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氣動阻力非動力型重誘餌概念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4-22 20:57
依據假目標干擾理論、再入段彈道式目標運動理論以及雷達散射特性,結合國內外彈道導彈突防重誘餌的研究現(xiàn)狀,提出了基于氣動阻力系數(shù)的彈道導彈非動力型重誘餌概念模型,設計一種與目標外形相似、但體積小、質量輕的彈道導彈再入段突防伴飛重誘餌。同時結合彈頭阻力系數(shù)的影響,設計一種通過形態(tài)設計、代替發(fā)動機調姿的彈道導彈再入段的伴飛。對干擾核心組件的性能參數(shù)進行計算,設計了雷達無源干擾組件結構。最后,對核心干擾組件的雷達散射性進行仿真和實驗測試,為彈道導彈突防的再入段伴飛式重誘餌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數(shù)據支撐。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62255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圖2八象限角反射器三維模型圖
圖2為方案設計的八象限角反射器。根據單個角反射器覆蓋方向圖寬度及整個反射器尺寸的限制,選用八個三角形角反射器組陣設計為八象限角反射器。在結構設計時,依循輕量化的設計思路,采用一體化的設計,保證角反射器結構緊湊、可靠和穩(wěn)定,并滿足“三防”等環(huán)境應用性的要求。由于角反射器一體化的設計....
圖3彈道導彈靶彈重誘餌示意圖
為了真正達到欺騙反導系統(tǒng)中相控陣雷達的目的,誘餌目標所顯示的特性要與被掩護的真實彈頭特性完全相似或部分相似,這就要求重誘餌具有與真實目標相近的雷達信號有效反射面積,且具有與真實目標相似的彈道特征參數(shù),并能沿著真實彈頭的彈道穩(wěn)定飛行[6]。重誘餌要具有與真實彈頭近似的雷達反射截面。....
圖4頻段射頻系統(tǒng)理論框圖
測試系統(tǒng)由射頻系統(tǒng)、儀器自動控制和轉臺及轉臺控制三部分組成,其中射頻系統(tǒng)按測試頻段分為Ka頻段射頻系統(tǒng)和3mm頻段射頻系統(tǒng)。圖4為頻段射頻系統(tǒng)理論框圖。3.3重誘餌核心干擾組件實驗設計
圖1三種典型的三面角反射器
三面角雷達反射器通常有三種[5],如圖1所示。分別由三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三個圓心角為90°的扇形和三個正方形組成。圖1三種典型的三面角反射器
本文編號:3962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96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