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鋼和鋁合金的焊接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1:20
本文關(guān)鍵詞:高強鋼和鋁合金的焊接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環(huán)境問題引發(fā)了各類學者和工業(yè)技術(shù)人員汽車輕量化技術(shù)的研究熱潮。采用較薄的高強度鋼和鋁合金的復合結(jié)構(gòu)件替代傳統(tǒng)鋼鐵結(jié)構(gòu)能有效地減輕汽車重量。高強度鋼和鋁合金的機械連接、粘接等連接技術(shù)在強度和性能方面無法滿足工業(yè)需求,因此,二者之間的焊接必然成為其連接的主要途徑。然而,由于鋼和鋁的性質(zhì)差異較大,使得他們之間的焊接很困難,而且很容易產(chǎn)生脆性鐵鋁相,嚴重影響接頭的強度。 本文以車身用沖壓高強度鋼板Q295和6061鋁合金板為研究對象,對高強度鋼的表面處理工藝進行了研究,旨在獲得一個良好的過渡層,從而在焊接過程作為一個屏障。本課題的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研究了高強鋼表面的活化處理工藝。結(jié)果表明,活化能夠改變鋼表面的狀態(tài),而且不同的活化液濃度和活化處理時間對活化效果都有影響;第二個階段研究了高強鋼的活化熱浸滲鋁工藝。研究表明,不同的活化時間和滲鋁時間對滲鋁層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在活化處理14s,滲鋁80s時,可以得到最佳的滲鋁層。最后,對滲鋁高強鋼和鋁合金進行焊接正交試驗。試驗結(jié)果證明,活化時間和滲鋁時間對接頭強度的影響更顯著,最優(yōu)的組合為:活化14s、滲鋁80s處理,焊接峰值電流80A,焊接速度0.8m/min,此時,,接頭的抗拉剪強度可達到136.4N/mm。通過對接頭的金相分析、斷口分析,證明異種金屬鋼和鋁已經(jīng)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結(jié)合,通過SEM、XRD等相關(guān)的檢測分析,可初步分析這種接頭強度較高的原因在于接頭中生成了新的物相Al65Cu20Fe15和Al3Ni,從而抑制了鐵鋁之間脆性的金屬間化合物的產(chǎn)生。
【關(guān)鍵詞】:高強鋼 鋁合金 活化 熱浸滲鋁 焊接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G457.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綜述8-21
- 1.1 引言8-11
- 1.2 課題意義11
- 1.3 金屬表面活化11-12
- 1.4 鋼件的熱浸滲鋁12-14
- 1.5 高強鋼和鋁合金的焊接14-19
- 1.6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19-21
- 1.6.1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20
- 1.6.2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20-21
- 第2章 試驗材料、設備及工藝21-24
- 2.1 試驗材料21
- 2.2 試驗設備21-22
- 2.3 工藝流程22-23
- 2.4 檢測方法23-24
- 第3章 高強鋼表面活化處理24-28
- 3.1 活化液成分的選擇24
- 3.2 活化試驗工藝方案24
- 3.3 活化試驗過程24-25
- 3.4 活化試驗結(jié)果分析25-26
- 3.5 活化機理分析26-27
- 3.6 本章結(jié)論27-28
- 第4章 高強鋼的活化熱浸滲鋁28-38
- 4.1 滲鋁液合金成分的選擇28
- 4.2 活化滲鋁工藝方案28-29
- 4.3 活化滲鋁試驗過程29-30
- 4.4 活化滲鋁結(jié)果及分析30-37
- 4.4.1 宏觀形貌30-31
- 4.4.2 顯微組織31-33
- 4.4.3 顯微硬度33-35
- 4.4.4 界面元素分析35-37
- 4.5 活化對滲鋁的影響分析37
- 4.6 本章結(jié)論37-38
- 第5章 滲鋁高強鋼和鋁合金的焊接38-51
- 5.1 滲鋁高強鋼和鋁合金的焊接性分析38-39
- 5.2 焊接注意事項39-40
- 5.3 焊接正交試驗設計40-41
- 5.4 焊接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41-50
- 5.4.1 焊接接頭抗拉剪強度測試41-42
- 5.4.2 焊接接頭顯微組織42-43
- 5.4.3 焊接界面顯微硬度43-45
- 5.4.4 焊接接頭斷口分析45-46
- 5.4.5 焊接接頭元素分析46-48
- 5.4.6 焊接接頭物相檢測分析48-50
- 5.5 本章結(jié)論50-51
- 第6章 結(jié)論51-52
- 致謝52-53
- 參考文獻53-58
- 附錄 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8-59
- 附錄 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楚奇;電動汽車輕量化技術(shù)研究[J];北京汽車;2004年01期
2 王杰敏,文九巴,張偉,龍永強,李全安;熱浸鍍滲鋁技術(shù)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表面技術(shù);2004年05期
3 楊陽;石巖;;鋁和鋼異種金屬焊接發(fā)展現(xiàn)狀[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李桂華;熊飛;龍江啟;;車身材料輕量化及其新技術(shù)的應用[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09年02期
5 邱然鋒;石紅信;張柯柯;朱錦洪;李建軍;;汽車車身用鋁合金與鋼的異種材料電阻點焊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J];電焊機;2010年05期
6 蔣玉秀;王麗君;;汽車工業(yè)中的鋁合金及其焊接技術(shù)[J];電焊機;2012年04期
7 吳笛;劉炳;易大偉;;熱浸鍍鋁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電鍍與精飾;2008年02期
8 林小芹,賀躍輝,江W
本文編號:316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3161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