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06鋁合金中厚板的拉深變形行為
本文選題:A鋁合金 + 中厚板; 參考:《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5年07期
【摘要】:由于彎曲效應,中厚板拉深時厚度方向存在明顯應力梯度,使其與薄板拉深變形有所不同。通過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研究中厚板拉深變形過程中不同階段板材厚度方向的徑向應力分布規(guī)律,揭示凹模圓角大小對中厚板拉深變形徑向應力的影響規(guī)律。對厚度4.5 mm的5A06鋁合金板材進行不同凹模圓角條件下內徑為450 mm筒形件拉深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中厚板拉深過程中最大徑向應力位于直壁區(qū)與凹模圓角過渡處;且隨凹模圓角的增大,最大徑向應力值逐漸減小;破裂缺陷發(fā)生在凹模圓角與直壁區(qū)過渡處,且隨凹模圓角增大,破裂延緩發(fā)生,極限拉深行程顯著提高,凹模相對圓角為12時的極限深度比相對圓角4.5時的提高了83%。
[Abstract]:Due to the bending effect, there is an obvious stress gradient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plate during drawing, which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the deep drawing deformation of the thin plate.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adial stress distribution law of plate thickness direc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late drawing deformation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 of die angle on radial stress of plate drawing was revealed. The deep drawing experiments of 450mm cylindrical parts with different die angl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5A06 aluminum alloy plate with a thickness of 4.5m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radial stress is located at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traight wall and the corner of the die during drawing, and the maximum radial stress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gle of the die, and the fracture defect occurs at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corner and the straight wall of the di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gle of the die, the rupture is delayed, and the limit drawing stroke is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limit depth of the die relative to the angle of 12:00 is 83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lative angle of 4.5.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金屬精密熱加工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IRT122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5114)
【分類號】:TG306;TG146.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徐永超;陳宇;苑世劍;;半球底筒形件充液拉深加載路徑優(yōu)化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2 徐永超;劉欣;劉曉晶;苑世劍;;Deformation and defects in hydroforming of 5A06 aluminum alloy dome with controllable radial pressur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年06期
3 劉欣;徐永超;苑世劍;;鋁合金異型曲面件液壓成形過程(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S2期
4 于忠奇,趙亦希,林忠欽;汽車用鋁合金板拉深性能評估參數(shù)[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4年10期
5 王會廷;高霖;沈曉輝;陳明和;;鋁合金2A12-O的動態(tài)充液拉深[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0年05期
6 苑世劍;何祝斌;劉鋼;王小松;韓聰;;內高壓成形理論與技術的新進展[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1年10期
7 趙長財;曹秒艷;肖宏;董國疆;郝海濱;;鎂合金板材的固體顆粒介質拉深工藝參數(shù)[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學峰;張輝;陳振華;;鋁合金板成形性及成形工藝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5年12期
2 劉曉晶;徐永超;苑世劍;;平底筒形件主動徑向加壓充液拉深的數(shù)值模擬[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8年06期
3 林俊峰;李峰;韓杰才;馮書樂;苑世劍;;管件液壓成形中加載路徑的確定方法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9年06期
4 陳水先;張輝;曾新祥;鄧學峰;;FVS0812鋁合金半球形件拉深成形的有限元分析[J];鍛壓技術;2008年02期
5 王會廷;彭飛;邰阿媛;章靜;閆軍;;斜凸緣錐形件充液拉深中預脹作用研究[J];鍛壓技術;2012年03期
6 張偉瑋;韓聰;苑世劍;曹偉;丁勇;趙福全;;加載路徑對扭力梁內高壓成形壁厚分布和精度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2年04期
7 王克環(huán);高貴麟;董哲;劉鋼;;預拉深對氣脹鈦合金筒形件壁厚均勻性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2年04期
8 齊延兵;林俊峰;蘇海波;陳新平;劉鋼;;沖頭形狀對液壓沖孔塌陷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3年01期
9 王勇;韓聰;苑世劍;臧超;;補料量對管材充液剪切彎曲成形精度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3年02期
10 張文達;劉鋼;魏文庭;;內壓對鎂合金差溫內壓成形起皺行為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宜松;陳吉清;李宇彤;裘芝敏;;車身輕量化材料的應用及其成形性能研究進展[A];2009年廣東先進制造技術(佛山)活動周文集[C];2009年
2 黃宜松;陳吉清;李宇彤;裘芝敏;;車身輕量化材料的應用及其成形性能研究進展[A];2009海峽兩岸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松楠;5754鋁鎂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備及其理化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峻;汽車覆蓋件成形過程數(shù)值模擬與優(yōu)化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易國鋒;汽車覆蓋件沖壓成形精細化仿真與優(yōu)化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蔣濟雄;口腔正畸弓絲成形規(guī)劃及彎制機器人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5 譚越;沖焊型液力變矩器沖壓成形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6 張慶芳;板料多點成形回彈補償方法及其數(shù)值模擬與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7 林鵬;Ti-22Al-25Nb合金板材高溫變形行為與成形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王凱峰;時效硬化鋁合金板材預成形退火加工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9 杜冰;固體顆粒介質管材窄環(huán)帶脹縮成形工藝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10 李貴;面向產品設計的回彈模擬與幾何補償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楓;深沖鋁合金板熱成形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2 曹園園;6181/6016H18高強鋁合金同步冷卻熱成形工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3 劉勝京;5A06鋁合金錐形件充液拉深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鄧學峰;耐熱鋁合金(FVS0812)半球形件溫成形的有限元分析[D];湖南大學;2006年
5 黃電源;汽車用5182鋁合金溫變形行為及其拉深成形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彭水樣;中強度Al-Mg合金板的拉延成形規(guī)律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7 彭本棟;汽車鋁板、拼焊鍍鋅板成形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8年
8 溫華典;空調聯(lián)箱多支管順序液壓成形過程的模擬分析[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潘海彥;變徑管液壓成形工藝設計與模具優(yōu)化[D];太原科技大學;2012年
10 常勇;微鋼珠軟凹模成形技術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宇,徐永超,康達昌;基于YX28-400/650C雙動液壓機的板材液壓成形裝備的研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4年04期
2 苑文婧;王小松;苑世劍;;變徑管內高壓成形的厚度分界圓[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8年02期
3 ;Investigation of SUS304 Stainless Steel with Warm Hydro-mechanical Deep Drawing[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4年01期
4 王強;;AP&T公司的充液拉深技術[J];鍛壓技術;1994年06期
5 李春峰;孫紅軍;于連仲;;評定拉伸性能的新參數(shù)[J];鍛壓機械;1988年04期
6 關紹康,姚波,王迎新;汽車鋁合金車身板材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機械工程材料;2001年05期
7 徐永超,康達昌;18-8型不銹鋼微溫充液拉深工藝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10期
8 徐永超;陳宇;苑世劍;;半球底筒形件充液拉深加載路徑優(yōu)化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9 安立輝;劉欣;陳寶國;徐俊瑞;徐永超;苑世劍;;預脹對2A12鋁合金復雜曲面零件充液拉深成形的影響[J];航天制造技術;2009年05期
10 何祝斌;苑世劍;查微微;梁迎春;;管材環(huán)狀試樣拉伸變形的受力和變形分析[J];金屬學報;200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凱;超薄鋁材拉深加工的特點分析[J];有色金屬工業(yè);2002年02期
2 趙升噸 ,王驥 ,崔曉勇 ,楊玉海 ,于德弘;弧焊環(huán)拉深劃傷機理及其防止技術的研究[J];鍛壓技術;2003年05期
3 鄂大辛,水野高爾;非回轉對稱拉深中材料流動變形規(guī)律的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4 魏斯亮;旋轉體拉深件切邊專機的改進[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3年06期
5 趙升噸 ,楊玉海 ,王驥;筒形件新型充液拉深的數(shù)值模擬及工藝機理分析[J];塑性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6 李良福;拉深零件用裝置[J];模具技術;2004年03期
7 曹玉寶,王宏;不銹鋼零件的拉深對策[J];山東機械;2005年02期
8 張慧絨;;一次拉深成形的異形拉深件的下料[J];機械工人;2006年02期
9 王雪芳;;基于對向液壓拉深的高精度拉深件的應用研究[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6年02期
10 鄧明;李慶;;不銹鋼板成形分析及防止拉深缺陷的對策[J];鍛壓技術;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富鈞;;直壁高方盒件多次拉深分析及優(yōu)化工藝參數(shù)的推導[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2 王志恒;王寧;王鵬程;張晶;秦愛鮮;;盒形零件拉深軟件程序設計[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3 王新云;歐陽坤;夏巨諶;胡國安;;沖鍛成形過程強力拉深增厚工藝的有限元分析[A];第3屆全國精密鍛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曉可;;沖壓拉深成型模具對家用汽油發(fā)電機油箱質量的影響[A];2007年汽車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周朝輝;曹海橋;吉衛(wèi);;厚壁圓筒件溫差拉深及有限元模擬[A];第八屆全國塑性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朱霆;范和新;;復雜拉深件控制成形的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應用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燃氣供熱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周朝輝;曹海橋;吉衛(wèi);;厚壁圓筒件溫差拉深及有限元模擬[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承儀新;;圓筒形拉深毛坯直徑的圖標法[A];塑性加工技術文集[C];1992年
9 劉建華;楊合;李玉強;;不同道次下拉深旋壓成形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欒貽國;李云江;孫勝;;筒形拉深件CAD系統(tǒng)的軟件工程分析[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李琴;我國開建世界最大雙動充液拉深液壓機[N];中國船舶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嵩;錐形件智能化拉深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D];燕山大學;2008年
2 王會廷;液體內向流動板材液壓成形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鄭重;基于數(shù)值模擬的模具設計與等離子熔積過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戴護民;金屬板材拉深孔成形技術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慧;基于極限拉深原理的高速智能液壓拉深機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2年
2 楊安;拉深坯料的體積法計算與數(shù)值模擬[D];南昌大學;2007年
3 樊福霞;復雜形狀零件多道次拉深過渡形狀確定方法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4 郭國誼;纖維方向沿厚向分布的金屬板拉深性能初步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5 柳建安;薄壁不銹鋼產品極限拉深的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3年
6 劉勝京;5A06鋁合金錐形件充液拉深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葉衛(wèi)東;筒形件可控徑向加壓充液拉深數(shù)值模擬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孫雪嬌;三棱盒拉深初步研究[D];南昌大學;2013年
9 施于慶;基于展開尺寸計算的拉深工藝分析與模具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10 徐勁琳;板料一次拉深極限高度預測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799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79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