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問題方法的駕駛操作行為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12 01:19
隨著人們對駕駛行為的關注,對于其分析研究越來越被人重視,主要分為從駕駛員本身和汽車行駛狀態(tài)兩個方面來分析研究駕駛行為。前者采用立足于駕駛員本身建立駕駛員模型,順序“因果關系”來研究駕駛操作行為,具有考慮因素較多,建模復雜,能夠很好的反映駕駛操作行為;后者根據(jù)駕駛操作改變的汽車行駛狀態(tài),逆序“因果關系”研究駕駛操作行為,具有考慮因素較少,建模比較簡單,能夠對已知的操作行為進行分析研究,為改善駕駛行為提供理論支持。本文以逆問題方法為基礎,分析研究了駕駛操作行為,并給予一定的操作評價。通過對駕駛操作行為分析,得到研究駕駛操作行為所需的操作表征量,如節(jié)氣門開度、離合器磨合度、換擋時機、制動力、方向盤轉角等信息,來表示駕駛員分別對加速踏板、離合器踏板、換擋桿、制動踏板以及方向盤操縱機構的駕駛操作行為,并且建立了相應的識別模型以及根據(jù)其表征量對駕駛操作行為進行分析評價。首先對建立的識別模型作前期的準備工作為了更好的從逆問題的角度分析駕駛操作行為,需要對汽車系統(tǒng)動力學有深入的認知其運行狀態(tài)規(guī)律。由于輪胎在動力學中的位置比較重要,本位對影響輪胎側偏特性的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便根據(jù)所建立模型的研究目進...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駕駛員操縱行為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駕駛操作行為研究
1.2.1 國外研究
1.2.2 國內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逆問題和建模方法及其建模準備
2.1 逆問題
2.2 建模方法
2.3 構建逆問題模型前的準備
2.3.1 駕駛操作行為分析
2.3.2 識別模型的構建方法
2.3.3 輪胎特性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逆問題方法構建識別模型及其驗證
3.1 識別模型構建
3.1.1 縱向操作識別模型
3.1.1.1 離合器和擋位操作識別模型
3.1.1.2 制動踏板操作識別
3.1.2 橫向操作識別模型
3.2 驗證識別模型
3.2.1 離合器踏板和換擋桿的操作識別驗證
3.2.2 制動力估計模型驗證
3.2.3 方向盤轉角的識別模型驗證
3.3 識別模型的優(yōu)化
3.3.1 考慮輪胎垂直載荷的方向盤轉角識別模型優(yōu)化
3.3.2 考慮縱向力的方向盤轉角的識別模型優(yōu)化
3.3.3 實車驗證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駕駛操作行為分析及評價
4.1 駕駛操作動作特征
4.1.1 方向盤操作動作特征
4.1.2 加速踏板操作特征
4.1.3 離合器操作特征
4.1.4 擋位操作特征
4.1.5 制動踏板特征
4.2 駕駛員操作行為評價
4.2.1 單因素評價
4.2.2 多因素評價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90134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駕駛員操縱行為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駕駛操作行為研究
1.2.1 國外研究
1.2.2 國內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逆問題和建模方法及其建模準備
2.1 逆問題
2.2 建模方法
2.3 構建逆問題模型前的準備
2.3.1 駕駛操作行為分析
2.3.2 識別模型的構建方法
2.3.3 輪胎特性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逆問題方法構建識別模型及其驗證
3.1 識別模型構建
3.1.1 縱向操作識別模型
3.1.1.1 離合器和擋位操作識別模型
3.1.1.2 制動踏板操作識別
3.1.2 橫向操作識別模型
3.2 驗證識別模型
3.2.1 離合器踏板和換擋桿的操作識別驗證
3.2.2 制動力估計模型驗證
3.2.3 方向盤轉角的識別模型驗證
3.3 識別模型的優(yōu)化
3.3.1 考慮輪胎垂直載荷的方向盤轉角識別模型優(yōu)化
3.3.2 考慮縱向力的方向盤轉角的識別模型優(yōu)化
3.3.3 實車驗證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駕駛操作行為分析及評價
4.1 駕駛操作動作特征
4.1.1 方向盤操作動作特征
4.1.2 加速踏板操作特征
4.1.3 離合器操作特征
4.1.4 擋位操作特征
4.1.5 制動踏板特征
4.2 駕駛員操作行為評價
4.2.1 單因素評價
4.2.2 多因素評價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901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79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