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超聲振動加工的高效諧振能量傳輸與狀態(tài)保證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663
【圖文】:
比較常見的有通用系列和線性系列。其中,通用系列中,有結構最緊湊的逡逑ULTRAS0NIC10,入門級的ULTRASONIC50和加工經濟的ULTRASONIC70。線性系列逡逑中,配備統(tǒng)一溫度管理的ULTRAS0NIC30占據重要的地位。如圖1.2、1.3、1.4、逡逑1.邋5所示。逡逑德瑪吉的ULTRASONIC系列機床主要應用于尺寸精度、輪廓精度和表面質量逡逑Ra〈邋0.邋1師要求高的領域,超聲加工高性能材料的光學/鐘表/醫(yī)療器械的逡逑復雜幾何形狀以及用于高精度模具制造。如圖1.邋6是ULTRASONIC系列機床超聲逡逑振動加工陶瓷材料的零件。逡逑瞻jQ|逡逑圖邋1.2邋DMG邋ULTRASONIC邋10邐圖邋1.3邋DMG邋ULTRASONIC50逡逑圖邋1.4邋DMG邋ULTRASONIC70邐圖邋1.5邋DMG邋ULTRASONIC30逡逑3逡逑
邐碩士學位論文逡逑幾種優(yōu)化型扭轉振動復合變幅桿的性能[48’491。常用的變幅桿如下圖1.8。逡逑■邋,逡逑.二…:一邋''晷|咖’逡逑■邋liU邋I逡逑圖1.8超聲變幅桿逡逑1.3超聲振動加工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趨勢逡逑超聲振動加工技術一般適用于硬脆材料的加工,例如復合陶瓷,碳化硅,淬逡逑火鋼等等,對于初性高的材料加工效果較差。國內目前在超聲振動加工的理論研逡逑宄方面進展很大,有高校己經做出單軸超聲振動加工的樣機,但是還沒有形成產逡逑業(yè)化生產,主要受制以下幾個因素。逡逑1.
碩士學位論文逡逑2超聲振動加工系統(tǒng)的能量傳遞分析技術逡逑論文的主體技術框架如圖2.1所示。逡逑:超聲振動加工;逡逑姞“析邐|?f]逡逑…_邐釀_I邐i邋I邋‘邋J:廠‘」:f邋’邋!邋II逡逑丨無負載邐有負載邐2lf2邋新型非接逡逑匹配網絡邋袼5裝置邐復合變邐基于工逡逑的仿真研邐黑S邋幅桿的換能器具桿的逡逑邐邋究邐仿真研允四端網的設計優(yōu)化分逡逑—; ̄邐—i邐!—;邐—邐——邐邋絡參數邐析技術逡逑換能邐變幅丨邐丨||逡逑綦的邐桿的;邐丨加工逡逑能量邐能量:邐丨=邐適用逡逑傳遞邐傳遞邐丨范圍逡逑分析邐分析丨邐:if逡逑…邐L邐_____逡逑圖2.1超聲振動加工技術的主體框架逡逑2.1超聲振動加工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和作用逡逑超聲振動加工系統(tǒng)由換能器,變幅桿和負載組成,超聲能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逡逑盡可能減少能量的損耗,使得工具端面擁有較高的位移速度或者位移振幅[5()],F逡逑在的換能器振子,無論是磁致伸縮式還是壓電陶瓷式,當處于諧振狀態(tài)時,換能逡逑器振子前端端面的振動速度或者位移振幅都很小。因此需要在換能器振子的前端逡逑面加一級變幅桿,當要求振幅很大時,加兩級變幅桿,直到滿足加工的需求。如逡逑圖2.2所示,是超聲振動加工系統(tǒng)示意圖。逡逑nn卜邋卜逡逑后匹配塊電極壓電陶瓷片前匹配塊邐變幅桿邐工具桿逡逑圖2.2超聲振動系統(tǒng)示意圖逡逑超聲振動加工系統(tǒng)實際上就是一個能量傳遞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換能器的作逡逑用就是將電能轉換成聲能,根據超聲振動系統(tǒng)的結構將能量傳輸到工具端的端面。逡逑從系統(tǒng)整個能量轉換角度可以看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加波;石文天;劉漢良;寧志鵬;;碳纖維復合材料超聲振動加工[J];宇航材料工藝;2014年01期
2 劉永;李淑娟;李言;孔令飛;萬波;;基于中心復合設計試驗的SiC單晶片超聲振動加工工藝參數優(yōu)化[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07期
3 趙升噸;李泳嶧;范淑琴;;超聲振動塑性加工技術的現狀分析[J];中國機械工程;2013年06期
4 郭f ;張保國;田欣利;王健全;李富強;毛亞濤;;氮化硅陶瓷柱塞套油孔的超聲振動加工[J];材料工程;2013年03期
5 張雄;焦鋒;;超聲加工技術的應用及其發(fā)展趨勢[J];工具技術;2012年01期
6 李春紅;李風;張永俊;梁校永;;超聲加工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J];電加工與模具;2008年05期
7 林書玉;桑永杰;田華;;徑向復合壓電陶瓷超聲換能器的徑向振動特性研究[J];聲學學報;2007年04期
8 馮冬菊;趙福令;徐占國;郭東明;;超聲波銑削加工材料去除率的理論模型[J];中國機械工程;2006年13期
9 武瑛,嚴陸光,徐善綱;新型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05期
10 武瑛,嚴陸光,黃常綱,徐善綱;新型無接觸電能傳輸系統(tǒng)的性能分析[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巖;軸向超聲振動輔助磨削加工機理與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2 侯榮國;超聲振動輔助磨料水射流脈動行為及其對加工機理影響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胡靜;徑向夾心式壓電超聲換能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喬國朝;氮化硅陶瓷超聲振動銑磨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田華;新型超聲換能器與輻射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楊民生;非接觸感應耦合電能傳輸與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7 周雯琪;感應耦合電能傳輸系統(tǒng)的特性與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武瑛;新型無接觸供電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杜波;非接觸電能傳輸系統(tǒng)的理論與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2 杜少婷;微細孔超聲振動加工系統(tǒng)關鍵技術及試驗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3 繆新磊;基于超聲輔助加工的超聲振動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及試驗[D];揚州大學;2012年
4 趙春陽;旋轉超聲輔助磨削加工的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孫軒;非接觸式手機充電平臺的設計[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00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80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