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人工時效條件對重力鑄造B356鋁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英文)

發(fā)布時間:2018-08-22 14:30
【摘要】:采用差示掃描熱量法(DSC)、硬度測試和拉伸試驗研究重力鑄造B356鋁合金的時效硬化行為。人工時效溫度分別為155、165和180°C,熱處理時間為40 min~32 h。DSC結果表明,樣品在低于室溫的條件下(約為-10°C)形成團簇。由于團簇形成影響主要強化相β′′的后續(xù)沉淀過程,因此可以推斷,固溶處理后不及時進行人工時效處理將對合金的力學性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同時證實,在人工時效過程中(分別在155°C時效16 h,165°C時效6 h和180°C時效4 h)當β′′相生成完全后,合金的硬度和拉伸強度達到最大。經(jīng)最高時效溫度處理的樣品其力學性能隨時效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這與共格β′′相向半共格β′相的轉(zhuǎn)變相關。最后計算得到與β′′相沉淀相關的活化能為57.2 k J/mol。
[Abstract]:The aging hardening behavior of gravity cast B356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hardness test and tensile test. The artificial aging temperatures were 155165 擄C and 180 擄C, respectively, and the heat treatment time was 40 min~32 h.DS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formed clusters at room temperature (-10 擄C).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clusters affects the subsequent precipitation process of the strengthening phase 尾',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if the artificial aging treatment is not carried out in time after the solution treatment. It was also confirmed that during artificial aging (aged at 155 擄C for 16 h, 165 擄C for 6 h and 180 擄C for 4 h), the hardnes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alloy reached the maximum after the formation of 尾 'phase was comple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treated with the highest aging temperature de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tim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transition of coherent 尾 'phase to semi coherent 尾' phase. Finally, the activation energy related to 尾 'precipitation is calculated to be 57.2 k / mol.
【作者單位】: Department
【基金】:funded by Regione Lombardia-MIUR (Research Program “2 MILLIMETRI” ID 30152773)
【分類號】:TG166.3;TG146.2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宏,趙剛,劉春明,劉延東,左良;6000系鋁合金組織性能的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材料;2004年06期

2 劉宏,劉春明,左良;幾種6000系汽車板鋁合金時效行為及性能的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2005年06期

3 劉文靜;鐘利萍;;6×××鋁合金熱處理工藝的研究概況[J];材料導報;2012年S1期

4 寧愛林;孫瑜;黃繼武;;不同時效工藝對6063鋁合金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機械工程材料;2013年03期

5 劉振興;張新明;唐建國;;6101鋁合金時效過程中析出相對電阻率的影響[J];功能材料;2014年02期

6 楊才福;劉翊之;柴鋒;蘇航;羅小兵;;高強度含銅鋼奧氏體連續(xù)冷卻轉(zhuǎn)變產(chǎn)物的強韌性[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7 Chong-yu Liu;Peng-fei Yu;Xiao-ying Wang;Ming-zhen Ma;Ri-ping Liu;;Preparation of high-strength Al-Mg-Si-Cu-Fe alloy via heat treatment and rol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14年07期

8 李赫亮;袁曉光;吳明富;黃宏軍;;變形及熱處理對含鋯的鋁鎂硅銅合金顯微組織的影響[J];機械工程材料;2014年10期

9 P.Nageswara rao;Dharmendra Singh;R.Jayaganthan;;Effect of Post Cryorolling Treatments on Micro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Ultrafine Grained Al-Mg-Si Alloy[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10期

10 賈志宏;丁立鵬;吳賽楠;王雪麗;劉慶;陳昌云;;汽車車身用6000系鋁合金板材微觀組織與熱處理工藝的研究進展[J];材料工程;201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平;董維國;路貴民;崔建忠;;變形速率對半固態(tài)A356合金變形性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塑性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王平;董維國;路貴民;崔建忠;;變形速率對半固態(tài)A356合金變形性的影響[A];第二屆半固態(tài)金屬加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任玉艷;胡皓;李英民;;金屬電子理論在鋁基復合材料研究中的應用[A];2014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文焱;電解加鈦Al-Mg-Si合金板材組織和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2 李沖;鋁合金中Mg_2Si相演變行為及析出長大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符師樺;合金中鋸齒形屈服現(xiàn)象的實驗和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4 劉自然;納米尺度金屬相結構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5 董鵬;6005A-T6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的組織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6 田暢;鑄造Al-Si-X系合金時效初期組織演變的計算與模擬[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李赫亮;AlMgSiCu合金軋制工藝及性能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8 李凱;Al-Mg-Si-Cu合金凝固與時效過程中微觀結構演變的定量表征[D];中南大學;2014年

9 王凱峰;時效硬化鋁合金板材預成形退火加工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濤;6082Al-Mg-Si合金氬弧焊焊接接頭力學性能與微觀組織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2 林莉;熱處理及微量元素對6156鋁合金組織性能影響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田健;分級淬火及Zr添加對Al-Mg-Si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董新平;電解加鈦汽車Al-Mg-Si板材的組織和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5 孫愛民;AlMgSi合金的合金化及熱處理工藝研究[D];江蘇大學;2008年

6 何國強;鋁硅鎂合金時效雙峰現(xiàn)象與鋁銅合金時效電化學表征[D];廣西大學;2008年

7 徐傳波;Al-Mg-Si-Cu基鋁合金板材的熱處理工藝及性能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8年

8 李書齊;6N01鋁合金型材及其焊接接頭疲勞性能預測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趙世航;6082-T6鋁合金雙絲MIG焊接頭組織和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孫媛;鋁合金時效初期溶質(zhì)原子分布演變的模擬分析[D];山東建筑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世平;人工時效制度對6063鋁合金型材質(zhì)量的影響[J];輕合金加工技術;1999年09期

2 王娺甲;鋼鐵零件和工具的人工時效[J];機床與工具;1955年17期

3 劉志義;周杰;劉延斌;李云濤;段水亮;柏松;鄧才智;;高溫短時人工時效對2524合金疲勞性能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4 李名杰;王松巖;;人工時效挽救軸承圈外徑磨小的廢品[J];金屬熱處理;1981年07期

5 劉振偉;朱超;;室溫停留對7475鋁合金人工時效動力學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0年02期

6 宋作舟;戴舸;;冷變形對Ly12硬鋁時效組織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1985年03期

7 姚福蒼,王業(yè)才,張潮海;活塞鑄態(tài)淬火工藝[J];金屬熱處理;1998年12期

8 玉祝堂;;關于T8狀態(tài)的說明[J];輕合金加工技術;1991年06期

9 惠伯翔;桂林;;鋁合金型材水封淬火新工藝研究[J];輕合金加工技術;1988年10期

10 項志量;2024合金短時間人工時效推遲呂德斯帶出現(xiàn)的研究[J];鋁加工;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蘇永要;鄶f[;包娟娟;冷永祥;孫鴻;黃楠;李樹勇;譚云;;氮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及人工時效對LC4鋁合金機械性能的影響[A];真空技術與表面工程——第九屆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李奮律;;7003-T5鋁合金擠壓型材淬火及人工時效工藝探討[A];全國第十四屆輕合金加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蘇永要;鄶f[;包娟娟;冷永祥;孫鴻;黃楠;李樹勇;譚云;;氮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及人工時效對LC4鋁合金機械性能的影響[A];第九屆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趙新奇;史明君;陳江華;;人工時效Al-5.54Cu-0.34Mg合金析出相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5 薄玉發(fā);柳建忠;吳錫新;;低應力灰鑄鐵的試驗研究[A];第九屆中國鑄造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廖儒福;6082鋁型材生產(chǎn)的熱處理工藝優(yōu)化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2 朱茜;鍛后熱處理對鎂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0年

3 吳一鳳;熱處理工藝對2026鋁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21973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1973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1d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