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41鎂合金黑色微弧氧化陶瓷層的顯色、摩擦學和腐蝕特性
本文選題:微弧氧化 + 鎂合金; 參考:《硅酸鹽學報》2015年07期
【摘要】:在含銅鹽添加劑的硅酸鈉系電解液中,采用微弧氧化(MAO)技術在AZ41鎂合金表面原位生長MAO黑色陶瓷層。對黑色MAO陶瓷層的組成、表面形貌、顏色特征、耐腐蝕性以及摩擦磨損性能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制備的深色MAO陶瓷層的灰度值為48,表觀顏色為黑色;深色膜層中含有Mg和Cu的氧化物,其中Cu的氧化物在黑色膜中起主要著色作用,并且MAO陶瓷層表面的大量微孔對光起到強烈的散射、吸收作用。黑色MAO陶瓷層的高阻抗和高硬度可有效提高AZ41鎂合金的耐蝕和耐磨損性能,在3.5%(質量分數(shù))Na Cl水溶液中的自腐蝕電位和自腐蝕電流密度分別比AZ41鎂合金高0.39 V和低4個數(shù)量級。與Si C球對磨時,黑色陶瓷層對磨副的摩擦因數(shù)為0.62,大于AZ41鎂合金的0.51,但磨損質量損失速率僅為AZ41鎂合金的12.5%。
[Abstract]:In the electrolyte of sodium silicate series containing copper salt additive , MAO black ceramic layer was grown in situ on AZ41 magnesium alloy surface by MAO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y value of the black MAO ceramic layer was 48 , the apparent color was black , and the high impedance and high hardness of the surface of MAO ceramic layer were more than 0.39 V and 4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AZ41 magnesium alloy . The friction factor of black ceramic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MAO ceramic layer was 0.62 , which was more than 0.51 of AZ41 magnesium alloy , but the wear mass loss rate was only 12.5 % of AZ41 magnesium alloy .
【作者單位】: 西安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腐蝕與防護四川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2013CL09) 陜西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0951)
【分類號】:TG17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博;謝發(fā)勤;吳向清;;鎂合金藍色微弧氧化膜的制備及其耐蝕性能[J];材料保護;2011年08期
2 陳顯明;羅承萍;劉江文;;鎂合金微弧氧化著色膜研究[J];材料導報;2009年S1期
3 李瑛,宋光鈴,林海潮,曹楚南;金屬鎂在腐蝕介質中界面結構特征與負差數(shù)效應關系研究[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1999年04期
4 張志華;潘復生;陳先華;劉娟;;鎂及其合金的電磁屏蔽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13年01期
5 倪娜;張津;賀宇婧;朱阮利;;硅烷處理對EW75M稀土鎂合金陰極電泳涂層性能的影響[J];表面技術;2014年02期
6 陳東初;吳建峰;葉樹林;;AZ91D鎂合金表面處理過程中的前處理工藝研究[J];輕合金加工技術;2010年09期
7 陳同環(huán);馬穎;馬躍洲;陳體軍;李元東;;鎂合金微弧氧化著色膜的制備工藝及其性能[J];熱加工工藝;2008年18期
8 雷向利,李荻,錢建剛,郭寶蘭;適合于壓鑄鎂合金著色的陽極氧化工藝研究[J];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2004年02期
9 王萍;劉道新;李建平;郭永春;楊忠;;Growth proc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on Mg-Zn-Gd magnesium alloy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0年11期
10 蔣百靈,張淑芬,吳國建,雷廷權;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顯微缺陷與相組成及其耐蝕性[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維青;潘復生;左汝林;;鎂合金腐蝕及防護研究新進展[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年02期
2 劉元剛,張巍,李久青,申磊;AZ91D鑄造鎂合金交流脈沖雙極微弧電沉積陶瓷膜[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張淑芬,張先鋒,蔣百靈;鎂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層形成及生長過程的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4年01期
4 蔣百靈,袁芳,袁森,時惠英,袁兵;鎂、鋁合金間的連接腐蝕行為及不同表面處理的保護效果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5年05期
5 翟彥博,錢翰城,張金彬,趙陽,鄭江,Samir H.Awad;AZ31B鎂合金微等離子體氧化陶瓷膜耐腐蝕性研究[J];表面技術;2005年02期
6 王天石;何R,
本文編號:1839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83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