艷;;基于反演法的山區(qū)變電站高填方地基沉降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5期
7 劉成學;楊林德;李鵬;;基于復變量微分法的巖石力學參數靈敏度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8 李洪升,劉增利,楊海天;地基土凍脹位移分析及計算模式[J];冰川凍土;1995年S1期
9 徐善敏;寶鋼5m寬厚板軋機剪切線設備與剪切質量的相關因素[J];寶鋼技術;2005年02期
10 郝志燕,駱奇;初軋廠連軋生產20MnSiV90×90mm方坯的可行性分析[J];包鋼科技;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訓國;楊慶;欒茂田;;隧道圍巖中全長注漿巖石錨桿的應力分布分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2 顧士坦;趙同彬;;SMW工法型鋼-水泥土組合梁抗彎性能分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仲;張博明;孫新楊;;內壓載荷下夾層復合材料圓筒開口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陳文濤;高存法;楊權權;;含圓孔功能梯度板在對稱載荷作用下的應力分析[A];第三屆全國壓電和聲波理論及器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郭瑞平;劉曙云;;熱力耦合作用下含表面裂紋圓柱殼體毀傷分析[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賈海朋;劉博;郄彥輝;劉波;;刮板輸送機軸套結構有限元分析及參數優(yōu)化[A];力學與工程應用(第十三卷)[C];2010年
7 王猛;寧建國;費廣磊;;雙炮孔爆腔擴張并行模擬分析[A];第十二屆現代數學和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李治國;周明發(fā);王海;王書雄;李明;;海河共同溝隧道盾構始發(fā)段注漿技術[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9 周磊;劉全喜;張蓉竹;;光學鏡面多點支承技術初步研究[A];2007年中國南京第三屆全國光學技術(光學制造技術與裝備)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關沛文;;水電站埋藏式加勁壓力鋼管的結構計算與設計優(yōu)化[A];2007年湖南水電科普論壇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慶勇;非保守系統Fourier卷積型擬變分原理研究及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選利;柔性注壓錨桿錨固特性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3 楊溢;爆破荷載對蠕動邊坡的累積效應及穩(wěn)定性影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全玉云;機車車輛/軌道系統垂耦合動力學有限元分析的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0年
5 宦秉煉;不規(guī)則巖礦塊抗壓強度測定新方法及在磨礦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0年
6 王海忠;夾芯板的冷彎薄壁型鋼面層板在泡沫芯層支承下的屈曲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7 黃弘讀;采用虛擬層合單元法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極限承載能力[D];浙江大學;2001年
8 姜德義;巖鹽溶腔穩(wěn)定性及失穩(wěn)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9 譚懷亮;材料復合型鑄軋輥溫度場和熱變形的界面元方法及其仿真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10 蘇仲杰;采動覆巖離層變形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麗梅;高層建筑結構自由振動分析的ODE方法[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朝;箱形橋梁結構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繼華;急傾斜中厚煤層軟底綜采采場礦壓規(guī)律及其控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銀國偉;諧波摩擦傳動柔輪徑向力與徑向變形關系的分析及實驗[D];鄭州大學;2010年
5 王士革;填方路基下長短樁復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董權;鋼索試驗裝置改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孫巧英;光纖陀螺捷聯系統振動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修孝廷;雙層周期加筋板聲學特性數值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宛君;齒輪傳動接觸問題的數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10 雷鳴;銹脹損傷RC拱極限承載力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明珠;;氣門鍛模滲硼工藝研究[J];模具工業(yè);2009年07期
2 朱汝銓;加熱爐火筒失效原因及應急修復[J];石油工程建設;1994年02期
3 陳元榮;換熱器密封失效之原因探討[J];中國化工裝備;2005年01期
4 李平全;油氣輸送管道失效事故及典型案例[J];焊管;2005年04期
5 高中科;慕細豹;孫堅;庫勤峰;;液化石油氣球罐裂紋原因分析及防護對策[J];腐蝕與防護;2007年08期
6 薛春俠;;新型保溫襯里在焦化加熱爐的應用[J];石油化工設備;2008年06期
7 張一檬;;摩根45°側交無扭軋機錐箱軸承失效的分析與研究[J];冶金標準化與質量;2008年04期
8 劉建江;尤文卿;;合成氨裝置半貧液泵機械密封失效分析[J];石油化工設備;2009年04期
9 傅建紅;;壓鑄模的失效分析與對策[J];新余高專學報;2010年02期
10 徐進;蔣祖軍;練章華;林鐵軍;李孝軍;;氣體鉆井鉆柱失效統計及其失效原因分析[J];鉆采工藝;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高潮;李榮葉;尹忠強;李寧;;基于MDT平臺的三維鍛造CAD/CAM系統的研究與開發(fā)[A];第八屆全國塑性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王高潮;李榮葉;尹忠強;李寧;;基于MDT平臺的三維鍛造CAD/CAM系統的研究與開發(fā)[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申長雨;陳靜波;劉春太;李倩;;塑料成型加工講座(第十四講) 塑料成型加工的計算機模擬技術(Ⅰ)[A];’2000中國工程塑料加工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賈林才;郝解玲;薛淑娥;鄒鵬;王學明;;混凝土模具用聚氨酯彈性體的研制[A];中國聚氨酯工業(yè)協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李榮華;;壓機用陶瓷模具應用與制造[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王旭;劉素娟;楊秀麗;;旋轉軸油封新結構模具的研制[A];中國重汽科協獲獎學術論文選編(2000-2001)[C];2002年
7 李松;;電鑄技術制作復合材料模具[A];第十七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陳建華;武群利;;消失模工藝和熔模工藝結合鑄造在低碳高合金鋼中應用[A];2008年全國機電企業(yè)工藝年會《新興鑄管杯》工藝論壇征文論文集[C];2008年
9 李柏林;陳永;;基于事例推理的模具機構設計模型[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冉燕;王公平;張建群;李舉剛;易洪;;園環(huán)型鑄件壓鑄工藝實踐[A];2008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丹琪;省長親征遼寧近海模具向廣州拋橄欖[N];民營經濟報;2008年
2 郭東福 周紹斌 陳云峰;角美:7家企業(yè)抱團落戶[N];閩南日報;2009年
3 ;日本模具產業(yè)呈現衰退趨勢[N];中國機電日報;2002年
4 朱莫言;珠海模具業(yè)發(fā)展需加強資源整合[N];中國工業(yè)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宗毅 特約記者 謝樂平;黃明玖,,精心打造“中華模具第一股”[N];廠長經理日報;2002年
6 南望;模具出口勢頭強勁[N];科技日報;2003年
7 周永泰;增幅回落 中高檔模具需求仍旺 [N];中國工業(yè)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謝黎 嚴盤成 嚴峻;木下憲雄:情有獨“中”期待更上層樓 [N];中國工業(yè)報;2005年
9 ;三佳模具國有股性質問題獲批[N];證券日報;2004年
10 特約記者 曾劍峰;依托專業(yè)辦產業(yè) 辦好產業(yè)興專業(yè)[N];機電商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泉;生物瓣膜瓣葉性能優(yōu)化及瓣架成型加工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龔光燃;分布式并行制造執(zhí)行系統(D-CMES)研究與開發(f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
3 萬淑敏;半空心鉚釘自沖鉚接技術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4 趙長財;固體顆粒介質成形新工藝及其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06年
5 單宏宇;仿生非光滑耦合模具表面粘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史曉亮;金剛石—硬質合金復合齒及其鉆頭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3年
7 吳安德;數控噴射電鑄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2年
8 王德民;基于網格的車身沖壓件模具設計平臺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岳廣全;整體化復合材料壁板結構固化變形模擬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郭育華;LIGA技術制作高性能微電子機械模具及其脫模性能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曉英;基于Cimatron~(it)的模具數控程序優(yōu)化設計[D];四川大學;2005年
2 王愛香;冰凍組織芯片的研制及可行性探討與組織芯片中Skp2和相關蛋白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周天;大連發(fā)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4 姜曉鵬;汽車模具報價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潘利波;基于Pro/ENGINEER二次開發(fā)的模具CAD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6 陳勇軍;多孔金屬蜂窩載體制備工藝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7 張浩立;擠壓鑄造模具零部件的標準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8 張志彬;基于分型面的坐便器產品模具CAD系統研究與軟件開發(fā)[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丁劍鋒;基于汽車零部件網絡化制造平臺的注塑模具零部件管理子系統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黃凱;基于特征的級進模排樣系統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974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97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