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CSP工藝試制含Cu 0.2% Hi-B鋼組織及織構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3 16:30
本文關鍵詞:模擬CSP工藝試制含Cu 0.2% Hi-B鋼組織及織構的研究
【摘要】:本課題以實驗室條件下制備含Cu0.2%的Hi-B鋼組織和織構的變化為研究對象。參照具體工藝設計試驗材料成分,模擬熱軋工藝,軋后采用不同冷卻方式冷卻,并在第2,4,6,7道次取樣留作觀察,對比樣品組織以及織構的差異;參照;に囂幚碓囼灢牧,,按照冷軋工藝軋制,在壓下率為63.8%,75.2%以及87.1%道次取樣觀察,制定了適合本次試驗的初次再結晶退火工藝,并探討常化與未;诓煌瑝合侣氏鲁醮卧俳Y晶組織及織構的變化。 試驗結果表明:熱軋樣品組織在垂直軋向厚度上存在組織和織構梯度。高斯織構晶粒起源于次表層,而{100}100織構以及{100}011織構主要集中在心部;常化處理后樣品組織均勻性得到改善,再結晶晶粒增多,但依然存在組織梯度。冷軋樣品組織,隨著壓下率的增加,晶粒越來越扁平,伸長,晶界開始難以辨認,基體中的剪切帶增多,纖維化明顯;不同初次再結晶退火工藝下樣品的組織和織構顯示830℃×5min工藝較為合理;;c未常化在不同壓下率時樣品初次再結晶組織和織構表明;瘶悠吩诘蛪合侣氏陆M織織構優(yōu)于未;,壓下率達到87%時兩者組織織構相似,α織構整體減弱,反高斯織構{001}110,{111}110織構消失,γ織構增強,并逐漸偏向{111}112織構,本次試驗在冷軋壓下率63%至87%的范圍內應控制在87%。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142.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永全,孫煥德;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與硅鋼生產[J];寶鋼技術;2004年06期
2 霍向東,王元立,柳得櫓,陳南京,康永林,傅杰,王中丙,陳貴江;CSP生產低碳鋼的組織演變和析出物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4年02期
3 王良芳;陶永根;;我國電工鋼生產現狀[J];電器工業(yè);2006年04期
4 朱靜;取向成像電子顯微術[J];電子顯微學報;1997年03期
5 張文康;毛衛(wèi)民;王一德;薛志勇;白志浩;;熱軋工藝對無取向硅鋼組織結構和磁性能的影響[J];鋼鐵;2006年04期
6 李軍;孫穎;趙宇;喻曉軍;李波;;取向硅鋼低溫鑄坯加熱技術的研發(fā)進展[J];鋼鐵;2007年10期
7 于永梅;李長生;王國棟;;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取向硅鋼技術的研究[J];鋼鐵;2007年11期
8 于永梅;李長生;王國棟;;TSCR熱軋工藝參數對Fe-3%Si鋼帶織構的影響[J];功能材料;2008年02期
9 朱業(yè)超;王良芳;喬學亮;;表面處理細化取向硅鋼磁疇的方法與機理[J];鋼鐵研究;2006年06期
10 裴英豪;項利;施立發(fā);王立濤;陳其安;;熱軋工藝對TSCR流程生產取向硅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鋼鐵;2012年12期
本文編號:12190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21908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