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焊機器人與變位機協調焊接馬鞍型焊縫離線編程與仿真
本文選題:弧焊機器人 + 旋傾變位機; 參考:《太原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工業(yè)現代化水平的推進,發(fā)展以機器人為主的工業(yè)自動化制造技術已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本論文是針對由MOTOMAN-UP6型弧焊機器人與2R旋傾變位機構成的弧焊機器人單元作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對MOTOMAN-UP6型弧焊機器人的運動學問題進行研究,首先通過分析弧焊機器人結構特征,利用Solidworks軟件對UP6弧焊機器人實體進行三維建模,得到該弧焊機器人的裝配模型。然后利用修正后的Denavit-Hartenberg參數對弧焊機器人連桿結構進行分析與描述,搭建了弧焊機器人各連桿坐標系,并通過齊次變換矩陣描述各連桿坐標系之間運動關系構建UP6型弧焊機器人的運動學方程。最后通過實例給定關節(jié)角度對運動學方程與實體模型的末端位姿進行對比,驗證該運動學方程的正確性,在進行機器人運動學計算時,采用將UP6弧焊機器人正運動學求解過程編制為MATLAB的M文件函數straight.m,通過給定各軸軸角值,得到焊槍末端中心點相對于基坐標系的位姿矩陣。(2)針對馬鞍型相貫線焊縫這種典型的空間曲線焊縫進行了焊縫特征建模,采用均分圓弧角度的曲線離散方法,并通過幾何公式計算得到焊縫曲線各軌跡點切線軸方向以及其在該軌跡點的法平面與大、小圓管的交線在軌跡點的切線方向,從而構建各軌跡點特征坐標系。在定義焊縫成型姿態(tài)時采取了基于ZYX歐拉角的姿態(tài)描述方法,并將此作為影響焊接工藝質量的因素來考慮,作為規(guī)劃焊接工藝角度的依據。(3)推導基于焊縫成型角度的旋傾變位機逆運動學解,通過分析旋傾變位機的結構特點,構建變位機結構模型,從而推導出其運動學變換方程,最后根據焊縫成型角度的規(guī)劃要求,對變位機逆解公式進行了推導,得到旋傾變位機滿足船型焊的逆解公式。(4)自主開發(fā)基于MATLAB GUI人機界面設計平臺與Robotics Toolbox機器人工具箱的機器人與變位機協調焊接馬鞍型曲線焊縫離線編程軟件Robotic Face。從界面設計布置介紹了整個軟件板塊的設計思路,然后針對重點的變位機協調變位模塊、機器人協調跟蹤模塊、文件輸出模塊,以及環(huán)境單元布置模塊和焊接工藝設置模塊進行詳述,并提供了模塊代碼。(5)應用弧焊機器人協調離線編程軟件Robotic Face對弧焊機器人在固定臺穩(wěn)定焊接馬鞍型焊縫與弧焊機器人與變位機協調焊接馬鞍型焊縫分別進行計算編程,并將得到的各軸軸角值利用Solidworks Motion分別對兩個試驗過程進行運動仿真,并對其末端軌跡、各軸角位移、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做對比分析。在固定臺穩(wěn)定焊接馬鞍型焊縫得到的焊縫成型角度中俯仰角與回轉角都按弦曲線變化,焊縫成型角度不穩(wěn)定,將會影響焊縫成型質量以及焊縫成型外觀。弧焊機器人與變位機協調焊接馬鞍型焊縫得到的焊縫成型角度滿足了平焊(船型焊)的工藝要求,并進行現場協調焊接試驗驗證,得到了成型滿意的馬鞍型空間曲線焊縫。(6)最后進行了Motoman-UP6型弧焊機器人與2R旋傾變位機現場協調焊接馬鞍型空間曲線焊縫試驗,利用Robotic Face軟件得到八軸協調配合焊接馬鞍型焊縫的軸角值,通過對各個離散點對應八個關節(jié)軸的軸角插值定義,完成整個離線編程過程,焊接試驗過程滿足馬鞍型焊縫船型焊工藝位姿要求以及設定的焊槍工藝位姿角度,達到焊接生產實際需要。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kinematics of welding robot by analyz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rc welding robot , and then using the modified Denavit - Hartenberg parameter to describe the kinematics equation of the welding robot . ( 5 ) By using arc welding robot to coordinate the off - line programming software , welding saddle - shaped weld joint with welding robot and positioner is calculated and programmed by welding saddle - type weld and arc welding robot and positioner respectively .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409;TP2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津生;;修正弧焊機器人位置偏移的膚淺體會[J];焊接技術;1991年02期
2 王樹仁,閻培良;弧焊機器人在工業(yè)鍋爐部件焊接上的應用[J];機械工人(熱加工);1995年01期
3 陳炯;弧焊機器人應用與推廣[J];電焊機;2003年05期
4 劉雙偉,王克鴻;發(fā)展弧焊機器人自動焊技術的途徑[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4年02期
5 汪蘇,張東升,陳光輝,肖玉平;弧焊機器人自適應簡化數學模型[J];電焊機;2005年03期
6 姜海珍;李亮玉;范芳蕾;周鑫;;一種弧焊機器人網絡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7 王曉峰;陳煥明;;弧焊機器人焊接姿態(tài)與工藝參數聯合規(guī)劃[J];焊接技術;2008年06期
8 雷冬雪;;弧焊機器人系統(tǒng)引弧故障處理方法[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0年16期
9 倪寶;呂家友;;弧焊機器人在車架焊接上的應用[J];電焊機;2013年02期
10 王維新;;裝上眼睛的弧焊機器人[J];現代兵器;198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肖;;弧焊機器人在摩托車焊接生產中的應用[A];重慶汽車摩托車、焊接、涂裝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0年
2 劉南生;魏升;林浩亮;;爬行式弧焊機器人焊縫位置檢測中的抗雜光干擾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駱遠福;谷聲孔;;弧焊機器人在三萬輛汽車組焊線上應用技術研究[A];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一屆二次年會論文集[C];1991年
4 劉志峰;倪楠;黃海鴻;;弧焊機器人焊縫跟蹤系統(tǒng)的研究與發(fā)展[A];2004“安徽制造業(yè)發(fā)展”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陳炯;;便攜式關節(jié)型弧焊機器人的開發(fā)[A];第十一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2冊)[C];2005年
6 田勁松;吳林;戴明;;弧焊機器人系統(tǒng)的編程分析及其數學建模[A];第九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2冊)[C];1999年
7 李金泉;陳善本;吳林;;一種用于弧焊機器人視覺導引的圖像底層處理算法[A];第十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2冊)[C];2001年
8 鐘繼勇;許燕鈴;陳華斌;李來平;胡明華;陳善本;;五通連接器弧焊機器人焊接系統(tǒng)簡介[A];第十六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聶爾來;;AW-600弧焊機器人開發(fā)[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10 楊新剛;黃玉美;;一種弧焊機器人的結構設計和運動學分析[A];制造技術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劉志良;佳士科技將主攻六軸弧焊機器人[N];中國船舶報;2014年
2 ;智能弧焊機器人在南昌問世[N];今日信息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蔡廣宇;弧焊機器人運動位姿精度與焊縫圖像處理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馮勝強;基于UG的弧焊機器人離線編程與統(tǒng)計方法的焊接質量判定[D];天津大學;2010年
3 杜乃成;弧焊機器人金屬快速成形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4 劉永;弧焊機器人工作站智能化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志芳;裝載機鏟斗焊接模擬仿真與質量控制[D];長安大學;2015年
2 劉念;弧焊機器人焊縫跟蹤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現[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胥瀟;全位置弧焊機器人機構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葛宇晨;基于SolidWorks的弧焊機器人作業(yè)仿真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4年
5 何佳斌;弧焊機器人與變位機協調焊接馬鞍型焊縫離線編程與仿真[D];太原科技大學;2015年
6 閆志峰;管道弧焊機器人測控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6年
7 黃政艷;平面型弧焊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fā)[D];天津大學;2008年
8 楊海濤;基于WinCE的弧焊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徐稀文;基于有限元法的弧焊機器人結構分析[D];江南大學;2012年
10 孟羿辰;弧焊機器人多層焊的路徑規(guī)劃[D];南昌航空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76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87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