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化熱溫度效應的智能混凝土梁橋受力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水化熱溫度效應的智能混凝土梁橋受力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混凝土箱梁橋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裂縫 形狀記憶合金 回復力
【摘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橋由于其整體性好、跨度大、重量較輕、造型美觀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橋梁工程的建設中,并逐漸向大跨度、大截面方向發(fā)展,在尺寸效應上,已邁進大體積混凝土范疇。已有研究資料表明,環(huán)境條件、超載等因素都會加劇橋梁結構撓度和裂縫的發(fā)展,使鋼筋暴露于外界環(huán)境中,從而加劇鋼筋的銹蝕。眾所周知,鋼筋銹蝕嚴重影響鋼筋力學性能,引起混凝土保護層剝落,降低結構延性和承載力,對結構的安全性及使用壽命造成威脅。尤其對于海洋環(huán)境下的橋梁,受潮濕空氣和氯離子的影響,裂縫的防治早已成為橋梁工程的重中之重。形狀記憶合金(SMA)由于其獨特的形狀記憶效應,已逐漸被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當SMA溫度升高時,由于材料變形,可產生高達400MPa~600MPa的回復力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成功地將SMA應用于混凝土梁橋中,實現了結構的智能控制。但在激發(fā)SMA回復力時往往采用通電方式對其加熱,由于施工條件的限制,該方法難以在工程中實現。本文將SMA絞線布置于梁橋底板處,利用混凝土水化熱的溫度效應激發(fā)SMA變形,并使回復力作用于結構以控制橋梁裂縫和撓度的發(fā)展,從而達到提高結構耐久性和安全性的效果。概括起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針對某混凝土箱型梁,進行了溫度場和應力場的理論研究和有限元分析。通過計算值與實測結果的對比分析,驗證了ANSYS分析箱梁溫度效應的正確性,并對箱梁溫度場應力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腹板溫度裂縫的產生機理進行了闡述。(2)通過對某單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橋溫度場的有限元研究,分析SMA布置點處的溫度情況。結合已有試驗研究成果,計算該溫度可激發(fā)某NiTi-SMA產生回復力的大小,以及所需施加的預應變值。(3)基于熱力耦合的思想對某智能混凝土梁橋進行受力性能研究。分別對SMA絞線布置前后的承載能力和車輛荷載作用下的裂縫和撓度變化進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SMA由水化熱激發(fā)的回復力對混凝土梁橋的裂縫和跨中撓度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結構耐久性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混凝土箱梁橋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裂縫 形狀記憶合金 回復力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9-10
- 1.2 形狀記憶合金特點及應用10-15
- 1.2.1 形狀記憶合金的相變10-11
- 1.2.2 形狀記憶效應11-13
- 1.2.3 超彈性效應13-14
- 1.2.4 智能混凝土梁橋工作原理14-15
-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15-19
- 1.3.1 混凝土梁橋水化熱的研究現狀15-17
- 1.3.2 形狀記憶合金的研究現狀17-19
- 1.4 本文的主要內容19-20
- 第二章 箱型梁水化熱溫度效應計算理論分析20-34
- 2.1 引言20
- 2.2 熱傳導方程20-22
- 2.3 初始條件與邊界條件22-24
- 2.4 邊界條件的近似處理24-28
- 2.4.1 第三類邊界條件的近似處理24-26
- 2.4.2 表面保溫層計算26-28
- 2.5 混凝土生熱模型28-30
- 2.5.1 水泥水化熱模型28-29
- 2.5.2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29-30
- 2.5.3 混凝土水化熱生成率30
- 2.6 溫度場有限元法的變分原理30-33
- 2.7 本章小結33-34
- 第三章 混凝土箱型梁溫度場與應力場有限元分析34-43
- 3.1 引言34
- 3.2 工程概況34-35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5-38
- 3.3.1 2#塊計算模型35-36
- 3.3.2 計算方法及參數的選擇36-38
- 3.4 計算結果與分析38-42
- 3.4.1 溫度的計算結果及分析38-39
- 3.4.2 溫度應力的計算結果及分析39-41
- 3.4.3 常用的裂縫控制措施41-42
- 3.5 本章小結42-43
- 第四章 形狀記憶合金熱力學性能研究43-54
- 4.1 引言43
- 4.2 形狀記憶合金的本構模型43-47
- 4.2.1 Tanaka模型43-45
- 4.2.2 Liang模型45-46
- 4.2.3 Brinson模型46-47
- 4.3 某SMA熱力學性能及回復力的確定47-50
- 4.3.1 SMA的特征溫度47-48
- 4.3.2 某NiTi-SMA的應力-應變關系48-49
- 4.3.3 某NiTi-SMA受限回復力的確定49-50
- 4.4 預應力筋在ANSYS中的實現方法50-52
- 4.4.1 鋼筋混凝土的建模方法51
- 4.4.2 預應力的施加方法51-52
- 4.5 本章小結52-54
- 第五章 某智能混凝土梁橋受力性能研究54-68
- 5.1 引言54
- 5.2 工程概況54-55
- 5.3 材料參數的確定55-57
- 5.3.1 預應力筋有關參數的確定55-56
- 5.3.2 混凝土有關參數的確定56-57
- 5.4 某梁橋有限元熱分析及SMA回復力計算57-59
- 5.4.1 有限元建模57
- 5.4.2 有限元求解與分析57-59
- 5.5 智能混凝土梁橋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59-66
- 5.5.1 分析思路59-60
- 5.5.2 有限元建模60-61
- 5.5.3 有限元求解與分析61-66
- 5.6 SMA在混凝土梁橋中的安裝工藝66-67
- 5.7 本章小結67-68
- 結論與展望68-70
- 參考文獻70-7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74-75
- 致謝7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菁皓;;混凝土梁橋常見裂縫成因分析[J];民營科技;2009年11期
2 任更鋒;胡景雨;王儒雅;王春生;;多跨連續(xù)大跨度混凝土梁橋合理加載齡期分析[J];混凝土;2011年08期
3 郭殿軍;;混凝土梁橋自監(jiān)測裂縫自閉合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年01期
4 徐銀燕;;探析現澆混凝土梁橋施工監(jiān)理控制方法[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年01期
5 黎洪萍;張磊;;公路混凝土梁橋安全性能綜合評價的研究[J];基建管理優(yōu)化;2007年01期
6 吳文佑;;混凝土梁橋裂縫成因分析與應對措施研究[J];工程與建設;2011年05期
7 王鵬;王福敏;張力;;在役混凝土梁橋時變可靠度評估技術研究綜述[J];公路交通技術;2012年06期
8 楊帆;蘇木標;李青寧;;采用層次分析法的不同標度計算鐵路混凝土梁橋的部件權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9 鄭順;胡柏學;羅陽青;黃浩;;服役混凝土梁橋承載能力時變模型分析與應用[J];公路工程;2012年01期
10 張海;王琳;趙巖;柴旺;孫國龍;;基于可拓理論對混凝土梁橋的可靠性評價[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僑;胡世翔;陳曉強;;混凝土收縮預測模型修正方法研究及驗證[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2年
2 劉蕾蕾;李本偉;賀智功;;混凝土梁橋典型震害及抗震措施研究[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分析與研究[C];2009年
3 何雄君;朱春東;胡志堅;;梁橋鋼/FRP束與混凝土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趙成江;金增芳;;時速160km/h鐵路混凝土梁橋加固技術研究[A];首屆全國既有結構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武勤;;混凝土梁橋的維修與加固[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3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牛艷偉;石雪飛;阮欣;;大跨徑混凝土梁橋的長期撓度實測分析[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7 徐紅波;;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裂縫成因及對策淺析[A];第二屆全國工程結構抗震加固改造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8 肖運棟;李欣然;陳德偉;;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梁橋裂縫原因分析[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王安邦;王向東;陳玲;李永才;楊建忠;;既有鐵路鋼梁橋更換混凝土梁橋施工技術方案[A];高速重載與普通鐵路橋隧運營管理與檢測修理技術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王興國;張春生;王文華;周朝陽;;預應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橋梁研究與應用[A];2011復合材料橋梁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田翔;經驗共分享 疑義相與析[N];中國交通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健;混凝土梁橋抗彎承載力退化模型及路網中橋梁維修決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徐廷霞;拓寬改造混凝土梁橋的車載動力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李明俊;基于水化熱溫度效應的智能混凝土梁橋受力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4 茍名家;既有混凝土梁橋綜合評估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5 任京州;既有公路混凝土梁橋狀態(tài)評估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6 劉伯奇;基于性能—壽命—成本優(yōu)化的混凝土梁橋設計方法及系統(tǒng)開發(fā)[D];天津大學;2010年
7 顏俊波;火災后混凝土梁橋損傷評估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8 劉君奎;在役混凝土梁橋工作狀態(tài)模糊綜合評估[D];長安大學;2008年
9 王儒雅;混凝土梁橋施工期若干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10 譚景文;非均勻收縮對混凝土梁橋長期使用性能影響的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40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4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