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和Mn元素及加工工藝對屏蔽用鐵基電磁材料性能影響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M271;TG156;TG335
【圖文】:
[25]。表 1.12 1%Al Fe 板與其他軟磁材料的直流磁性比較2 Comparison of d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 Al-Fe and other somaterials厚度/mmμmmH/mHcA/mB0.3/TB0.5/TB1/TB5/TB/15 83.57 12.7 1.32 1.42 1.50 1.59 1.15 12.06 60.5 0.03 0.11 0.96 1.58 1.0.6 95.51 6.4 1.08 1.14 1.18 1.34 e 由于晶粒大和雜質(zhì)低,矯頑力比 NK-J1 純鐵低 2/3 以上,,相當于地磁場下的磁感應強度 B5提高 10 倍以上。與坡較高和最大磁導率較低外,磁感應強度都較高,并且 1%良好,適合用作弱磁場屏蔽件。例如:為保證光電探測器度,必須屏蔽地磁,以防止地磁場的不利影響,過去通常鐵管的雙屏蔽法,如果用 1%Al-Fe 板只需單屏蔽就滿足6]。
圖 1.4 鐵單晶體三個方向的磁化曲線Fig. 1.4 Magnetization curves in threedirections of a single crystal of iron圖 1.5 3%Si-Fe 單晶體三個方向的磁化曲線Fig. 1.5 Magnetization curves of 3% Si-Fesingle crystal in three directions
圖 1.4 鐵單晶體三個方向的磁化曲線Fig. 1.4 Magnetization curves in threedirections of a single crystal of iron圖 1.5 3%Si-Fe 單晶體三個方向的磁化曲線Fig. 1.5 Magnetization curves of 3% Si-Fesingle crystal in three directions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新宇;;電磁純鐵圓鋼表面裂紋成因分析[J];山西冶金;2015年05期
2 苗曉;王新宇;胡志強;;磁屏蔽用高磁導率電磁純鐵研究與開發(fā)[J];電工材料;2015年05期
3 江學強;吉衛(wèi);曹海橋;周朝暉;郝愛國;;DT4鍛造開裂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鍛壓技術(shù);2015年06期
4 張維維;廖相巍;賈吉祥;于賦志;;工業(yè)純鐵及超純鐵的研發(fā)進展[J];鞍鋼技術(shù);2015年03期
5 吳逸汀;盛衛(wèi)星;韓玉兵;馬曉峰;張仁李;;金屬材料低頻磁場屏蔽效能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15年04期
6 李東俠;;導磁材料晶粒度與磁性關(guān)系的認識[J];機電元件;2015年02期
7 都有為;;磁性材料進展概覽[J];功能材料;2014年10期
8 馬書旺;楊劍;劉坤;李城鎖;毛昌輝;;低頻磁場屏蔽材料的復合結(jié)構(gòu)與屏蔽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3年02期
9 程立章;單春艷;熊運星;;用于磁屏蔽的電工純鐵零件磁性熱處理工藝研究[J];熱加工工藝;2012年22期
10 趙占奎;鄧娜;昝朝;王明罡;;高性能軟磁材料的研究進展[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何忠治;;用做磁屏蔽的新型軟磁合金“FERROPERM”[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鋒;電沉積鐵鎳合金制備及其電磁屏蔽性能研究[D];鋼鐵研究總院;2012年
2 王華;含Mn和P元素ULC-BH鋼的顯微分析和性能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睿;合金元素和軋制對鎂合金電磁屏蔽性能影響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白濤濤;提高1J85坡莫合金軟磁性能的工藝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3 張智鑫;無取向硅鋼的成分和軋制工藝對再結(jié)晶織構(gòu)和磁性能的影響[D];東北大學;2013年
4 馬整平;基于空間場部件屏蔽效能測試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王桂權(quán);基于Thermo-Calc多元多相合金微觀偏析及凝固路徑數(shù)值計算[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于鳳云;鐵素體區(qū)熱軋高強IF鋼微觀組織及織構(gòu)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袁巖興;低頻磁屏蔽材料的制備與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759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75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