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傳動液壓滑閥流場特性與間隙泄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6 16:48
本文以某型裝甲車輛綜合傳動裝置的緩沖換擋滑閥為研究對象,建立了該滑閥的CFD計算模型,利用FLUENT軟件對滑閥內部流場進行了可視化研究,得到了不同閥口開度下流場特性和穩(wěn)態(tài)液動力變化規(guī)律。同時,針對滑閥在污染環(huán)境下的配合間隙泄漏現(xiàn)象,建立不同配合間隙的二維計算模型,模型考慮了配合間隙、顆粒粒徑與密度和污染油顆粒濃度等影響因素,對顆粒分布與間隙泄漏量進行了數(shù)值仿真研究,并設計試驗臺架進行試驗驗證。研究結果對液壓滑閥流場可視化分析、液壓滑閥配合間隙設計以及在污染環(huán)境下的工作狀況預測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利用CATIA對流域進行建模,運用FLUENT仿真軟件進行數(shù)值求解,得到不同閥口開度下流場特性,并結合流場分析其穩(wěn)態(tài)液動力的特性,進一步考慮軸頸直徑對穩(wěn)態(tài)液動力的影響。結合仿真計算結果,得到計算穩(wěn)態(tài)液動力的修正模型。(2)針對滑閥中含污染顆粒的情況,探究污染顆粒在油液中的運動特點,通過試驗分析了油液中污染顆粒的形貌與尺寸分布的特點,并利用FLUENT仿真計算了顆粒在滑閥中的分布特性。(3)針對污染顆粒侵入滑閥配合間隙的現(xiàn)象,探究間隙顆粒的流場特性,并分析了污染顆粒在...
【文章來源】: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閥芯閥體配合副結構
研究流體的基本方法
六面體(Hexa Meshing)形式,并設置了三層邊界層,如圖2.6所示,網(wǎng)格質量良好。網(wǎng)格劃分完后,導入到FLUENT求解器中進行求解,需要確定計算條件并對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液壓滑閥配合間隙固體顆粒侵入及分布的數(shù)值模擬[J]. 何琪功,劉新強. 液壓與氣動. 2014(10)
[2]液壓閥污染磨損失效研究及影響因素分析[J]. 葛鵬飛,鄭長松,馬彪. 兵工學報. 2014(03)
[3]高溫蝶閥閥座溫度分布和應力分析[J]. 喻九陽,鄭鵬,葉萌,彭紅宇. 武漢工程大學學報. 2013(10)
[4]基于顆粒粒徑分布特點的潤滑油污染狀態(tài)定量監(jiān)測技術[J]. 楊綿鵬,李艷軍,張濤,李成新. 潤滑與密封. 2012(12)
[5]液壓錐閥空化特性的計算與分析[J]. 劉桓龍,李惟祥,柯堅,劉曉紅,鄧斌. 液壓與氣動. 2012(09)
[6]大通徑滑閥閥體強度與配合間隙的優(yōu)化設計[J]. 劉書胤,楊曙東,吳亮,危敏. 液壓與氣動. 2012(05)
[7]滑閥液動力研究及結構分析[J]. 郭熛,解寧,郭津津,劉杰. 液壓氣動與密封. 2012(04)
[8]閥芯微觀表面對閥間隙微流動影響的研究[J]. 蔣國進,殷晨波,賈文華,吳冬,張大雨. 潤滑與密封. 2011(05)
[9]液壓閥閥體內流場的數(shù)值分析與可視化[J]. 方子帆,賀青松,譚宗柒,向兵飛,吳德新,夏歡.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10]基于CFD的液壓滑閥多學科優(yōu)化設計[J]. 王安麟,吳小鋒,周成林,馬博.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0(12)
博士論文
[1]空化初生機理及比尺效應研究[D]. 楊慶.四川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閥芯運動過程液壓滑閥內部流場的CFD計算[D]. 趙蕾.太原理工大學 2008
[2]航空液壓閥污染敏感度測試系統(tǒng)研制[D]. 吳小霞.北京化工大學 2007
[3]閥芯閥套間縫隙內部流場的CFD計算[D]. 劉李平.太原理工大學 2007
[4]基于CFD環(huán)形間隙泄漏量及摩擦力的仿真計算[D]. 侯煜.太原理工大學 2007
[5]液固兩相流沖刷腐蝕數(shù)值模擬研究[D]. 徐姚.北京化工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287380
【文章來源】: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閥芯閥體配合副結構
研究流體的基本方法
六面體(Hexa Meshing)形式,并設置了三層邊界層,如圖2.6所示,網(wǎng)格質量良好。網(wǎng)格劃分完后,導入到FLUENT求解器中進行求解,需要確定計算條件并對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液壓滑閥配合間隙固體顆粒侵入及分布的數(shù)值模擬[J]. 何琪功,劉新強. 液壓與氣動. 2014(10)
[2]液壓閥污染磨損失效研究及影響因素分析[J]. 葛鵬飛,鄭長松,馬彪. 兵工學報. 2014(03)
[3]高溫蝶閥閥座溫度分布和應力分析[J]. 喻九陽,鄭鵬,葉萌,彭紅宇. 武漢工程大學學報. 2013(10)
[4]基于顆粒粒徑分布特點的潤滑油污染狀態(tài)定量監(jiān)測技術[J]. 楊綿鵬,李艷軍,張濤,李成新. 潤滑與密封. 2012(12)
[5]液壓錐閥空化特性的計算與分析[J]. 劉桓龍,李惟祥,柯堅,劉曉紅,鄧斌. 液壓與氣動. 2012(09)
[6]大通徑滑閥閥體強度與配合間隙的優(yōu)化設計[J]. 劉書胤,楊曙東,吳亮,危敏. 液壓與氣動. 2012(05)
[7]滑閥液動力研究及結構分析[J]. 郭熛,解寧,郭津津,劉杰. 液壓氣動與密封. 2012(04)
[8]閥芯微觀表面對閥間隙微流動影響的研究[J]. 蔣國進,殷晨波,賈文華,吳冬,張大雨. 潤滑與密封. 2011(05)
[9]液壓閥閥體內流場的數(shù)值分析與可視化[J]. 方子帆,賀青松,譚宗柒,向兵飛,吳德新,夏歡.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10]基于CFD的液壓滑閥多學科優(yōu)化設計[J]. 王安麟,吳小鋒,周成林,馬博.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0(12)
博士論文
[1]空化初生機理及比尺效應研究[D]. 楊慶.四川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閥芯運動過程液壓滑閥內部流場的CFD計算[D]. 趙蕾.太原理工大學 2008
[2]航空液壓閥污染敏感度測試系統(tǒng)研制[D]. 吳小霞.北京化工大學 2007
[3]閥芯閥套間縫隙內部流場的CFD計算[D]. 劉李平.太原理工大學 2007
[4]基于CFD環(huán)形間隙泄漏量及摩擦力的仿真計算[D]. 侯煜.太原理工大學 2007
[5]液固兩相流沖刷腐蝕數(shù)值模擬研究[D]. 徐姚.北京化工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2873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8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