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導彈彈道交叉碰撞概率精確計算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7:41
為解決大規(guī)模彈道導彈集群發(fā)射過程中最小發(fā)射時序確定問題,通過構(gòu)建彈道導彈飛行動力學模型和導彈位置誤差協(xié)方差矩陣模型,精確求解了三維空間中不同發(fā)射時間間隔下的彈間交叉碰撞概率,并給出了導彈集群發(fā)射的最小發(fā)射時序確定方法,實現(xiàn)了導彈集群發(fā)射飛行過程中交叉碰撞問題的精確求解,為集群發(fā)射火力計劃的最優(yōu)化制定提供了理論方法。
【文章來源】:指揮控制與仿真.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導彈集群發(fā)射中的彈道交叉
碰撞概率計算流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橢圓概率誤差的落點精度評定方法[J]. 魏宗康,高榮榮,周姣,江麒.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shù). 2020(02)
[2]基于恩克法的雷達交接時刻預報與誤差分析[J]. 王彪,吳楠,孟凡坤,王建濤.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9(05)
[3]基于機動檢測的目標軌跡快速提取算法[J]. 曹靜,周茜,馮燕來,胡子軍. 指揮信息系統(tǒng)與技術(shù). 2018(03)
[4]主要擾動因素對飛行彈道參數(shù)的影響分析[J]. 楊云剛,劉鈞圣,王琨,劉航航.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8(03)
[5]基于外彈道修正理論的導彈落點預測精度評估方法[J]. 馮燕來,王紅杰,李旭,車德朝,陳林,曹靜. 指揮信息系統(tǒng)與技術(shù). 2017(04)
[6]彈道導彈飛行時間偏差修正方法[J]. 李澤秀,朱昱,鮮勇,張大巧. 現(xiàn)代防御技術(shù). 2017(03)
[7]考慮飛行初段彈道交叉的多導彈協(xié)同發(fā)射時序規(guī)劃方法[J]. 張家銘,劉忠,石建邁,陳超,張明星. 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shù). 2017(02)
[8]一種計算空間異面高壓線間最短距離的方法[J]. 何金銘,劉江龍,李瑞君. 電力勘測設(shè)計. 2015(S1)
[9]導彈常用空間直角坐標系間轉(zhuǎn)換方法[J]. 郝輝,李雪瑞,舒健生,李亞雄. 四川兵工學報. 2013(02)
[10]巡航導彈飛行初段彈道交叉近似計算方法研究[J]. 孟倫,趙冠光,劉曉亮,張彤. 裝備制造技術(shù). 2010(12)
碩士論文
[1]航天器碰撞概率的計算方法研究[D]. 張明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58681
【文章來源】:指揮控制與仿真. 2020,42(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導彈集群發(fā)射中的彈道交叉
碰撞概率計算流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橢圓概率誤差的落點精度評定方法[J]. 魏宗康,高榮榮,周姣,江麒.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shù). 2020(02)
[2]基于恩克法的雷達交接時刻預報與誤差分析[J]. 王彪,吳楠,孟凡坤,王建濤.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9(05)
[3]基于機動檢測的目標軌跡快速提取算法[J]. 曹靜,周茜,馮燕來,胡子軍. 指揮信息系統(tǒng)與技術(shù). 2018(03)
[4]主要擾動因素對飛行彈道參數(shù)的影響分析[J]. 楊云剛,劉鈞圣,王琨,劉航航.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8(03)
[5]基于外彈道修正理論的導彈落點預測精度評估方法[J]. 馮燕來,王紅杰,李旭,車德朝,陳林,曹靜. 指揮信息系統(tǒng)與技術(shù). 2017(04)
[6]彈道導彈飛行時間偏差修正方法[J]. 李澤秀,朱昱,鮮勇,張大巧. 現(xiàn)代防御技術(shù). 2017(03)
[7]考慮飛行初段彈道交叉的多導彈協(xié)同發(fā)射時序規(guī)劃方法[J]. 張家銘,劉忠,石建邁,陳超,張明星. 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shù). 2017(02)
[8]一種計算空間異面高壓線間最短距離的方法[J]. 何金銘,劉江龍,李瑞君. 電力勘測設(shè)計. 2015(S1)
[9]導彈常用空間直角坐標系間轉(zhuǎn)換方法[J]. 郝輝,李雪瑞,舒健生,李亞雄. 四川兵工學報. 2013(02)
[10]巡航導彈飛行初段彈道交叉近似計算方法研究[J]. 孟倫,趙冠光,劉曉亮,張彤. 裝備制造技術(shù). 2010(12)
碩士論文
[1]航天器碰撞概率的計算方法研究[D]. 張明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58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586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