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橋隧道古溶蝕洼地段初支大變形控制技術
本文關鍵詞:天生橋隧道古溶蝕洼地段初支大變形控制技術
【摘要】:滬昆客運專線天生橋隧道通過古溶蝕洼地段,圍巖具有中等~強膨脹性,遇水后發(fā)生軟化,導致上臺階初期支護產(chǎn)生49 m長、最大4.2 m的沉降量。通過采用在未變形段加強初期支護強度、增加臨時支撐,以及在大變形產(chǎn)生段施工中采用上臺階回填、超前帷幕注漿、初期支護及二次襯砌加強、拱墻徑向注漿、拱腳部位鎖腳錨管加強、上臺階設置鐖32縱向槽鋼梁、基底鋼管樁注漿加固等綜合技術,成功控制圍巖變形,順利通過大變形段,對同類地質條件工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 中鐵三局集團西南工程有限公司;
【關鍵詞】: 初期支護大變形 徑向注漿 帷幕注漿 鋼管樁
【分類號】:U455.7
【正文快照】: 軟弱圍巖隧道開挖過程中易發(fā)生大變形等情況,尤其膨脹性圍巖遇水后更容易產(chǎn)生大變形。關于大變形隧道理論研究、支護理論、施工技術的研究一直屬于該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關于軟巖隧道大變形產(chǎn)生機理和理論分析,孫鈞[1]等人提出了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軟弱圍巖發(fā)生擠壓大變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小平,徐華海,朱紹華;昱嶺關隧道左洞初期支護大面積下沉處理方案的研究[J];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趙玉生;;初期支護后公路隧道拓寬改造施工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3 司寶金;;加強初期支護理念在現(xiàn)場實際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2年07期
4 楊少宏;特殊條件下初期支護體系的研究應用[J];鐵道工程學報;1997年04期
5 鄭志剛;雷公山隧道左線初期支護變形處理[J];市政技術;2005年06期
6 陳改霞;劉慶舒;呂和林;;長河壩隧道立交段初步設計初期支護參數(shù)研究[J];四川建筑;2007年03期
7 帥建兵;;隧道在初期支護突變條件下的應急處理措施[J];建筑施工;2012年04期
8 張中堂;;對軍都山隧道F_(11)斷層及其影響帶地段初期支護變形問題的剖析[J];隧道建設;1988年01期
9 孫洪霞;地鐵王府井站西南風道開挖和初期支護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03年04期
10 李朋湃;鄧成燕;;中興隧道左線初期支護沉降處理技術[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明年;李志業(yè);胡學林;;不同初期支護對提高圍巖承載能力的試驗研究[A];面向國民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五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8年
2 司賢超;;共和隧道特殊圍巖段初期支護大變形處理技術[A];第九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黃宏偉;楊新安;;公路隧道復合式襯砌中初期支護設計的討論[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4 楊永亮;魏玉明;李東海;;淺埋暗挖工程初期支護施工質量控制[A];北京市政第一屆地鐵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李應順;;洋碰隧道進口端洞內初期支護下沉侵限處理措施[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6 司劍鈞;;極高地應力軟巖隧道雙層支護技術[A];第十三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7 翟恩地;王桐封;;隧洞復合支護受力數(shù)值分析[A];水電與礦業(yè)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中國北方巖石力學與工程應用學術會議文集[C];199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九公司 李天雨;地鐵區(qū)間初期支護工程滲漏水處理技術[N];大眾科技報;2007年
2 楊能兵 周麗 李峰;活躍在施工一線的“群安員”們[N];科技日報;2009年
3 陳樹青 張平安;大戰(zhàn)“水龍王”[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4年
4 賈貴成 畢增禮 記者 王炳海;通沈高速公路吉林段工程進展順利[N];通化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燁;富水弱成砂巖隧道力學特性與支護對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2 伍毅敏;軟基隧道支護機理與病害防治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澤輝;某公路隧道施工初期支護受力分析及監(jiān)控量測[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孫水泉;鐵路隧道施工初期支護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王洪昌;雙層初期支護在大變形隧道中的應用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4 李海軍;廈門海底隧道初期支護變異對支護體系安全性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5 蘆勃;初期支護缺陷對隧道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6 高永;深埋隧道初期支護可靠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7 史存鵬;淺埋軟巖大跨度隧道初期支護效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8 朱少剛;偏壓隧道軟弱圍巖及其初期支護穩(wěn)定性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9 尹術軍;雙連拱隧道淺埋地段初期支護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周亞;黃土公路隧道初期支護優(yōu)化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16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81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