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潮汐對對陸導彈登陸區(qū)的影響及優(yōu)化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6-05 20:13
受海洋潮汐的影響,艦載對陸導彈攻擊時,登陸區(qū)海岸地形瞬時高度會隨海平面的漲落而產(chǎn)生相應變化,進而會影響導彈在預定參考航跡確定的情況下登陸飛行時的安全性。根據(jù)海洋潮汐計算模型,分析潮汐引起的海平面變化對登陸區(qū)海岸相對高度的影響,進而研究實際作戰(zhàn)中海岸高度變化對導彈登陸飛行安全性的影響,提出了基于爬升點前移的航跡優(yōu)化方法。仿真實驗表明,給定參考航跡后對登陸區(qū)爬升航跡進行優(yōu)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艦載對陸導彈登陸飛行時的安全性,對登陸區(qū)的選取和航跡優(yōu)化具有較好的現(xiàn)實意義。
【文章來源】:海洋測繪. 2020,40(01)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登陸區(qū)參考航跡示意圖
影響對陸攻擊導彈登陸區(qū)撞地概率的因素,主要為潮汐引起的海岸高度變化和導彈飛行高度控制誤差。其中,海岸高度的變化量可由潮汐預報得出。定義登陸爬升時飛行航跡距海岸峰頂?shù)木嚯x | C i D | 為登陸區(qū)撞地概率的量度指標。如圖2所示,登陸區(qū)爬升航跡在二維平面的示意圖,參考航跡I0F已知的情況下,實際飛行時爬升起點Ii與爬升終點F(陸上導航點)在縱向上的相對位置為定值,即恒在垂線I1與I2上。
根據(jù)已求得的登陸海域的潮汐調和常數(shù),代入潮汐預報公式(4),可獲得未來某時期的潮位高度,圖3為某預報日24h的潮位變化曲線。由上圖可知,此預報日期的最低潮位約為-11 m,最高潮位約10 m,最大潮差21 m,即潮汐高度的變化量為21 m。通過對預報數(shù)據(jù)與實測數(shù)據(jù)的比較分析,該潮汐預報誤差等級約為10 cm級,滿足導彈飛行精度要求,對導彈登陸時撞地概率波動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掠海飛行高度對反艦導彈突防能力的影響[J]. 李一龍,王光輝,呂超. 四川兵工學報. 2014(01)
[2]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巡航高度優(yōu)化[J]. 舒健生,武健,趙建波,王曉梅,王少峰. 電光與控制. 2010(02)
[3]巡航導彈飛行撞地概率的一種計算方法[J]. 湛必勝,王明海,李邦杰,王繼平. 飛行力學. 2006(03)
[4]巡航導彈海上生存能力模型研究[J]. 秦志強,王明海,湛必勝.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06(03)
[5]海道測量潮汐計算與應用[J]. 翟國君,黃謨濤,吳中鼎,陸秀平,歐陽永忠,王克平. 海洋測繪. 2006(04)
[6]巡航導彈加速爬升段彈道優(yōu)化設計[J]. 侯宏錄,柳長安,周德云,何紅麗. 飛行力學. 2006(01)
[7]低空突防最優(yōu)航路規(guī)劃算法與仿真[J]. 穆曉敏,姜智超,包一鳴,吳森堂. 航天控制. 2005(01)
[8]基于誤差隨機過程無人飛行器的撞地概率計算公式[J]. 婁聯(lián)堂,周成平,丁明躍,馮新雷,關世義,周其忠,宋瑋. 宇航學報. 2003(02)
[9]巡航導彈撞地概率與導彈參數(shù)選擇[J]. 周慧鐘,周韜. 飛航導彈. 1997(08)
碩士論文
[1]海洋氣象環(huán)境對導彈作戰(zhàn)效能影響的動力學仿真[D]. 張英豪.東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12832
【文章來源】:海洋測繪. 2020,40(01)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登陸區(qū)參考航跡示意圖
影響對陸攻擊導彈登陸區(qū)撞地概率的因素,主要為潮汐引起的海岸高度變化和導彈飛行高度控制誤差。其中,海岸高度的變化量可由潮汐預報得出。定義登陸爬升時飛行航跡距海岸峰頂?shù)木嚯x | C i D | 為登陸區(qū)撞地概率的量度指標。如圖2所示,登陸區(qū)爬升航跡在二維平面的示意圖,參考航跡I0F已知的情況下,實際飛行時爬升起點Ii與爬升終點F(陸上導航點)在縱向上的相對位置為定值,即恒在垂線I1與I2上。
根據(jù)已求得的登陸海域的潮汐調和常數(shù),代入潮汐預報公式(4),可獲得未來某時期的潮位高度,圖3為某預報日24h的潮位變化曲線。由上圖可知,此預報日期的最低潮位約為-11 m,最高潮位約10 m,最大潮差21 m,即潮汐高度的變化量為21 m。通過對預報數(shù)據(jù)與實測數(shù)據(jù)的比較分析,該潮汐預報誤差等級約為10 cm級,滿足導彈飛行精度要求,對導彈登陸時撞地概率波動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掠海飛行高度對反艦導彈突防能力的影響[J]. 李一龍,王光輝,呂超. 四川兵工學報. 2014(01)
[2]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巡航高度優(yōu)化[J]. 舒健生,武健,趙建波,王曉梅,王少峰. 電光與控制. 2010(02)
[3]巡航導彈飛行撞地概率的一種計算方法[J]. 湛必勝,王明海,李邦杰,王繼平. 飛行力學. 2006(03)
[4]巡航導彈海上生存能力模型研究[J]. 秦志強,王明海,湛必勝.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06(03)
[5]海道測量潮汐計算與應用[J]. 翟國君,黃謨濤,吳中鼎,陸秀平,歐陽永忠,王克平. 海洋測繪. 2006(04)
[6]巡航導彈加速爬升段彈道優(yōu)化設計[J]. 侯宏錄,柳長安,周德云,何紅麗. 飛行力學. 2006(01)
[7]低空突防最優(yōu)航路規(guī)劃算法與仿真[J]. 穆曉敏,姜智超,包一鳴,吳森堂. 航天控制. 2005(01)
[8]基于誤差隨機過程無人飛行器的撞地概率計算公式[J]. 婁聯(lián)堂,周成平,丁明躍,馮新雷,關世義,周其忠,宋瑋. 宇航學報. 2003(02)
[9]巡航導彈撞地概率與導彈參數(shù)選擇[J]. 周慧鐘,周韜. 飛航導彈. 1997(08)
碩士論文
[1]海洋氣象環(huán)境對導彈作戰(zhàn)效能影響的動力學仿真[D]. 張英豪.東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12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1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