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放電現(xiàn)象及氧化膜特性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charge phenomena and film characteristics of AZ91D surface during micro-arc oxidation, a high-speed video camera was used to record the transient images of the surface discharge process in Na _ 2SiO _ 3-NaOH electrolyte system. The cross-sec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micro-arc oxide film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film wa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harge process of Wau AZ91D alloy changes periodically in the stable phase of micro-arc oxidation. The micro-arc oxide film of AZ91D alloy is composed of dense layer and loose layer, which is close to the substrate side and loose layer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lm. There are micropores and crack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rous layer, and 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the film is about 169 渭 m. The ceramic coat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MgO and Mg2SiO4 phases, and MgO phase is the main phase.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
【分類號】:TG17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黃平,徐可為,憨勇;鈦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特點及成膜分析[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3年04期
2 尚偉;陳白珍;石西昌;肖湘;;添加劑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9年02期
3 張璇;邵忠財;齊丹;;TiO_2粉體對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1年S2期
4 姜偉;王桂香;;鎂合金微弧氧化工藝的研究進展[J];電鍍與環(huán)保;2010年04期
5 郭鋒;劉瑞霞;李鵬飛;劉亮;;電解液中的稀土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1年02期
6 王淑艷;夏永平;劉莉;;電解質(zhì)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2年09期
7 王萍;李建平;楊忠;;硅酸鹽體系中Mg-Gd-Y系鎂合金微弧氧化配方優(yōu)化[J];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8 呂維玲;馬穎;陳體軍;徐衛(wèi)軍;楊健;郝遠;;氧化時間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膜微觀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9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慕偉意;李爭顯;杜繼紅;奚正平;;鎂合金的應用及其表面處理研究進展[J];表面技術;2011年02期
2 金凡亞,童洪輝,沈麗如,王珂,李炯,朱劍豪;鈦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微觀特性的分析[J];材料保護;2005年08期
3 蘆笙;吳良文;徐榮遠;陳靜;;正脈沖占空比對ZK60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影響[J];材料保護;2010年09期
4 賓遠紅;劉英;李衛(wèi);李培芬;;鎂合金微弧氧化膜溶膠-凝膠封孔工藝[J];材料保護;2012年03期
5 吳向清;謝發(fā)勤;;鈦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術的研究[J];材料導報;2005年06期
6 王蓉莉;李衛(wèi);;降低醫(yī)用鈦合金彈性模量的方法[J];材料導報;2010年05期
7 郭洪飛,安茂忠,徐莘,霍慧彬;電流密度對鎂合金微弧氧化過程及氧化陶瓷膜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5年10期
8 李兆峰;廖志謙;匡蒙生;蔣鵬;張建欣;;Ti-6Al-2Zr-1Mo-3Nb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結(jié)構(gòu)與性能[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1年01期
9 尚偉;陳白珍;石西昌;溫玉清;;鎂合金微弧氧化—溶膠凝膠復合膜層的耐蝕性[J];材料研究學報;2011年01期
10 朱永明;屠振密;李寧;胡會利;于元春;;鈦及鈦合金表面綠色化學處理新進展[J];電鍍與涂飾;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信世堡;;微弧氧化技術及其在鈦合金表面處理中的應用[A];高性能防腐蝕涂裝及表面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第16屆全國表面保護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蘇會東;張東;邵忠財;翟玉春;;稀土處理對微弧氧化二氧化鈦膜光催化性能的影響[A];中國稀土學會第一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李兆峰;楊瑞;胡光遠;張建超;;船用Ti-6A1-3Nb-2Zr合金的微弧氧化陶瓷膜[A];第十四屆全國鈦及鈦合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張新;張奎;王長順;;鎂合金微弧氧化技術研究現(xiàn)狀[A];第八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三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明;鎂合金微弧氧化微區(qū)電弧放電機理及電源特性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世敏;鈦表面微弧氧化層的制備及評價[D];天津大學;2011年
3 劉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工藝及成膜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王亞明;Ti6Al4V合金微弧氧化涂層的形成機制與摩擦學行為[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黃利軍;新型醫(yī)用高強低彈鈦合金研究[D];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6年
6 王云龍;鋼鐵表面等離子體液相電解沉積陶瓷膜及耐磨耐蝕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唐輝;AZ31鎂合金表面含羥基磷灰石涂層的制備及腐蝕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曲智坤;鎂鋰基合金腐蝕特性及其表面涂層制備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9 王曉波;低能耗鎂合金微弧氧化電解液設計及添加劑作用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郭惠霞;鎂合金微弧氧化膜電化學腐蝕行為及機理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濤;鈦合金微弧氧化耐磨陶瓷層制備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賓遠紅;鎂合金的微弧氧化與溶膠—凝膠復合涂層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賈雪梅;鎂合金表面溶膠—凝膠涂層的制備與耐蝕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4 賴曉明;鎂合金微弧氧化與有機鍍膜的復合表面改性及復合膜功能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偉;鎂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機理及超防腐膜的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培宇;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的制備及其耐蝕性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7 黃興林;鈦合金表面復合涂層制備及吸波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趙萱;純鈦表面基于微弧氧化技術的仿生陶瓷膜的制備、表征及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徐勝;微弧氧化法于鈦基金屬表面制備生物活性膜層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10 王志剛;純鈦表面多孔化及生物活化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顯明;羅承萍;劉江文;李文芳;;鎂合金微弧氧化膜層形成過程探討[J];中國表面工程;2006年05期
2 王淑艷;夏永平;陸正萍;彭贊瑜;胡芮;;電解液組分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膜層耐蝕性的影響[J];中國表面工程;2011年05期
3 查康;魏曉偉;;添加劑對鎂合金微弧氧化的影響[J];表面技術;2006年04期
4 席曉光;;微弧氧化技術述評[J];表面技術;2007年04期
5 王桂香;張密林;董國君;景曉燕;;鎂合金表面化學轉(zhuǎn)化膜的研究進展[J];材料保護;2008年01期
6 劉超鋒;谷書華;王力臻;;鎂合金微弧氧化專利進展[J];材料保護;2008年02期
7 鄧志威,薛文彬,汪新福,陳如意,來永春;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術[J];材料保護;1996年02期
8 趙玉峰;楊世彥;韓明武;;等離子體微弧氧化技術及其發(fā)展[J];材料導報;2006年06期
9 蘭偉;孫建春;周安若;邱會東;張丁非;;鎂合金表面處理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6年S1期
10 郭洪飛;安茂忠;霍慧彬;徐莘;;電解液組成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海濤;AM60B鎂合金微弧氧化工藝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永勝,趙志龍,劉一洋,劉林;鋁合金微弧氧化熱力學機理及影響因素的分析[J];電鍍與環(huán)保;2005年06期
2 李鶴岐;趙介勇;李春旭;劉紀周;陳克選;;大功率微弧氧化電源的研制——主電路的設計[J];電焊機;2005年11期
3 蔣百靈,徐勝,時惠英,李鈞明;電參數(shù)對鈦合金微弧氧化生物活性陶瓷層鈣磷成分的影響[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5年02期
4 胡敏;何湘寧;;微弧氧化用脈沖電源的研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5期
5 周世杰;萬李;;氮摻雜鈦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性能及機制分析[J];航空制造技術;2010年02期
6 王曉波;全風美;姜云波;李盛和;謝志強;;微弧氧化放電弧斑燃燒特性研究[J];金屬熱處理;2013年07期
7 李文芳;黃京浩;張永君;杜軍;;鎂合金微弧氧化過程中參數(shù)對成膜效果的影響和優(yōu)化[J];材料工程;2006年02期
8 蔣百靈;楊巍;蘇陽;;微弧氧化與磁控濺射的工程應用[J];金屬熱處理;2008年01期
9 陳小紅;曾敏;曹彪;;微弧氧化電源的研究現(xiàn)狀[J];新技術新工藝;2008年03期
10 顏君衡;孔令東;宋文啟;;內(nèi)燃機活塞頂部微弧氧化陶瓷處理技術及應用[J];內(nèi)燃機配件;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來永春;杜建成;施修齡;華m:;丁曉紀;;等離子體在微弧氧化中的作用[A];'2001全國荷電粒子源、粒子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憨勇;徐可為;;鈦合金微弧氧化(碳氮化)的生物醫(yī)用改性研究進展[A];第七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表面工程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3 王琳;任力;王迎軍;;微弧氧化純鈦金屬表面的細胞外基質(zhì)化修飾[A];2013廣東材料發(fā)展論壇——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新材料科技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宋希劍;;微弧氧化及其在高硅鑄鋁和高含銅硬鋁零部件的應用[A];第五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嚴川偉;杜克勤;段紅平;劉津義;王福會;;鎂合金的微弧氧化及腐蝕防護[A];2006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蔣百靈;楊巍;蘇陽;;微弧氧化與磁控濺射的工程應用[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7 朱e,
本文編號:2137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13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