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增材制造FGH96鎳基高溫合金柱狀晶微觀組織研究
本文關鍵詞: FGH鎳基高溫合金 EBSD 激光增材制造 織構 出處:《材料導報》2015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用EBSD技術對激光增材制造FGH96鎳基高溫合金的柱狀晶顯微組織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FGH96鎳基高溫合金基本上為柱狀晶組織,接近表面生成細小等軸晶。所制備不同厚度合金中的組織和織構存在差別,厚度為2mm時,組織主要以具有15°小角度晶界的柱狀晶為主,大角度晶界只占約4%,柱狀晶大部分為立方織構{001}〈100〉,含量為83.3%;厚度為5mm時,組織主要為柱狀晶和等軸晶,柱狀晶中全部為10°以下小角度晶界,柱狀晶區(qū)域織構主要是{001}〈120〉和{001}〈230〉,含量分別為34.8%和43.3%,等軸晶區(qū)域主要存在一種織構{113}〈141〉,其含量為98.3%,等軸晶中主要存在5°以下的小角度晶界。
[Abstract]:The columnar microstructure of FGH96 nickel-based superalloy fabricated by laser augmentation was studied by EBSD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umnar structure of FGH96 Ni-base superalloy fabricated by laser was columnar. Fine equiaxed crystals were formed near the surfac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the alloy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were different. When the thickness was 2 mm, the structure was mainly columnar with 15 擄small angle grain boundary. The large angle grain boundary is only about 4, the columnar crystal is mostly cubic texture {001} < 100 >, and the content is 83.3. When the thickness is 5 mm, the structure is mainly columnar and equiaxed crystal, and all columnar crystals are small angle grain boundaries below 10 擄. The texture of columnar region is mainly {001} < 120 > and {001} < 230 >, the contents of which are 34.8% and 43.3,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texture {113} < 141 > in the equiaxed region, and the content is 98.3%, and there is a small angle grain boundary below 5 擄in the equiaxed crystal.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5392)
【分類號】:TG13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華明,張凌云,李安,蔡良續(xù),湯海波;金屬材料快速凝固激光加工與成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4年10期
2 國為民,馮滌,吳劍濤,張鳳戈,張瑩,張義文;鎳基粉末高溫合金冶金工藝的研究與發(fā)展[J];材料工程;2002年03期
3 姚妮娜;彭雄厚;;3D打印金屬粉末的制備方法[J];四川有色金屬;2013年04期
4 王新宇;項利;張晨;仇圣桃;趙俊學;;二次冷軋壓下率對含釩鈦取向硅鋼組織和織構的影響[J];材料導報;2015年04期
5 葉建剛;;激光快速成型技術在模具設計中的應用[J];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2010年06期
6 朱剛賢;張安峰;李滌塵;;激光熔覆工藝參數(shù)對熔覆層表面平整度的影響[J];中國激光;2010年01期
7 李勝;曾曉雁;胡乾午;;多層熔覆對激光熔覆層微觀組織和硬度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07年07期
8 李懷學;鞏水利;孫帆;黃柏穎;;金屬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J];航空制造技術;2012年20期
9 黃衛(wèi)東;林鑫;;激光立體成形高性能金屬零件研究進展[J];中國材料進展;2010年06期
10 朱剛賢;張安峰;李滌塵;付偉;;激光金屬直接制造中載氣流量對薄壁零件成形質(zhì)量的研究[J];應用激光;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光敏;樊俊飛;單愛黨;;噴射成形高溫合金FGH4096的組織分析[J];寶鋼技術;2008年02期
2 蘇海軍;張軍;劉林;傅恒志;;激光快速熔凝Al_2O_3/YAG共晶陶瓷的制備與組織[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年07期
3 胡本芙;尹法章;賈成廠;金開生;李慧英;;熱處理工藝對熱擠壓變形粉末高溫合金FGH95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4 張亞瑋;張述泉;王華明;;激光熔化沉積定向快速凝固高溫合金組織及性能[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8年01期
5 席文君;邢潔;張義文;;FGH95粉末冶金高溫合金長期時效的組織穩(wěn)定性[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1年08期
6 雷衛(wèi)寧;陳菊芳;談衡;何慶;;面向再制造工藝的“特種加工”課程教學改革[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袁華;李周;許文勇;張國慶;;氬氣霧化制備高溫合金粉末的研究[J];粉末冶金工業(yè);2010年04期
8 張雷;姚勁松;邢利娜;賈繼強;金光;;激光加工技術在空間光機結構制造中的應用[J];光機電信息;2011年11期
9 孫耀寧;樊丁;王曉梅;孫明;張建斌;;原位合成NbC及Nb/C比對Ni-Si體系組織的影響[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10 楊效田;王智平;路陽;李霞;周晶晶;;高鋁銅合金激光熔敷層高載荷干摩擦下的摩擦磨損特性[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宇;徐軼;葛昌純;沈衛(wèi)平;郭彪;郭志家;;固溶處理對噴射成形FGH4095組織的影響[A];第十二屆中國高溫合金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肖猛;趙劍峰;;金屬零件快速成形制造技術在國內(nèi)的研究與發(fā)展[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第11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專輯[C];2005年
3 王華明;張凌云;李安;蔡良續(xù);湯海波;張述泉;;高性能航空金屬材料激光快速成形與激光表面改性研究進展[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第11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專輯[C];2005年
4 王華明;張凌云;李安;湯海波;張述泉;方艷麗;李鵬;;高性能航空金屬結構材料及特種涂層激光熔化沉積制備與成形研究進展[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梁養(yǎng)民;彭穎;謝國印;解洪超;;快速制造技術在航空發(fā)動機渦輪葉片上的應用[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3分會場:航空發(fā)動機設計、制造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Hua Yuan;Zhou Li;Guoqing Zhang;Wenyong Xu;Na Liu;;Evaluation of Inclusions in P/M Superalloy[A];中國材料大會2012第19分會場:高溫合金論文集[C];2012年
7 邢建偉;李慧;張敬彤;王宇魁;陳俊文;;鈦合金零件增材制造中的材料測試[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國航空發(fā)展——2013首屆中國航空科學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3年
8 劉善國;李晶;程志軍;;航空制造技術學科發(fā)展報告[A];航空科學技術學科發(fā)展報告[C];2014年
9 秦天;陳鵬;余俊;邱昌賢;;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的現(xiàn)狀以及一些問題的討論[A];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海洋鋼結構分會學術論文集[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鳳曉;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鎳基合金的組織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喬陽;高效切削粉末冶金高溫合金的加工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范暉;金屬零件疊層模板電沉積成形的基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4 梁文萍;Ti_2AlNb O相合金雙輝等離子滲Mo、Cr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7年
5 顧冬冬;激光燒結銅基合金的關鍵工藝及基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6 湯孟歐;環(huán)縫式電磁攪拌理論與工藝研究[D];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12年
7 張曉東;齒類件激光再制造及性能提升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8 王曉溪;純鋁粉末等徑角擠扭工藝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肖冬明;面向植入體的多孔結構建模及激光選區(qū)熔化直接制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10 甘國強;TA15合金形變—相變耦合過程的介觀模擬計算[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倩;鈦合金激光熔覆工藝與形狀修復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偉;微細電鑄過程磁致對流效應數(shù)值分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王振琪;粉體脈沖微輸送的微特性實驗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4 王博;TiBw/Ti6Al4V復合材料擠壓變形與熱處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項坤;鈦合金激光熔覆修復試驗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婁軍;快速凝固鈦合金的組織與性能研究[D];沈陽大學;2012年
7 倪立斌;激光熔覆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及掃描路徑規(guī)劃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肖猛;直接激光燒結鎳基高溫合金的工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9 張仁鵬;含夾雜粉末高溫合金等溫預成形設計與過程模擬[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黃艷華;共沉淀—還原法制備Ni-Co合金粉末及其在薄壁金剛石鉆頭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安峰;李滌塵;盧秉恒;;激光直接金屬快速成形技術的研究進展[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7年05期
2 劉文勝;彭芬;馬運柱;崔鵬;唐芳;;氣霧化法制備金屬粉末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9年03期
3 劉繼常;激光單道熔覆成形的金屬零件壁厚模型的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5年01期
4 張霜銀;林鑫;陳靜;黃衛(wèi)東;;熱處理對激光成形TC4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07期
5 趙曉明;陳靜;何飛;林鑫;黃衛(wèi)東;;激光快速成形Rene′88DT高溫合金的時效強化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7年12期
6 楊平,常守海,孫祖慶;低碳鋼熱變形過程中鐵素體的織構形成規(guī)律[J];材料研究學報;2003年05期
7 蔡道生,史玉升,陳功舉,黃樹槐;SLS快速成形系統(tǒng)掃描路徑優(yōu)化方法的研究[J];鍛壓機械;2002年02期
8 國為民,馮滌;俄羅斯粉末高溫合金工藝的研究和發(fā)展[J];粉末冶金工業(yè);2000年01期
9 國為民,宋璞生,吳劍濤,張鳳戈,楊成,張義文,陳生大;粉末高溫合金的研制與展望[J];粉末冶金工業(yè);1999年02期
10 鄒金文,汪武祥;粉末高溫合金中夾雜物特性及其質(zhì)量控制[J];粉末冶金技術;2001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郭屹賓;緊耦合霧化噴嘴的反壓和微細粉末的制備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譚華;激光快速成形過程溫度測量及組織控制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正平;鎳基高溫合金鍍銀工藝[J];材料保護;2000年10期
2 李云,郭建亭,袁超,楊洪才;用多元線性回歸法預測鎳基高溫合金的抗氧化性[J];材料研究學報;2003年06期
3 韓光煒,馮滌,鄧波,陳銳銘,李丁川;鎳基高溫合金的灰化破壞[J];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2004年02期
4 王春水,彭志方;鎳基高溫合金設計方法的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材料;2005年01期
5 龐曉輝;楊軍紅;劉平;;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鎳基高溫合金中痕量硒[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06年05期
6 李維銀;劉紅飛;趙雙群;;新型鎳基高溫合金950℃氧化行為的研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8年03期
7 石曉麗;張寶松;;對國外鎳基高溫合金標準物質(zhì)的分析[J];分析試驗室;2009年S2期
8 鄒亞娟;許實;;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測定鎳基高溫合金中鉻、鈦、鈮、鋁、鐵、硼的含量[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0年05期
9 ;《中國表面工程》2010年第5期[J];表面工程資訊;2010年05期
10 胡忠;;鎳基高溫合金中高鉬的測定[J];特鋼技術;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紹金;楊春晟;賈進鐸;;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測定鎳基高溫合金中的痕量鉍[A];全國第八屆稀有金屬難熔金屬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邢占平;黃朝暉;譚永寧;余乾;;第二代定向鎳基高溫合金的微觀結構研究[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克實;劉林;郭運強;;鎳基高溫合金蠕變過程中γ'相演化的初步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馬永會;趙鍇;楊飛雪;樓瑯洪;胡壯麒;;鎳基高溫合金中α-W相的析出[A];2005年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龐曉輝;楊軍紅;劉平;;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鎳基高溫合金中痕量硒[A];第三屆科學儀器前沿技術及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6年
6 雷冬;龔明;侯方;王國棟;趙建華;;鎳基高溫合金材料疲勞微裂紋萌生和擴展的實驗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張軍;;鎳基高溫合金熔體特性及其對組織和性能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液體和軟物質(zhì)物理學術會議程序冊及論文摘要集[C];2010年
8 謝君;田素貴;周曉明;李柏松;;粉末鎳基高溫合金的組織結構及蠕變特征[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留成;何衛(wèi)鋒;王波;羅思海;;鎳基高溫合金激光沖擊復合強化機理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馬永會;趙鍇;樓瑯洪;胡壯麒;;定向凝固鎳基高溫合金中μ相析出對室溫拉伸性能的影響[A];2006年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包文;前10月寶鋼鎳基高溫合金N80A銷量增10倍[N];中國船舶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紹瑜;鎳基高溫合金高速銑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王飛;鎳基高溫合金真空感應熔煉脫氮工藝及機理的研究[D];沈陽大學;2007年
3 郭永安;熱處理對鎳基高溫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李國棟;高密度電脈沖處理對鎳基高溫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D];東北大學;2008年
5 于晶晶;基于團簇加連接原子模型的鎳基高溫合金成分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6 寧禮奎;四種鎳基高溫合金的抗熱腐蝕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7 劉海濱;鎳基高溫合金高速車削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8 付坤;Inconel601焊接性及雙P燃燒管工裝卡具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湯曉君;一種新型鎳基高溫合金的定向凝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胡永林;鎳基高溫合金預應力切削過程及刀具磨損的有限元分析[D];湘潭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13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51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