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酞菁鉛和C 60 的激光防護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10:47
基于非線性吸收的激光防護技術(shù)是目前應(yīng)對不斷發(fā)展的激光武器的有效手段。酞菁鉛和C60是典型的反飽和吸收材料,由于防護波段寬,箝位輸出值低,響應(yīng)時間快等特點被廣泛研究,但是隨著寬波段可調(diào)諧激光武器的迅速發(fā)展,單一非線性機理的防護能力比較有限,無法大幅度削弱激光的能量,使其達到人眼或光學元器件的接受程度。因此本文開展了基于光柵衍射和非線性吸收(酞菁鉛和C60)的雙光柵夾有機溶液的限幅特性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Matlab研究不同溶劑的熱致折射率變化,比較了二甲苯,氯仿和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的熱致折射率變化,從而選擇合適的溶液作為酞菁鉛和C60的溶劑;通過反飽和吸收理論來研究酞菁鉛和C60溶液的光限幅特性,比較5mm,10mm和15mm厚度的酞菁鉛和C60溶液分別在1.5′10-3,3.5′10-3,5.5′10-3和7.5′10-3M濃度時激光防護效果。(2)根據(jù)標量衍射理論研究不同槽型光柵的抑制零級光的衍射效率,設(shè)計三角形,矩形和正弦型光柵的槽型參數(shù);然后利用所設(shè)計的光柵...
【文章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光限幅器輸入與輸出示意圖
(1) (2) 2 (3) 3P E E E ...極化率;(2) 和(3) 分別表示二階和三階極化率。所以 P (1)示線性極化強度、二階和三階非線性極化強度[9-10]。非線在光場中的非線性響應(yīng)。由于對稱性,電場的偶次方項為效應(yīng)在所有介質(zhì)中都普遍存在(如三階非線性)。因此人們階非線性。三階非線性光學效應(yīng)有三次諧波、四波混頻、光子吸收、非線性散射、非線性折射等[8]。線性光學(Nonlinear Optical, NLO)過程受到了越來越多引出“光限幅”的概念(即高強度和破壞性光束的能量因被具有高透過率)。光限幅(Optical Limiting, OL)是 NLO 的一可以理解為材料對激光的透過率隨著入射能量的改變而發(fā)量降低到光學元器件或人眼所能承受的程度(如圖 1.2 所示光學儀器的需要--特別是對人眼的保護。這個精密“器件光學寬帶響應(yīng),對環(huán)境有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和大于 100 dB 的
NLA )、非線性折射(Nonlunear Refraction, NLR)和非線性散射(Nonlinear Scattering, NLS )(如圖1.3 所示)。根據(jù)材料的種類不同,其機理也不相同。大量研究表明,任何具有單一光限幅機制的材料都無法單獨有效地抗擊脈沖激光、連續(xù)或準連續(xù)激光的攻擊。從器件角度考慮,將幾種光限幅器(包括各種基于線性吸收、反射和衍射原理的濾波器和基于非線性光學原理的光限幅器)組合起來設(shè)計一個復(fù)合型的光限幅器,進一步優(yōu)化器件的光限幅性能和材料的損害閾值,使用一系列適宜的基于光敏材料的不同濃度材料構(gòu)成的串聯(lián)器件的方法也能夠大大地提高器件的光限幅性能。圖 1. 3 非線性光限幅機理1.3.1 非線性吸收1)反飽和吸收當激發(fā)態(tài)(單重態(tài)或三重態(tài))的吸收截面大于基態(tài)吸收截面,這個過程稱為反飽和吸收(Reverse saturable absorption,RSA ),材料吸收系數(shù)為正值,直接表現(xiàn)為對入射能量的吸收增強。其特征是:在一般強度的光照射下有較高的透過率,但在高強度光輻照時光在材料中的透過率降低。這種理論或?qū)嶒灛F(xiàn)象最先由 Gioliano 和 Hess 于 1967 年提出或觀察到的[18-20]。RSA 時,基態(tài)上的電子被激發(fā)到過渡態(tài)上,弱光時材料透過率比較大,近視看成透明的,而在強光下透過率不斷降低。材料的反飽和吸收特性越好,其激發(fā)態(tài)(1 2T T)與基態(tài)(0 1S S)的截面比值較高( 1),系間串躍的速率大( isc)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富勒烯聚合物的光限幅效應(yīng)研究[J]. 趙萬利,王畢藝. 光電技術(shù)應(yīng)用. 2014(06)
[2]航天器激光防護材料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馮守志,圣冬冬. 上海航天. 2014(03)
[3]非線性高能激光防護材料研究進展[J]. 馬德躍,李曉霞,郭宇翔,趙紀金. 激光與紅外. 2014(06)
[4]光限幅材料研究進展[J]. 彭蕊,辛晶,康開斌,趙敏,王強,許主國.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6)
[5]裝甲車輛光電設(shè)備的戰(zhàn)場激光威脅與防護研究[J]. 鄒彪,胡明俠,張遼寧. 激光雜志. 2013(04)
[6]卟啉單體和卟啉二聚體的光限幅性質(zhì)[J]. 鄭文琦,單凝,法煥寶,石瑩巖. 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3(01)
[7]基于衍射理論的Z掃描技術(shù)分析與數(shù)值模擬[J]. 王彩麗,牛燕雄,崔云霞,牛海莎,和婷,張鵬.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12(09)
[8]光柵衍射的仿真實驗研究[J]. 譚毅. 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 2011(04)
[9]雙光子吸收材料用于高功率激光近場控制技術(shù)[J]. 謝娜,黃晚晴,郭儀,王曉東,方香云,趙榆霞,李慶,孫立,趙潤昌,粟敬欽,朱啟華.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11(04)
[10]槽型衍射光柵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優(yōu)化設(shè)計研究[J]. 樊叔維,周慶華,李紅. 光學學報. 2010(11)
博士論文
[1]光電系統(tǒng)的強激光破壞及防護技術(shù)研究[D]. 牛燕雄.天津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新型有機材料光學非線性的研究[D]. 儲祥勇.蘇州大學 2014
[2]金屬酞菁功能化的石墨烯雜化材料的制備與光限幅性能研究[D]. 任浩.長春理工大學 2014
[3]多支鏈含給—受體結(jié)構(gòu)的共軛鉑(Ⅱ)芳香炔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研究[D]. 黃招輝.鄭州大學 2013
[4]有機π電子共軛平面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學性能研究[D]. 陳玉霞.河南大學 2011
[5]蒽中心十字交叉共軛分子的雙光子性質(zhì)及其壓致變色行為的研究[D]. 張學衡.青島科技大學 2011
[6]三種DMIT金屬有機配合物材料的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的研究[D]. 張熹.山東大學 2008
[7]富勒烯衍生物的非線性光學特性和光限幅特性研究[D]. 程永光.河南大學 2007
[8]納米流體強化小型熱虹吸管換熱特性的實驗研究[D]. 郭廣亮.上海交通大學 2007
[9]鎳單核配合物的光學非線性及被動光學限幅特性研究[D]. 王玉華.河南大學 2004
[10]半導(dǎo)體納米材料和金屬卟啉的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的研究[D]. 歐慧靈.河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2912409
【文章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光限幅器輸入與輸出示意圖
(1) (2) 2 (3) 3P E E E ...極化率;(2) 和(3) 分別表示二階和三階極化率。所以 P (1)示線性極化強度、二階和三階非線性極化強度[9-10]。非線在光場中的非線性響應(yīng)。由于對稱性,電場的偶次方項為效應(yīng)在所有介質(zhì)中都普遍存在(如三階非線性)。因此人們階非線性。三階非線性光學效應(yīng)有三次諧波、四波混頻、光子吸收、非線性散射、非線性折射等[8]。線性光學(Nonlinear Optical, NLO)過程受到了越來越多引出“光限幅”的概念(即高強度和破壞性光束的能量因被具有高透過率)。光限幅(Optical Limiting, OL)是 NLO 的一可以理解為材料對激光的透過率隨著入射能量的改變而發(fā)量降低到光學元器件或人眼所能承受的程度(如圖 1.2 所示光學儀器的需要--特別是對人眼的保護。這個精密“器件光學寬帶響應(yīng),對環(huán)境有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和大于 100 dB 的
NLA )、非線性折射(Nonlunear Refraction, NLR)和非線性散射(Nonlinear Scattering, NLS )(如圖1.3 所示)。根據(jù)材料的種類不同,其機理也不相同。大量研究表明,任何具有單一光限幅機制的材料都無法單獨有效地抗擊脈沖激光、連續(xù)或準連續(xù)激光的攻擊。從器件角度考慮,將幾種光限幅器(包括各種基于線性吸收、反射和衍射原理的濾波器和基于非線性光學原理的光限幅器)組合起來設(shè)計一個復(fù)合型的光限幅器,進一步優(yōu)化器件的光限幅性能和材料的損害閾值,使用一系列適宜的基于光敏材料的不同濃度材料構(gòu)成的串聯(lián)器件的方法也能夠大大地提高器件的光限幅性能。圖 1. 3 非線性光限幅機理1.3.1 非線性吸收1)反飽和吸收當激發(fā)態(tài)(單重態(tài)或三重態(tài))的吸收截面大于基態(tài)吸收截面,這個過程稱為反飽和吸收(Reverse saturable absorption,RSA ),材料吸收系數(shù)為正值,直接表現(xiàn)為對入射能量的吸收增強。其特征是:在一般強度的光照射下有較高的透過率,但在高強度光輻照時光在材料中的透過率降低。這種理論或?qū)嶒灛F(xiàn)象最先由 Gioliano 和 Hess 于 1967 年提出或觀察到的[18-20]。RSA 時,基態(tài)上的電子被激發(fā)到過渡態(tài)上,弱光時材料透過率比較大,近視看成透明的,而在強光下透過率不斷降低。材料的反飽和吸收特性越好,其激發(fā)態(tài)(1 2T T)與基態(tài)(0 1S S)的截面比值較高( 1),系間串躍的速率大( isc)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富勒烯聚合物的光限幅效應(yīng)研究[J]. 趙萬利,王畢藝. 光電技術(shù)應(yīng)用. 2014(06)
[2]航天器激光防護材料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馮守志,圣冬冬. 上海航天. 2014(03)
[3]非線性高能激光防護材料研究進展[J]. 馬德躍,李曉霞,郭宇翔,趙紀金. 激光與紅外. 2014(06)
[4]光限幅材料研究進展[J]. 彭蕊,辛晶,康開斌,趙敏,王強,許主國.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6)
[5]裝甲車輛光電設(shè)備的戰(zhàn)場激光威脅與防護研究[J]. 鄒彪,胡明俠,張遼寧. 激光雜志. 2013(04)
[6]卟啉單體和卟啉二聚體的光限幅性質(zhì)[J]. 鄭文琦,單凝,法煥寶,石瑩巖. 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3(01)
[7]基于衍射理論的Z掃描技術(shù)分析與數(shù)值模擬[J]. 王彩麗,牛燕雄,崔云霞,牛海莎,和婷,張鵬.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12(09)
[8]光柵衍射的仿真實驗研究[J]. 譚毅. 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 2011(04)
[9]雙光子吸收材料用于高功率激光近場控制技術(shù)[J]. 謝娜,黃晚晴,郭儀,王曉東,方香云,趙榆霞,李慶,孫立,趙潤昌,粟敬欽,朱啟華.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11(04)
[10]槽型衍射光柵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優(yōu)化設(shè)計研究[J]. 樊叔維,周慶華,李紅. 光學學報. 2010(11)
博士論文
[1]光電系統(tǒng)的強激光破壞及防護技術(shù)研究[D]. 牛燕雄.天津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新型有機材料光學非線性的研究[D]. 儲祥勇.蘇州大學 2014
[2]金屬酞菁功能化的石墨烯雜化材料的制備與光限幅性能研究[D]. 任浩.長春理工大學 2014
[3]多支鏈含給—受體結(jié)構(gòu)的共軛鉑(Ⅱ)芳香炔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研究[D]. 黃招輝.鄭州大學 2013
[4]有機π電子共軛平面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學性能研究[D]. 陳玉霞.河南大學 2011
[5]蒽中心十字交叉共軛分子的雙光子性質(zhì)及其壓致變色行為的研究[D]. 張學衡.青島科技大學 2011
[6]三種DMIT金屬有機配合物材料的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的研究[D]. 張熹.山東大學 2008
[7]富勒烯衍生物的非線性光學特性和光限幅特性研究[D]. 程永光.河南大學 2007
[8]納米流體強化小型熱虹吸管換熱特性的實驗研究[D]. 郭廣亮.上海交通大學 2007
[9]鎳單核配合物的光學非線性及被動光學限幅特性研究[D]. 王玉華.河南大學 2004
[10]半導(dǎo)體納米材料和金屬卟啉的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的研究[D]. 歐慧靈.河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2912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291240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