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模板法制備釤鈷、鐵鈷合金納米線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AAO模板法制備釤鈷、鐵鈷合金納米線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AAO模板 磁性納米線 晶體結構 物相組成 形貌 磁性能
【摘要】:垂直磁記錄技術是如今信息時代應用廣泛的一類磁技術。在超高密度垂直磁記錄方面,磁性納米線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而其成為近些年來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由于AAO模板制備裝置簡單,容易操作,制備出的模板具有高縱橫比和高有序性,且其尺寸大小可以人為控制,所以其成為組裝磁性納米線陣列的理想物質(zhì)。本文利用自制的AAO模板,通過直流電化學沉積法,在水溶液中制備得到了單相Sm-Co納米線,并在此基礎上利用交替沉積的方法制備得到了Sm-Co/Fe-Co雙相納米線。并利用X射線衍射儀(XRD)、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能譜分析儀(EDS)、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以及振動樣品磁強計(VSM)對納米線的晶體結構、形貌、物相組成和磁性能進行了研究;同時本文首次利用振動樣品磁強計(VSM)對試驗所得磁性納米線的高溫磁性能進行了分析。主要的工作內(nèi)容及研究結果如下:1.探索了AAO模板制備方法的研究現(xiàn)狀,找到了最佳的制備工藝,得到了高度有序、均勻一致的適合制備納米線的AAO模板。2.通過改變沉積液中原子濃度配比、調(diào)整沉積液中絡合劑的添加量以及pH值,成功制備出了單相Sm-Co納米線,并對其退火前后的晶體結構、形貌、物相組成和磁性能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從而確定了制備單相Sm-Co納米線的最佳工藝,為雙相納米線的制備研究奠定了基礎。3.在成功制得單相Sm-Co納米線以及Fe7Co3納米線的基礎上,通過調(diào)整Sm-Co和Fe-Co兩種沉積液的交替時間,得到了不同含量組成比的Sm-Co/Fe-Co雙相磁性納米線,并對得到的一系列雙相納米線的晶體結構、形貌、物相組成和磁性能做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隨著Sm含量的減少,雙相納米線在退火前后飽和磁化強度、矯頑力和剩磁比均逐漸降低,綜合磁性能有一定的下降,由此可確定最佳的試驗工藝。
【關鍵詞】:AAO模板 磁性納米線 晶體結構 物相組成 形貌 磁性能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132.27;TB383.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1.1 引言10
- 1.2 納米材料10-12
- 1.2.1 納米材料簡介10-11
- 1.2.2 納米材料的基本效應11-12
- 1.3 一維納米磁性材料12-14
- 1.3.1 一維納米磁性材料簡介12
- 1.3.2 一維納米磁性材料的特性12-13
- 1.3.3 一維納米磁性材料的研究進展13
- 1.3.4 一維納米磁性材料的應用前景13-14
-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及主要工作14-16
- 第二章 試驗器材及設備16-18
- 2.1 試驗材料16
- 2.2 試驗儀器16-17
- 2.3 試驗檢測設備17-18
- 第三章 AAO模板及納米線的制備工藝18-24
- 3.1 研究背景18
- 3.2 AAO模板的制備工藝18-22
- 3.2.1 試驗裝置圖19
- 3.2.2 AAO模板的工藝流程19
- 3.2.3 AAO模板的制備工藝19-20
- 3.2.4 AAO模板的形貌表征20-21
- 3.2.5 AAO模板的形成機理21-22
- 3.3 磁性納米線的制備22-23
- 3.3.1 試驗裝置圖22
- 3.3.2 磁性納米線的制備工藝22-23
- 3.4 總的制備工藝流程圖23-24
- 第四章 Sm-Co合金納米線的制備及性能研究24-36
- 4.1 研究背景24
- 4.2 試驗內(nèi)容24-25
- 4.3 Sm-Co合金納米線的分析與表征25-34
- 4.3.1 Sm-Co合金納米線的XRD圖分析25-27
- 4.3.2 Sm-Co合金納米線的SEM圖分析27
- 4.3.3 Sm-Co合金納米線的EDS圖分析27-28
- 4.3.4 Sm-Co合金納米線的HRTEM圖分析28-30
- 4.3.5 Sm-Co合金納米線的常溫磁性能分析30-32
- 4.3.6 Sm-Co合金納米線的高溫磁性能分析32-34
- 4.4 本章小結34-36
- 第五章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制備及性能研究36-52
- 5.1 研究背景36-37
- 5.2 試驗內(nèi)容37
- 5.3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分析與表征37-49
- 5.3.1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XRD圖分析37-40
- 5.3.2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SEM圖分析40-41
- 5.3.3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EDS圖分析41-42
- 5.3.4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HRTEM圖分析42-45
- 5.3.5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常溫磁性能分析45-47
- 5.3.6 Sm-Co/Fe-Co雙相納米線的高溫磁性能分析47-49
- 5.4 本章小結49-52
- 第六章 結論52-54
- 參考文獻54-58
- 攻讀學位期間所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58-60
- 致謝60-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震;張璋;黃康榮;周青偉;劉利偉;;超薄AAO模板法輔助生長高密度有序金納米點陣列[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2 韓鳳梅,郭燕川,陳麗娟;AAO模板法生長碳納米管陣列及形成機理研究[J];無機化學學報;2005年07期
3 張堅,李明華,魏愛香,陳進,曾國勛,張海燕;用AAO模板法制備高度定向碳納米管陣列的研究進展[J];人工晶體學報;2005年05期
4 袁新國;彭喬;;AAO模板法電沉積納米線的研究進展[J];化工技術與開發(fā);2011年03期
5 孫麗,宗瑞隆,周濟;利用AAO模板電沉積工藝制備ZnS納米線[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6 佘希林;宋國君;王士財;李建江;劉曦;周迪;;AAO模板法組裝Ni亞微米陣列[J];稀有金屬;2010年05期
7 曹麗芬;卞峰苓;王憶欣;孫勝男;崔海寧;;基于AAO模板的TiO_2微納結構及其光電特性[J];發(fā)光學報;2014年01期
8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駱智訓;姚建年;;AAO模板制備金屬有機核殼結構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活性體系[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光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2 張東巖;張垠;黃暢;許敏煒;宋曉平;;AAO模板法制備納米材料研究進展[A];2008全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培;基于AAO模板法制備高度取向一維納米材料及其場發(fā)射性能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劉戀;AAO模板法制備釤鈷、鐵鈷合金納米線及其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宋力晶;AAO模板法制備的一維磁性納米管及納米線陣列的結構與磁性[D];蘭州大學;2007年
4 劉青;AAO模板雙擴散水熱合成硫化鋅納米線[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5 裴玉汝;離子液體中金屬基體表面上電鍍鋁及其AAO模板的制備和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王耀先;基于AAO模板的一維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超電容性質(zhì)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袁新國;基于AAO模板的鎳納米線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王麗艷;室溫下C_(60)在吡啶中的熒光和AAO模板的制備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岳二紅;AAO模板法制備鈀合金納米線及吸氫動力學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邢曉云;AAO模板制備及交流電沉積Ni納米線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39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73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