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汽車用鋼板表面粗糙度測試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2-22 19:24

  本文關鍵詞: 汽車用鋼板 冷軋板 熱軋板 表面粗糙度 試驗方法 標準化作業(yè) 出處:《表面技術》2015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為了滿足汽車制造鋼板選材和規(guī)范汽車鋼板進廠檢驗評價的需求,總結國內外表面粗糙度測量標準的特點,通過與國內外試驗室開展比對試驗,在積累大量測試數據的基礎上,制定出一種汽車板表面粗糙度檢測試驗方法。方法針對汽車材料試驗室鋼板表面粗糙度測試的實際需求,設計完整的規(guī)范儀器測量條件設置和評價條件選擇內容,制定測量汽車板表面粗糙度的100 mm×100 mm正方形試樣上的編號、軋向標注和具體測量位置圖,規(guī)范測試位置;提出試樣制備要求;描述關鍵測試流程要求,形成一套方便測試現場使用的標準化作業(yè)程序。結果汽車用毛化冷軋板的表面結構,決定了取樣長度分別為0.8 mm和2.5 mm時,表面粗糙度測量值相差不大;熱軋板的表面粗糙度測量值,符合隨取樣長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規(guī)律。結論該試驗方法是與ISO國際標準接軌、突出現場實用性,可在汽車行業(yè)通用的汽車板表面粗糙度檢測試驗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terial selection for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steel plate and to standardize the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utomobile steel p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roughness measurement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mparative test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aboratories. On the basis of accumulating a large amount of test data, a testing method for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automobile plate is developed, which is aimed at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test of steel plate in the automobile material laboratory. Design the complete standard instrument measuring condition setting and evaluation condition selection content, make the number of 100 mm 脳 100 mm square sample to measure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automobile plate, mark the rolling direction and the concrete measuring position diagram, standardize the test position; The requirements of sample preparation are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key test flow are described, and a set of standardized working procedure is formed for convenient field u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fusified cold rolled sheet for automobile is determined when the sampling length is 0.8 mm and 2.5 mm, respectively, when the sample length is 0.8 mm and 2.5 mm, respectively. The measurement value of surface roughness of hot rolled sheet accords with the law that the sampling l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ampling length. Conclusion the test method is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ISO and emphasiz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field. Testing method for surface roughness of automobile plate can be used in automobile industry.
【作者單位】: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工藝研究所;
【分類號】:U466;TG8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蔣光銳;滕華湘;張浩;劉李斌;李春光;;冷軋薄板表面波紋度評價標準研究[J];表面技術;2013年05期

2 羅五四;;汽車板表面粗糙度比對試驗的評價判據研究[J];表面技術;2015年05期

3 羅五四;王屹然;王生懷;李玲;余世平;黃利明;;對DIN 10049更改ISO 4288取樣長度選用規(guī)則的檢驗試驗[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4年08期

4 張?zhí)┎?取樣長度、評定長度在粗糙度測量中的應用[J];制造技術與機床;1999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羅五四;;汽車板表面粗糙度比對試驗的評價判據研究[J];表面技術;2015年05期

2 吳婷婷;趙輝;劉偉文;;表面輪廓智能測控系統設計[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6年06期

3 羅五四;李玲;周存鋒;余世平;王屹然;王建國;林屹;黃金平;;汽車用薄鋼板表面波紋度試驗方法[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5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肖虹;激光干涉式大量程表面輪廓儀的研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屠志戀;基于融合技術的嵌入式表面質量檢測系統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張玲玲;基于掃描白光干涉法的接觸式輪廓測量儀[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邱坤;原君靜;王海寧;付宏生;;高速干式銑削馬氏體不銹鋼的表面質量與組織特性[J];表面技術;2014年05期

2 張理揚,李俊,左良,劉寶軍,彭儉;國內外合金化熱鍍鋅汽車外板表面粗糙度對比分析[J];材料與冶金學報;2005年03期

3 孔憲梅,宋強,謝洪潮,陳大融;冷軋鋼板表面形貌與漆膜鮮映性的關系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1999年03期

4 李曉東;劉顯耀;孫德超;;淺談實驗室的比對與驗證試驗[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8年01期

5 羅五四;張耿旭;劉琪;黃金平;林屹;楊濤;;取樣長度和測試速率對冷軋金屬薄板表面粗糙度測試的影響[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3年06期

6 羅五四;張耿旭;李玲;黃金平;林屹;余世平;潘峽;王建國;;金屬薄板表面粗糙度與波紋度測試截止波長重疊問題的探討[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3年10期

7 羅五四;王屹然;王生懷;李玲;余世平;黃利明;;對DIN 10049更改ISO 4288取樣長度選用規(guī)則的檢驗試驗[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4年08期

8 羅五四;;汽車板表面粗糙度實測值分布不均勻性試驗研究[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1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旭東;表面粗糙度測量儀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進方案[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2 崔巖梅,周自力,孫志剛,何英;核翼比法進行表面粗糙度的標定及測量[J];航空計測技術;2002年02期

3 柳青松;表面粗糙度的自動確定[J];制造業(yè)自動化;2002年09期

4 李伯奎,劉遠偉;表面粗糙度理論發(fā)展研究[J];工具技術;2004年01期

5 何超瓊;表面粗糙度知識問答[J];上海計量測試;2005年05期

6 胡鳳蘭;高為國;董麗君;邱建友;;表面粗糙度的綜合評定及混合譜模型[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7 董敬知;;正確理解應用表面粗糙度[J];機電技術;2006年01期

8 潘應暉;;表面粗糙度的快速標注法[J];輕工機械;2006年02期

9 萬志堅;;非接觸式表面粗糙度識別方法的研究[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6年10期

10 隋文濤;;新國標表面粗糙度參數的評定程序[J];工具技術;200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德巖;彭勝商;;表面粗糙度光學測試技術現狀及展望[A];第五屆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2年

2 張大舜;;機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數值模擬方法研究[A];第三屆十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科技論壇暨黑龍江省機械工程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潘永強;杭凌俠;吳振森;王鵬;;離子轟擊對光學表面粗糙度的影響[A];中國真空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伏德貴;龐英伯;袁道成;楊維川;;非接觸式激光表面粗糙度兼位移測量裝置[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5 李振宗;;鑄造表面粗糙度及其測量方法的研討(摘要)[A];上海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一、二、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6年

6 韓進宏;張先峰;王運凱;;表面粗糙度數據采集與處理C++算法研究[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7 陳曙光;劉平;田保紅;;HPb61-2.5-0.5-0.2黃銅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研究[A];第三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暨第六次全國熱處理生產技術改造會議論文專輯[C];2005年

8 吳越;張清東;劉軍;戴江波;;冷軋帶鋼表面粗糙度實測研究[A];中國金屬學會2003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4)[C];2003年

9 張淑敏;朱京濤;王風麗;張眾;沈正祥;王占山;周洪軍;霍同林;;極紫外多層膜基底表面粗糙度綜合表征技術[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韓進宏;張先峰;王運凱;;表面粗糙度頻譜分析C++算法設計[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山西焦煤集團公司西曲礦 白栓柱;表面粗糙度形成原因及降低措施[N];山西科技報;2004年

2 劉友存 譯;奧鋼聯冷軋廠帶鋼表面粗糙度的在線測量[N];中國冶金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娜;表面粗糙度對高精度微波電子裝備電性能影響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徐曉梅;反射式強度調制型光纖傳感孔內表面粗糙度檢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高昭;基于空間平均靜態(tài)及動態(tài)散斑法表面粗糙度測量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單英春;EB-PVD Ni-Cr薄板沉積的多尺度模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德偉;基于新一代GPS的表面粗糙度規(guī)范與評定技術研究[D];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王文卓;基于數字圖像技術的鑄造表面粗糙度三維評價[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5年

3 盧男;鑄造表面粗糙度三維評價體系建立及檢測方法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4 劉睿誠;激光選區(qū)熔化成型零件表面粗糙度研究及在免組裝機構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李紅華;滑枕內孔加工表面粗糙度光纖式測量技術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6 孟繁禹;外圓縱向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在線測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7 于昊;冷軋鋼板表面粗糙度測量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2年

8 石米娜;基于分形幾何的軸類零件表面粗糙度檢測[D];吉林大學;2007年

9 朱亮;便攜式車削表面粗糙度測量儀開發(fā)[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9年

10 王薇;分形理論在表面粗糙度非接觸測量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251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5251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44e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