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典型第三代汽車用先進高強度鋼技術(shù)淺析
本文選題:第三代先進高強度鋼 切入點:強塑積 出處:《金屬熱處理》2015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第一代先進高強度鋼塑性低與第二代先進高強度鋼成本高、工藝性較差,國內(nèi)外對第三代先進高強度鋼開展了大量研究。通過對相關(guān)報道分析,第三代先進高強度鋼是以高強度BCC結(jié)構(gòu)為基體,在基體上有一定量的較高穩(wěn)定性FCC結(jié)構(gòu)的復合組織。對第三代先進高強度鋼如δ-TRIP鋼、DSHT工藝、納米貝氏體鋼、中錳TRIP鋼、QP鋼、HS-QP鋼進行了介紹及展望。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ow plastic plasticity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with high cost and poor process, the third generation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hird generation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is a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high strength BCC structure as matrix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high stability FCC structure on the substrate. For the third generation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such as 未 -trip steel, nanometer bainite steel, Medium manganese TRIP steel QP steel and HS-QP steel are introduced and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汽車板推進處;安徽工業(yè)大學工程研究院;
【基金】:安徽省科技攻關(guān)計劃(1301022047)
【分類號】:TG142;U465.1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董瀚;曹文全;時捷;王存宇;王毛球;翁宇慶;;第3代汽車鋼的組織與性能調(diào)控技術(shù)[J];鋼鐵;2011年06期
2 徐祖耀;;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藝淺介[J];金屬熱處理;2009年06期
3 徐祖耀;;鋼熱處理的新工藝[J];熱處理;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立善;余偉;張燁銘;盧小節(jié);;調(diào)質(zhì)低碳貝氏體鋼的組織和性能[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2 郝世英;高惠臨;閆凱鵑;張驍勇;吉玲康;李為衛(wèi);;一種大變形管線鋼的組織-性能分析[J];材料工程;2012年03期
3 江海濤;唐荻;米振莉;莊寶潼;;配分工藝對低碳Q&P鋼中殘余奧氏體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1年01期
4 梁益龍;楊剛;王興安;楊小弟;;淬火-等溫-回火(Q-I-T)對60Si2CrVA彈簧鋼顯微組織的影響[J];鋼鐵;2010年11期
5 董瀚;曹文全;時捷;王存宇;王毛球;翁宇慶;;第3代汽車鋼的組織與性能調(diào)控技術(shù)[J];鋼鐵;2011年06期
6 張曉剛;;近年來低合金高強度鋼的進展[J];鋼鐵;2011年11期
7 王立軍;蔡慶伍;余偉;武會賓;;鋼的碳分配熱處理工藝與熱力學研究現(xiàn)狀[J];機械工程材料;2010年10期
8 徐文歡;孫榮民;王存宇;周榮;時捷;曹文全;;冷軋中錳鋼的成形性能[J];鋼鐵;2012年11期
9 蔡志輝;丁樺;薛鑫;;新型中錳熱軋TRIP鋼組織演變及力學性能[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10 占煒;胡俊;徐國富;王存宇;曹文全;董瀚;;逆相變退火對連鑄坯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鋼鐵;201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萬德成;余偉;李曉林;蔡慶伍;;DQP工藝在高強韌中厚板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研究[A];2011年全國中厚板生產(chǎn)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乃錄;張偉民;;數(shù)字化淬火冷卻控制技術(shù)的應(yīng)用[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呂宇鵬;李陽;;鋼的淬火-分配(Q-P)處理工藝科技發(fā)展報告[A];山東省材料發(fā)展報告2010~2011[C];2012年
4 楊健;阮曉明;王睿之;祝凱;李成斌;范正潔;王迎春;王毓男;蔣曉放;石洪志;;寶鋼中高錳鋼連鑄技術(shù)基礎(chǔ)研究[A];第十八屆(2014年)全國煉鋼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S01:大會報告篇[C];2014年
5 洪及鄙;蘇天森;仲增墉;李文秀;;冶金工程技術(shù)學科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A];2012—2013冶金工程技術(shù)學科發(fā)展報告[C];2014年
6 康永林;;軋制分學科發(fā)展研究[A];2012—2013冶金工程技術(shù)學科發(fā)展報告[C];2014年
7 李振;趙愛民;唐荻;趙征志;程俊業(yè);;冷軋中錳TRIP鋼殘余奧氏體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A];第八屆(201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莊寶潼;唐荻;江海濤;米振莉;;熱處理工藝對汽車用Q&P鋼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A];第八屆(201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姜英花;鄺霜;王海全;熊愛明;劉光明;;CMnSi系TRIP鋼的Q&P熱處理研究[A];第八屆(201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董延春;嚴志剛;;試驗測量和JMatpro模擬貝氏體鋼CCT曲線[A];科技研究——2015科技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建設(shè)成就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超;409L鐵素體不銹鋼凝固組織的細晶均勻化及其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劉和平;高強塑積熱變形淬火碳分配鋼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張柯;高強塑積Q-P-T鋼及其強塑性機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周澍;新型Q-P-T鋼的高強塑性及工程實施的探索[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路妍;新型超高強度鋼的合金優(yōu)化及其組織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6 鐘寧;高強度Q&P鋼和Q-P-T鋼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7 左訓偉;水-空交替控時淬火冷卻設(shè)備的研究與應(yīng)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8 喬志霞;連續(xù)冷卻30CrNi3MoV超高強鋼固態(tài)相變行為[D];天津大學;2010年
9 王穎;先進高強塑性Q-P-T鋼增塑機制及其動態(tài)力學性能[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10 王穎;先進高強塑性Q-P-T鋼增塑機制及其動態(tài)力學性能[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佳;新型高強、高韌低合金馬氏體耐磨鋼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涂小龍;中碳低溫貝氏體轉(zhuǎn)變[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沖;淬火—分配處理60Si2Mn鋼的熱穩(wěn)定性與微觀組織均勻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張美漢;鋼中馬氏體相變晶體學與微觀組織有限元模擬[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趙暉;Q&P處理工藝對中錳鋼組織結(jié)構(gòu)及相關(guān)力學行為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6 解西強;Q&P工藝獲得的新型馬氏體鋼微觀組織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7 何建麗;低碳低合金細晶鋼生產(chǎn)工藝的研究與開發(fā)[D];河北理工大學;2008年
8 吉靜;Fe-Ti-N中間合金對工業(yè)純鐵凝固組織細化作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許為宗;超高強度增強塑性淬火-碳分配鋼的組織設(shè)計[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10 曹源源;汽車用先進高強度鋼板制件拉毛與回彈缺陷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長剛;董瀚;時捷;劉燕林;雍岐龍;惠衛(wèi)軍;王毛球;翁宇慶;;2200MPa級超高強度低合金鋼的組織和力學性能[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年02期
2 徐祖耀;奧氏體的穩(wěn)定化及其對熱處理的作用[J];北京鋼鐵工業(yè)學院學報;1957年00期
3 徐祖耀;9XC鋼工具的等溫淬火(無變形淬火)[J];北京鋼鐵工業(yè)學院學報;1957年00期
4 徐祖耀;p18鋼h形工具的等溫淬火[J];北京鋼鐵工業(yè)學院學報;1957年00期
5 徐祖耀,張萬楨;高速鋼在回火時奧氏體的穩(wěn)定化現(xiàn)象[J];北京鋼鐵工業(yè)學院學報;1958年02期
6 趙暉;時捷;李楠;王存宇;胡勁;惠衛(wèi)軍;曹文全;;Si對中錳鋼淬火配分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材料研究學報;2011年01期
7 徐祖耀;材料塑性成形與熱處理一體化工程的理論基礎(chǔ)[J];中國工程科學;2004年01期
8 王存宇;時捷;曹文全;董瀚;;Q&P工藝處理鋼的單軸拉伸性能研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0年06期
9 徐祖耀;;高速掽的回火[J];金屬學報;1965年04期
10 徐祖耀,李學敏;低碳馬氏體形成時碳的擴散[J];金屬學報;198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廣生;航空高強度鋼原材料和熱加工的缺陷及改進措施[J];航空材料;1983年02期
2 彭規(guī)錦;;無鈷特高強度鋼[J];上海金屬(鋼鐵分冊);1988年02期
3 趙振業(yè);航空高強度鋼的理論、發(fā)展和應(yīng)用[J];材料工程;1991年02期
4 王慶余;;怎樣防止高強度鋼制件鍍鉻中的潛在危險[J];電鍍與精飾;1992年01期
5 元英;新日鐵開發(fā)高效焊接預熱高強度鋼[J];上海金屬;1995年04期
6 陳付時;新的高強度鋼[J];上海鋼研;1998年01期
7 ;高強度鋼型號之亂引發(fā)的討論[J];專用汽車;2014年01期
8 李治彬,姜華,邵長青;高強度鋼超高周疲勞特性試驗研究[J];船舶工程;2001年02期
9 張新學;擁有4倍抗腐蝕性的特種高強度鋼[J];上海鋼研;2003年01期
10 張勇;陸勇;;基于序列響應(yīng)面方法的高強度鋼材料參數(shù)反求[J];中國機械工程;2010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亞鵬;侯建偉;;高強度鋼的焊接分析及在混凝土泵車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A];第十五次全國焊接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陳松祺;;解決“高強度鋼防腐特種工藝”幾點體會[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惠衛(wèi)軍;翁宇慶;董瀚;;高強度鋼的長疲勞壽命化技術(shù)[A];2011年全國高品質(zhì)特殊鋼生產(chǎn)技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11年
4 衣鴻飛;魯連濤;植柏宇;;超聲加載頻率對高強度鋼超高周疲勞性能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shù)會議摘要及論文集[C];2010年
5 李光瀛;劉瀏;于桂玲;王衛(wèi)衛(wèi);趙平;董書通;;抗震建筑結(jié)構(gòu)用高強度鋼的開發(fā)——低鎳鉻紅土礦資源利用之一[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6 涂貴生;王舉;龍聘魁;王顯成;魏漢君;;高強度鋼低氫脆鍍鎘鈦工藝的應(yīng)用[A];2010’(貴陽)低碳環(huán)保表面工程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王中丙;柴毅忠;陳貴江;傅杰;康永林;周德光;;低碳高強度(HSLC)熱軋薄板的生產(chǎn)與研究進展[A];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張漢謙;江來珠;;石油儲罐工程用高強度鋼研究和應(yīng)用進展[A];第十一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2005年
9 Georg Bytomski;Stanislas Mauuary;Gerlinde Djumlija;;生產(chǎn)先進高強度鋼種(AHSS)的冷軋技術(shù)和自動化[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潘益民;顧軍;崔世云;許中直;李建軍;童飛;周星星;;2+4×0.17UT特高強度鋼簾線的開發(fā)[A];2014年全國鋼材深加工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盧子能;三寶集團高強度鋼項目昨竣工投產(chǎn)[N];閩南日報;2008年
2 杜鋒;高強度鋼在汽車中的應(yīng)用將迅速增長[N];世界金屬導報;2004年
3 楊雄飛;卡車與商用車縱梁用高強度鋼研發(fā)[N];世界金屬導報;2012年
4 丁根;我國臺灣將加速研發(fā)汽車用高強度鋼[N];中國冶金報;2006年
5 杜鋒;高強度鋼中錳偏析定性和定量分析[N];世界金屬導報;2012年
6 楊雄飛;回收汽車用先進高強度鋼的重要性[N];世界金屬導報;2013年
7 徐明宇;開展專題研究 提高高強度鋼應(yīng)用比例[N];中國冶金報;2008年
8 郭廷杰;日本新型建筑用780N/mm~(2)高強度鋼[N];世界金屬導報;2010年
9 姜俏梅;日本開發(fā)出高強度鋼[N];中國冶金報;2000年
10 柴尚真;盛世奧運彰顯民族脊梁[N];大眾科技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紅苗;熱成形工藝對高強度鋼性能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3年
2 夏春和;高強度鋼螺栓抗疲勞成型工藝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李效文;22MnB5高強度鋼電阻點焊性能探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4 肖碧媛;22MnB5高強度鋼熱變形行為及沖壓工藝仿真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5 楊河;高強度鋼壓型板輥彎成形缺陷分析及控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馬云旺;高強度鋼汽車縱梁的成形及回彈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7 王強;高強度鋼試樣噴丸殘余應(yīng)力實驗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D];燕山大學;2006年
8 史永凌;先進高強度鋼輥彎成型有限元仿真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戈麗敏;轎車高強度鋼后橫梁成形仿真及回彈補償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10 李洪周;先進高強度鋼扭曲回彈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155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61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