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鍍層鉬酸鹽-氟鹽金色鈍化膜性能及形成過程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19:03
為給鉬酸鹽鈍化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理論指導(dǎo),采用鉬酸鹽作為主成膜劑對鍍鋅低碳鋼進行鈍化處理,探討不同組分對鈍化效果的影響以及最佳工藝鈍化膜的形成過程。利用硫酸銅點滴試驗和電化學(xué)分析,探討鈍化膜的耐腐蝕性能;通過SEM/EDS對比分析,得到不同工藝鈍化膜的微觀形貌及表面元素特征。結(jié)果表明:最佳鈍化液工藝配方為20 g/L Na2MoO4、5 g/L NaNO3、5 g/L KF;F-作為活性劑活化鋅,促進顯色反應(yīng)的進行,最終使鈍化膜外觀呈金色;最后推出了最佳工藝下鈍化膜的形成過程:鈍化液中的F-活化了鍍層中的鋅使其形成Zn2+,隨后Zn2+、Fe3+、MoO<sup>2-4、OH-、H+相互反應(yīng)形成了H2MoO4·H2O、Zn MoO4、Fe(OH)
【文章來源】:材料保護. 2020,53(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試樣1,3,5的鈍化膜Tafel曲線
圖3為各組試樣的SEM形貌,方框區(qū)域為EDS測試時的電鏡掃描區(qū)域。由圖3可以看出,試樣1,2,3,4的表面上都存在較多的孔洞以及表面分布不均勻等缺陷,說明鈍化效果較差,而試樣5表面則最為平整光滑、致密,說明試樣5的鈍化效果較好。各試樣的EDS分析結(jié)果見表6,可見,所有試樣的表面皆不存在F元素,說明鈍化膜上不含F(xiàn),試樣表面主要含O、Fe、Zn、Mo 4種元素。試驗鈍化使用的鍍鋅層厚度約為11μm,鈍化膜厚度為0.2~0.6μm,而EDS信號是來自試樣表面起約1μm深度材料的,故EDS信號大多來自轉(zhuǎn)化膜下面的鋅層,在EDS分析結(jié)果中Zn約占90%。通過EDS表面元素分析可知,試樣4表面Zn元素含量比試樣5的高出2.49%,結(jié)合前面試驗結(jié)果分析得出:F-作為活性劑促進Zn2+的形成,進一步使得Zn2+與鉬酸鹽作用形成膜,但并沒有直接參與膜的形成;另外,所有試樣中除Zn元素和O元素外,試樣3,5上的Mo元素含量遠高于試樣1,2,4的,說明形成金色鈍化膜中的主要元素為Mo元素。綜合分析認為金色鈍化膜的成分應(yīng)該為含鉬化合物和含鐵化合物。2.4 成膜過程
結(jié)合前面的分析測試,推測出鈍化膜形成過程(見圖4):(1)鋅層與溶液接觸會有少量的鋅及鐵溶解到溶液中,并向溶液中擴散,溶液中Mo O42-向鍍層方向擴散。(2)在反應(yīng)界面主要存在Fe3+、Zn2+、Mo O42-、F-、NO3-等離子,這些離子在反應(yīng)界面相互吸引。(3) Zn2+與Mo O42-相遇并結(jié)合形成Zn Mo O4,部分Zn2+會發(fā)生水解形成Zn (OH)2,Mo O42-與溶液中的水反應(yīng)形成H2Mo O4·H2O,Fe3+與溶液中的水作用形成Fe(OH)3膠體,同時溶液中的F-向鍍層遷移并吸附與H+作用使得Zn活化成Zn2+。隨著反應(yīng)時間的推移,在鍍層表面逐漸匯集、吸附,其中Zn(OH)2構(gòu)成了鈍化膜的骨架,Zn Mo O4、H2Mo O4·H2O、Fe (OH)3填充在骨架的空隙處。(4)上述過程的連續(xù)進行,在反應(yīng)界面處溶液相關(guān)物質(zhì)減少從而形成濃度差,濃度差的存在使溶液中的離子在反應(yīng)界面處富集,繼續(xù)發(fā)生反應(yīng)。隨著反應(yīng)的不斷進行,鍍層表面的不溶物逐漸積累,在鋅層形成一層不溶性保護層,直到保護層達到一定厚度,形成的黃色不溶物不再沉積,最終形成穩(wěn)定的鈍化膜。具體反應(yīng)方程式如下:在成膜過程中,F(xiàn)-并沒有直接參與鈍化膜物質(zhì)的形成,但是缺乏其中任一種離子,都會對成膜過程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F(xiàn)-直接影響膜的形成,試樣5與試樣4作對比可得出此結(jié)論,其中F-在鈍化膜形成前期起到活化鍍層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鍍鋅鋼板鉬酸鹽鈍化膜防腐蝕性能研究[J]. 田豐,趙婧,邱龍時,潘曉龍. 世界有色金屬. 2019(15)
[2]電鍍鋅板鉬酸鹽體系鈍化膜的制備和腐蝕性能研究[J]. 李敏,范欣,李萍,王彬. 熱加工工藝. 2017(18)
[3]具有改進耐腐蝕性能的新鋯合金制備和驗證[J]. 曾奇鋒,陳磊,盧俊強,劉家正. 動力工程學(xué)報. 2016(04)
[4]鍍鋅層無機物與有機物復(fù)合無鉻鈍化研究進展[J]. 王雷,劉常升,安成強. 電鍍與精飾. 2011(03)
[5]鍍鋅層鉬酸鹽轉(zhuǎn)化膜在NaCl溶液中的腐蝕行為[J]. 劉艷榮,周婉秋,武士威,施耀萍. 電鍍與精飾. 2010(12)
[6]鋅表面混合稀土轉(zhuǎn)化膜的阻抗研究[J]. 張英杰,鄭帥,章江洪. 材料保護. 2010(05)
[7]鍍鋅層鉬酸鹽鈍化工藝研究[J]. 牟世輝. 電鍍與精飾. 2009(04)
[8]鍍鋅層硅酸鹽鈍化工藝研究[J]. 李廣超. 電鍍與精飾. 2007(02)
[9]鍍鋅層無鉻鈦鹽的藍色鈍化[J]. 朱立群,楊飛,黃慧潔,丁楠. 江蘇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07(02)
[10]不同添加劑對鍍鋅層鉬酸鹽鈍化膜腐蝕電化學(xué)性能的影響[J]. 郝建軍,安成強,劉常升. 材料保護. 2006(10)
本文編號:3217131
【文章來源】:材料保護. 2020,53(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試樣1,3,5的鈍化膜Tafel曲線
圖3為各組試樣的SEM形貌,方框區(qū)域為EDS測試時的電鏡掃描區(qū)域。由圖3可以看出,試樣1,2,3,4的表面上都存在較多的孔洞以及表面分布不均勻等缺陷,說明鈍化效果較差,而試樣5表面則最為平整光滑、致密,說明試樣5的鈍化效果較好。各試樣的EDS分析結(jié)果見表6,可見,所有試樣的表面皆不存在F元素,說明鈍化膜上不含F(xiàn),試樣表面主要含O、Fe、Zn、Mo 4種元素。試驗鈍化使用的鍍鋅層厚度約為11μm,鈍化膜厚度為0.2~0.6μm,而EDS信號是來自試樣表面起約1μm深度材料的,故EDS信號大多來自轉(zhuǎn)化膜下面的鋅層,在EDS分析結(jié)果中Zn約占90%。通過EDS表面元素分析可知,試樣4表面Zn元素含量比試樣5的高出2.49%,結(jié)合前面試驗結(jié)果分析得出:F-作為活性劑促進Zn2+的形成,進一步使得Zn2+與鉬酸鹽作用形成膜,但并沒有直接參與膜的形成;另外,所有試樣中除Zn元素和O元素外,試樣3,5上的Mo元素含量遠高于試樣1,2,4的,說明形成金色鈍化膜中的主要元素為Mo元素。綜合分析認為金色鈍化膜的成分應(yīng)該為含鉬化合物和含鐵化合物。2.4 成膜過程
結(jié)合前面的分析測試,推測出鈍化膜形成過程(見圖4):(1)鋅層與溶液接觸會有少量的鋅及鐵溶解到溶液中,并向溶液中擴散,溶液中Mo O42-向鍍層方向擴散。(2)在反應(yīng)界面主要存在Fe3+、Zn2+、Mo O42-、F-、NO3-等離子,這些離子在反應(yīng)界面相互吸引。(3) Zn2+與Mo O42-相遇并結(jié)合形成Zn Mo O4,部分Zn2+會發(fā)生水解形成Zn (OH)2,Mo O42-與溶液中的水反應(yīng)形成H2Mo O4·H2O,Fe3+與溶液中的水作用形成Fe(OH)3膠體,同時溶液中的F-向鍍層遷移并吸附與H+作用使得Zn活化成Zn2+。隨著反應(yīng)時間的推移,在鍍層表面逐漸匯集、吸附,其中Zn(OH)2構(gòu)成了鈍化膜的骨架,Zn Mo O4、H2Mo O4·H2O、Fe (OH)3填充在骨架的空隙處。(4)上述過程的連續(xù)進行,在反應(yīng)界面處溶液相關(guān)物質(zhì)減少從而形成濃度差,濃度差的存在使溶液中的離子在反應(yīng)界面處富集,繼續(xù)發(fā)生反應(yīng)。隨著反應(yīng)的不斷進行,鍍層表面的不溶物逐漸積累,在鋅層形成一層不溶性保護層,直到保護層達到一定厚度,形成的黃色不溶物不再沉積,最終形成穩(wěn)定的鈍化膜。具體反應(yīng)方程式如下:在成膜過程中,F(xiàn)-并沒有直接參與鈍化膜物質(zhì)的形成,但是缺乏其中任一種離子,都會對成膜過程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F(xiàn)-直接影響膜的形成,試樣5與試樣4作對比可得出此結(jié)論,其中F-在鈍化膜形成前期起到活化鍍層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鍍鋅鋼板鉬酸鹽鈍化膜防腐蝕性能研究[J]. 田豐,趙婧,邱龍時,潘曉龍. 世界有色金屬. 2019(15)
[2]電鍍鋅板鉬酸鹽體系鈍化膜的制備和腐蝕性能研究[J]. 李敏,范欣,李萍,王彬. 熱加工工藝. 2017(18)
[3]具有改進耐腐蝕性能的新鋯合金制備和驗證[J]. 曾奇鋒,陳磊,盧俊強,劉家正. 動力工程學(xué)報. 2016(04)
[4]鍍鋅層無機物與有機物復(fù)合無鉻鈍化研究進展[J]. 王雷,劉常升,安成強. 電鍍與精飾. 2011(03)
[5]鍍鋅層鉬酸鹽轉(zhuǎn)化膜在NaCl溶液中的腐蝕行為[J]. 劉艷榮,周婉秋,武士威,施耀萍. 電鍍與精飾. 2010(12)
[6]鋅表面混合稀土轉(zhuǎn)化膜的阻抗研究[J]. 張英杰,鄭帥,章江洪. 材料保護. 2010(05)
[7]鍍鋅層鉬酸鹽鈍化工藝研究[J]. 牟世輝. 電鍍與精飾. 2009(04)
[8]鍍鋅層硅酸鹽鈍化工藝研究[J]. 李廣超. 電鍍與精飾. 2007(02)
[9]鍍鋅層無鉻鈦鹽的藍色鈍化[J]. 朱立群,楊飛,黃慧潔,丁楠. 江蘇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07(02)
[10]不同添加劑對鍍鋅層鉬酸鹽鈍化膜腐蝕電化學(xué)性能的影響[J]. 郝建軍,安成強,劉常升. 材料保護. 2006(10)
本文編號:3217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32171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