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基復合發(fā)光涂層組織及其摩擦磨損性能
【圖文】:
究,如聲發(fā)射[11]、超聲振動[12]等技術.然而,這些監(jiān)測手段所采用的測試儀器不僅對外界環(huán)境要求高,而且存在難以實時操作等問題.將涂層制備成發(fā)光涂層,利用涂層發(fā)光性能對涂層磨損狀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測,是一種簡單可行的工程應用技術.長余輝發(fā)光材料作為新型無污染蓄光型發(fā)光材料已被廣泛應用于涂層領域[13-15],不僅能保留涂層特定功能性,而且能夠發(fā)揮涂層指示功能,而將該材料作為耐磨涂層的摻雜材料應用到磨損涂層的監(jiān)測,至今鮮有報道.為了更直觀更快速地對工件表面涂層的磨損情況進行監(jiān)測,文獻[16]采用真空熱壓燒結技術將耐磨蝕鋁青銅等合金粉末與發(fā)光材料復合,開發(fā)出了新型耐磨發(fā)光復合涂層,并對其組織及復合涂層發(fā)光性鐖4.8mm×12.7mm的321不銹鋼柱體,施加載荷為35N,摩擦轉速為80r/min,將磨損60min內試樣進行摩擦磨損即時摩擦系數數據讀取并統計分析,計算并取其平均值(均值法).采用0.1mg精度的電子天平稱量摩擦試驗前后試樣重量,得其磨損量(稱重法).采用JSM-5600LV型場發(fā)射掃描電鏡(SEM)觀察摩擦磨損試驗前后涂層表面形貌,用HBRVU-187.5型布洛維光學硬度計和HVS-1000型數顯顯微硬度計分別測定試樣宏觀硬度及顯微硬度,載荷為200g,其中每個測定試樣硬度值測5個點,并取其平均值.
流動和物質遷移,慢慢包圍住磷光顆粒,分別形成金屬銅、銅鋁網絡;燒結后期,金屬晶粒逐漸長大,,在熱壓作用下顆粒粘結增強性變好,金屬基質晶粒間微孔基本消失,表面組織致密,如圖2a、b所示.而因高鋁青銅合金粉與磷光粉末密度差異較大,燒結初期疏松粉體間大部分氣孔消失,在壓力作用下,高鋁青銅合金與磷光粉體顆粒重排、塑性變形、原子擴散而形成粘結面,粘結面持續(xù)擴大形成燒結頸.燒結頸在燒結后期受到磷光硬質顆粒阻礙而終止擴大,顆粒間孔隙逐漸形成隔離且閉合的孔隙,如圖2c所示,高鋁青銅基復合涂層中發(fā)光顆粒沿高鋁青銅相界相互包圍生長.圖4為不同金屬基復合涂層熒光顯微照片.真空熱壓作用后,SrAl2O4∶Eu2+,Dy3+顆粒和BaAl2O4∶Eu2+,Dy3+顆粒分別發(fā)出肉眼可見的黃綠光和藍色光,發(fā)光效果較好.·8· 蘭 州 理 工 大 學 學 報 第41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文生;徐爾東;楊效田;董洪峰;王大峰;王爽;;工藝參數對燒結法制備高鋁青銅涂層的影響[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2 吳時紅,陳穎,何雙起;超聲顯微檢測系統在涂層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宇航材料工藝;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智勇;劉穎韜;王小虎;張桐;李艷紅;霍雁;;紅外熱像檢測技術在吸波涂層缺陷研究中的應用[J];航空材料學報;2012年03期
2 何存富;楊玉娥;楊申;吳斌;;毫米波檢測熱障涂層缺陷的方法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20期
3 劉鵬瑞;肖圣榮;張桐;王智勇;;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功能涂層缺陷研究中的應用[J];航空維修與工程;2014年04期
4 徐兵;許金泉;;厚度對含界面缺陷涂層小波包相對能量特征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5 劉彬;董世運;徐濱士;何鵬;;超聲無損檢測在再制造涂層質量評價中的研究與應用[J];無損檢測;2010年03期
6 閆曉玲;董世運;徐濱士;;再制造零件質量超聲無損評價研究進展[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4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唐慶菊;SiC涂層缺陷的脈沖紅外熱波無損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徐兵;薄膜涂層材料界面缺陷檢測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2 張咪娜;真空熱壓燒結耐磨自敏涂層組織及其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忠禮;李德元;張楠楠;;電弧噴涂鋁青銅涂層的力學性能[J];表面技術;2006年02期
2 趙文軫;熱噴涂噴焊層的抗磨性研究[J];材料工程;1998年10期
3 王群,王文忠,張洪緒李規(guī)華;金屬陶瓷中顆粒的溶解──析出生長機制動力學[J];東北大學學報;1996年05期
4 路陽;李亞斐;楊效田;紀中慷;李文生;馬保榮;;高鋁銅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層的摩擦磨損性能[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5 張忠禮;李德元;張楠楠;肖旋;;電弧噴涂鋁青銅復合涂層的抗高溫氧化作用與機理[J];焊接學報;2006年04期
6 李文生;路陽;袁利華;王智平;金玉花;徐建林;;新型鋁青銅Cu-14Al-X的熱處理強化[J];金屬熱處理;2006年08期
7 陳戈林,劉隸放,龍勐,王愛寶;臺式多功能聲顯微鏡的研制[J];無損檢測;2000年12期
8 吳振一,陳戈林,張克潛;球面換能器匯聚系統V(z)曲線的射線理論[J];聲學學報;1988年06期
9 李文生,王智平,路陽,徐建林,楊德壽;高強銅基合金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現狀[J];有色金屬;2002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蔣濤;氣門錐面等離子噴焊鈷基系列合金強化層的性能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王亞青;高鋁銅合金粉體材料制備及熔敷層組織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8年
3 張巧;銅合金粉體材料涂層腐蝕行為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蕾蕾;羅勇悅;淡宜;張立;張強;夏士美;張小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土復合發(fā)光材料的結構及耐水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年03期
2 農蘭平;蔣維;;鋱配合物-蒙脫土新型復合發(fā)光材料的插層組裝、表征和發(fā)光性能[J];物理學報;2012年05期
3 劉杰鳳;蔣維;卓少鐘;蔡松;;銪配合物-蒙脫土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合成與表征[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4 李娜,徐曉偉,范慧俐,鄭延軍,信春雨,陳士博,李玉萍;一種Ga-P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和性質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05年03期
5 羅勇悅;彭蕾蕾;淡宜;楊明嬌;鄒江鵬;張立;趙昆;;PMMA/硅鋁包覆鋁酸鍶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和發(fā)光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7年03期
6 黃敏;王志輝;蔡潔;;復合發(fā)光材料[Eu(phen)_2(NO_3~-)]~(2+)-MT的插層組裝研究[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8年05期
7 連曉雪;劉秀琳;李釅;郭英;;利用超聲法制備γ-Al_2O_3/7-羥基香豆素納米復合發(fā)光材料[J];化學世界;2011年11期
8 馮蒙麗;宋春榮;黃紅軍;蔡玉平;劉進;胡建偉;;步兵輕武器夜瞄復合發(fā)光材料耐溫和耐酸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3年01期
9 馮蒙麗;宋春榮;蔡玉平;黃紅軍;劉進;胡建偉;;步兵輕武器夜瞄復合發(fā)光材料發(fā)光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5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愪里;高玉梁;陳春來;高麗君;方少明;;鍵合型銪-聚氨酯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A];河南省化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袁慶華;曹淵;徐彥芹;李創(chuàng)舉;魏紅娟;王曉;劉柏林;;MCM-41負載稀土銪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發(fā)光性質的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祝翠梅;魏長平;彭春佳;許潔;孫小飛;;MCM-41與8-羥基喹啉鋁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1)[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納米復合發(fā)光材料器件研制成功[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維;稀土有機配合物—蒙脫土超分子復合發(fā)光材料的插層組裝、表征和性質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彭蕾蕾;聚合物/稀土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袁慶華;介孔復合發(fā)光材料制備及影響發(fā)光強度的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陳曦;原位組裝稀土/聚合物復合發(fā)光材料[D];同濟大學;2007年
4 李萍;Ln_2O_3(Ln=Gd、Y、La):Eu~(3+)@MCM-41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發(fā)光強度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5 段維寬;高濃度摻釹納米復合發(fā)光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689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68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