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鋼高溫快速膏劑滲碳工藝及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18 11:55
中碳鋼由于表面含碳量既定,限制了表面硬度提升的空間,在面對一些需要相當高硬度及耐磨的工作場合時,無法得以使用而凸顯出其優(yōu)良的綜合力學性能,而鋼的硬度與鋼中碳含量息息相關,因此通過表面滲碳處理工藝提高鋼表面的含碳量來提高鋼的表面硬度是一種相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通常的滲碳處理工藝往往針對的是表面含碳量較低的低碳鋼或者低碳合金鋼,因此針對中碳鋼工件的滲碳處理工藝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找出一種更加完整高效的適合于中碳鋼表面硬化的滲碳處理工藝。本文提出利用高溫置換滲碳時間的觀念,即通過高溫來縮短滲碳時間,同時為防止?jié)B碳時間過長而導致滲碳件內部晶粒的粗化,以及達到局部滲碳的目的,本文在選用膏劑滲碳工藝的基礎上,通過重新選材、配制新的滲碳膏劑來提高滲碳氣氛的活性,結合配制具有一定強度及相當高致密性的滲碳保護膏劑涂覆于滲碳膏劑表面,形成致密而狹小的密閉滲碳空間,從而達到提高滲碳速度、縮短滲碳時間,以及防止晶粒粗化的目的。本文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膏劑滲碳劑基礎上,選用更加細小(粒度100目)的碳粉作為活性碳的提供主體,同時選用具有相當高熱穩(wěn)定性的Na2CO3粉末作為催滲劑,以及選用常被用作抗結劑的CaC03粉末作為滲碳膏劑抗燒結劑,實驗證明:當Na2CO3粉末在滲碳劑中的百分比重提高到接近50%時,滲碳2h得到接近1mm的滲碳層,證明該成分配比的滲碳膏劑在高溫下表現(xiàn)出相當高的活性,利用EMPA對碳含量的測定發(fā)現(xiàn),滲碳層含碳量達到共析層的0.77%,證明該滲碳膏劑能夠達到中碳鋼高溫快速滲碳的使用要求。同時選用具有良好粘性及固化后具有相當高強度的Na2SiO3·9H2O作為主要成分,并且添加粒度小于100目的A1203粉末制成滲碳保護膏劑,進行一系列涂覆、烘干工藝后,與某品牌無機膠作為保護膏劑進行對比實驗,通過對得到的滲碳層深度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自制的滲碳保護膏劑與無機膠使用后獲得的滲碳層深度相近,保護效果相似,但在使用工藝上較為復雜,說明該自制保護膏劑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在滲碳層深度的測量方法中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利用EPMA對滲碳層進行測量,將其與傳統(tǒng)的金相法測厚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EMPA測厚能夠直觀表示碳含量且具有更高的精確性;通過設計不同滲碳溫度對應的不同滲碳時間的滲碳實驗,根據(jù)動力學相關知識,將所獲得的滲碳層深度1與滲碳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進行線性擬合,繪制出了中碳鋼高溫膏劑滲碳的動力學曲線,依賴于該曲線可以有目的地對滲碳溫度、滲碳時間工藝參數(shù)進行設計。最后,對滲碳面進行洛氏硬度的測量,將其與未滲碳工件的淬火洛氏硬度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硬度值比基體硬度值高出兩倍之多,表面硬化效果良好。
【學位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TG156.81
本文編號:2821613
【學位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TG156.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斌;朱洪武;楊忠;周樂育;劉雅政;;滲碳溫度對22Si2MnCrNi2MoA鋼滲碳層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3年07期
2 高傳德;楊帆;鄭炎軍;林信智;;感應淬火用鋼及其淬火硬度和淬硬層設計[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2年05期
3 劉菊東;王貴成;陳康敏;賈志宏;;中碳鋼緩進干磨表面硬化層特征[J];金屬熱處理;2005年12期
4 陳飛,周海,張躍飛,唐賓,潘俊德;鈦合金表面加弧輝光離子無氫滲碳層的摩擦磨損性能研究[J];摩擦學學報;2005年02期
5 李華玲,王茂才,王東生,金人;鐵基高溫合金表面微弧火花滲碳[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4年06期
6 劉菊東,王貴成;基于磨削加工的表面形變淬火工藝——磨削淬硬[J];工具技術;2004年07期
7 高迎慧;彭詠龍;;感應加熱電源的負載匹配方案[J];電源技術應用;2004年07期
8 楊慶祥,趙言輝,許志強,姚枚,高玉魁,王仁智;滲碳及滲碳噴丸齒輪輪齒彎曲疲勞極限的定量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04年07期
9 劉菊東,王貴成;磨削淬硬工藝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3年11期
10 姜訓勇,高學平,宋德瑛;普通滲碳劑與新型高聚物滲碳劑進行NiTi合金固體滲碳的對比[J];金屬學報;2003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白平;超高頻感應加熱電源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21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8216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