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石墨烯鈦基金屬氧化物陽極性能改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03:21
本文關(guān)鍵詞:含石墨烯鈦基金屬氧化物陽極性能改進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金屬氧化物陽極 石墨烯 電催化 燒結(jié)溫度 強化電解壽命
【摘要】:鈦基金屬氧化物涂層電極是指以鈦為基體,并在其表面涂覆貴金屬氧化物涂層的陽極,簡稱DSA。Ti/IrO2-Ta2O5陽極是鈦基體表面涂覆一層IrO2和Ta2O5混合金屬氧化物涂層,是目前公認的具有良好電催化性能和穩(wěn)定性的析氧陽極。Ti/RuO2-IrO2-SnO2陽極是鈦基體表面涂覆一層RuO2、IrO2和Sn02混合金屬氧化物涂層,常被用作電解海水用陽極。隨著兩種陽極應(yīng)用領(lǐng)域的不斷擴大,要求陽極不僅要有優(yōu)異的電催化活性,還應(yīng)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構(gòu)成的單層片狀結(jié)構(gòu)的新型二維碳納米材料,常溫下,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2630m2·g-1)和很高的導(dǎo)電性能。本文利用石墨烯優(yōu)異的性能,研究了其在改進鈦基金屬氧化物涂層電極中的應(yīng)用。采用熱分解法制備了添加石墨烯的IrO2-Ta2O5涂層鈦陽極和RuO2-IrO2-Sn02涂層鈦陽極,考察了石墨烯的加入對兩種陽極電催化性能和電極穩(wěn)定性的影響。并運用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能譜儀(EDS)、X射線衍射儀(XRD)等分析手段和析氧電位(OEP)、析氯電位(CEP)、循環(huán)伏安(CV)、陽極極化、電化學(xué)阻抗譜(EIS)和強化電解壽命(ALT)等電化學(xué)測試方法對陽極的微觀結(jié)構(gòu)和電化學(xué)性能進行研究。研究了石墨烯添加量對IrO2-Ta2O5涂層鈦陽極電化學(xué)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加入石墨烯的Ti/IrO2-Ta2O5-G陽極涂層表面具有更多的活性中心和更大的活性表面積,加有不同量石墨烯的Ti/IrO2-Ta2O5-G陽極的電化學(xué)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加入0.4 g·L-1石墨烯陽極的電化學(xué)性能提高最明顯。研究了燒結(jié)溫度對添加石墨烯Ti/IrO2-Ta2O5-G陽極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當(dāng)燒結(jié)溫度在450℃以上時,陽極涂層表面具有明顯的凹凸形貌和較強的Ir02衍射峰強度,隨著燒結(jié)溫度的上升,平均晶粒尺寸D逐漸增大。400℃下制備的Ti/IrO2-Ta2O5-G陽極具有最高的析氧電催化活性,隨著燒結(jié)溫度不斷升高,陽極電催化活性降低。400℃下制備的陽極強化電解壽命最低,隨著燒結(jié)溫度不斷升高,陽極強化電解壽命顯著增加,500℃下制備的陽極強化電解壽命最高,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強化電解壽命又有所降低。研究了添加石墨烯對Ti/RuO2-IrO2-SnO2-G陽極電化學(xué)性能的影響,并討論了陽極失效行為。與傳統(tǒng)Ti/RuO2-IrO2-SnO2陽極相比,該類陽極涂層具有更大的活性表面積,更高的電催化活性和強化電解壽命。傳統(tǒng)陽極涂層表面的電催化活性組分在強化電解80 h后已損失嚴重,鈦基體的暴露也明顯增加,而新型陽極在強化電解80 h后表面活性組分雖然也有減少,但較傳統(tǒng)陽極減少不明顯,表明新型陽極在強化電解80 h后仍有一定的電催化能力。氧化物涂層活性組分的溶解、脫落和不導(dǎo)電TiO2的增加是兩種陽極失效的主要要因。
【關(guān)鍵詞】:金屬氧化物陽極 石墨烯 電催化 燒結(jié)溫度 強化電解壽命
【學(xué)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174.41;O646.54
【目錄】:
- 摘要12-14
- ABSTRACT14-16
- 符號注釋說明16-17
- 第一章 緒論17-30
- 1.1 前言17-18
- 1.2 幾種常用金屬氧化物涂層電極18-21
- 1.2.1 Ti/RuO_2系列電極18-19
- 1.2.2 Ti/SnO_2系列電極19-20
- 1.2.3 Ti/IrO_2系列電極20
- 1.2.4 其它類電極20-21
- 1.3 金屬氧化物陽極的改性研究21-22
- 1.3.1 涂層中間層的研究21
- 1.3.2 涂層摻雜的研究21-22
- 1.3.3 電極制備方法的研究22
- 1.4 金屬氧化物失效研究22-25
- 1.4.1 涂層的溶蝕22-23
- 1.4.2 涂層的剝落23
- 1.4.3 鈦基體的鈍化23-24
- 1.4.4 涂層的“毒化”24
- 1.4.5 其它原因24-25
- 1.5 提高金屬氧化物陽極壽命的途徑25-27
- 1.5.1 適宜的基體材料25
- 1.5.2 優(yōu)化制備工藝25-26
- 1.5.3 加入中間層26
- 1.5.4 新組元的摻雜26-27
- 1.6 石墨烯的研究進展27-28
- 1.7 選題意義及內(nèi)容介紹28-30
- 1.7.1 課題研究的意義28
- 1.7.2 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28-30
- 第二章 實驗方法30-35
- 2.1 實驗儀器和材料30-31
- 2.2 氧化物陽極涂層的制備31-32
- 2.2.1 鈦基體預(yù)處理31
- 2.2.2 涂液的配制和陽極的制備31-32
- 2.3 陽極微觀結(jié)構(gòu)和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32-34
- 2.3.1 涂層表面形貌和成分分析32
- 2.3.2 涂層物相分析32-33
- 2.3.3 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33-34
- 2.4 強化電解壽命測試(ALT)34-35
- 第三章 石墨烯添加量對Ti/IrO_2-Ta_2O_5-G陽極性能的影響35-52
- 3.1 引言35
- 3.2 研究方法35-36
- 3.2.1 陽極的制備35-36
- 3.2.2 陽極微觀形貌和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36
- 3.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36-51
- 3.3.1 陽極涂層表面形貌和能譜分析36-38
- 3.3.2 析氧電位測試38-39
- 3.3.3 循環(huán)伏安曲線分析39-40
- 3.3.4 極化曲線分析40-42
- 3.3.5 電化學(xué)阻抗分析42-44
- 3.3.6 強化電解壽命測試44-50
- 3.3.6.1 強化電解壽命44-45
- 3.3.6.2 陽極強化電解前后的表面形貌及元素成分分析45-48
- 3.3.6.3 循環(huán)伏安測試48-49
- 3.3.6.4 電化學(xué)阻抗譜49-50
- 3.3.7 石墨烯氧化溫度的測定50-51
- 3.4 本章小結(jié)51-52
- 第四章 制備溫度對Ti/IrO_2-Ta_2O_5-G陽極性能的影響52-61
- 4.1 引言52
- 4.2 實驗方法52-53
- 4.2.1 陽極的制備52
- 4.2.2 陽極微觀形貌和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52-53
- 4.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53-60
- 4.3.1 不同燒結(jié)溫度下的表面形貌53-54
- 4.3.2 不同燒結(jié)溫度下的物相分析54-55
- 4.3.3 循環(huán)伏安曲線分析55-56
- 4.3.4 極化曲線分析56-57
- 4.3.5 電化學(xué)阻抗分析57-59
- 4.3.6 強化電解壽命59-60
- 4.4 本章小結(jié)60-61
- 第五章 添加石墨烯對RuO_2-IrO_2-SnO_2涂層鈦陽極性能的影響61-70
- 5.1 引言61
- 5.2 實驗方法61-62
- 5.2.1 陽極的制備61
- 5.2.2 陽極微觀形貌和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61-62
- 5.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62-69
- 5.3.1 表面形貌62
- 5.3.2 物相結(jié)構(gòu)62-63
- 5.3.3 析氯、析氧電位分析63-64
- 5.3.4 循環(huán)伏安曲線分析64
- 5.3.5 極化曲線分析64-65
- 5.3.6 強化電解壽命測試65-69
- 5.3.6.1 強化電解壽命65-66
- 5.3.6.2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66-67
- 5.3.6.3 電化學(xué)阻抗分析67-69
- 5.4 本章小結(jié)69-70
- 第六章 結(jié)論70-72
- 參考文獻72-78
- 致謝78-79
- 附錄: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79-80
- 附件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蔣馳,周晉林,張鵬程,肖云峰,稅毅,王術(shù)剛,劉春榮,劉清和;等離子噴涂參數(shù)對鉭涂層組織及性能的影響[J];材料保護;2002年08期
2 趙雅玲,龍秀慧,初立英;鈦基IrO_2-Ta_2O_5氧化物陽極失效過程監(jiān)測及失效機制探討[J];材料保護;2005年06期
3 陶自春,潘建躍,羅啟富;鉑中間層的制備及對銥鉭涂層鈦陽極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報;2004年02期
4 辛永磊;許立坤;王均濤;李相波;;燒結(jié)溫度對Ti/IrO_2-Ta_2O_5納米氧化物陽極微觀結(jié)構(gòu)和電催化性能的影響(英文)[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0年11期
5 王科,韓嚴,王雷遠,張曉玲,孫玉璞;海水電解Ru-Ti-Ir-Sn氧化物陽極涂層研究[J];電化學(xué);2005年02期
6 鄒忠,李R,
本文編號:892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8920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