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混組合連續(xù)梁橋施工過程受力性能及影響因素分析
【圖文】:
并不也能說其就沒有缺點,在進行鋼結構受壓承載力計算時,是決定因素,因此往往使其抗壓強度還沒有到達極限抗壓強度;另外,價格相對比較高、構件維護比較復雜、剛度較小以及缺點[4]。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作為一種新型結構,是在鋼材、混受力性能不同材料之間設置連接件,使它們結合為一個整體,受力、協(xié)調變形[5]。件是通過將鋼材、混凝土兩種完全不同的材料分別布置在受樣充分利用了鋼材、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的優(yōu)點,避免了它材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之間相互支撐,,使它們組合它們中任何一個的力學性能[6],具有非常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的應用前景[4]。尤其是簡支組合梁,全橋都承受正彎矩作用,土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材料的力學特點充分的發(fā)揮和利用。組合梁中主要承受拉應力,為能夠比較充分發(fā)揮鋼梁的優(yōu)勢,較常用的截面形式有工字形和箱形截面[7.8]。如圖 1-1、圖 1-
圖 1-2 組合箱梁的截面形式1.2.2 組合結構橋梁分類組合梁橋是指采用剪力傳遞器將鋼板梁、鋼箱梁、鋼桁架等結構構件和鋼筋混凝土板結合成組合截面共同工作的一種復合梁式結構。目前,在實際工程應用比較多的組合結構橋梁主要有下面幾類:(1)組合鋼板梁橋這種結構形式橋梁起源于歐洲,早期的時候,設計時并沒有很好的使鋼材和混凝土的特性發(fā)揮出來,和非組合梁的受力很類似,通常要使鋼梁之間加設置很多橫向連系梁、縱向的和垂直的橫向支撐,同時還要在腹板上焊接很多橫向的加勁肋,縱梁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很大。1980 年后,很多國家的學者開始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對早期的體系進行了很多改良,使其壽命提高、受力更合理以及造價降低[8-12]。(2)組合箱梁橋這種結構形式橋梁應用實際工程要追溯到 20 世紀 80 年代,其中因其自重
【學位授予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U445.4;U4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羊海林;莫時旭;鄭艷;李勝;李興科;;部分充填混凝土窄幅鋼箱組合梁抗裂性能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2 余志武;張大付;焦姣;;鋼-混凝土連續(xù)組合箱梁負彎矩區(qū)極限抗彎承載力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2期
3 李運生;侯忠明;趙志楊;張彥玲;;焊釘連接件時變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3年06期
4 周凌宇;余志武;賀桂超;;A new 3-D element formulation on displacement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beam[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3年05期
5 聶建國;丁然;;正彎矩區(qū)組合梁腹板局部穩(wěn)定性研究[J];工程力學;2013年02期
6 樊健生;聶建國;王浩;;考慮收縮、徐變及開裂影響的組合梁長期受力性能研究(Ⅰ)——試驗及計算[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7 樊健生;聶鑫;李全旺;;考慮收縮、徐變及開裂影響的組合梁長期受力性能研究(Ⅱ)——理論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8 段樹金;霍軍會;周慶東;;鋼-混凝土雙面組合梁極限承載力計算方法研究[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9 趙煜;李春軒;張充滿;;在役連續(xù)剛構橋頂升技術及應用[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10 王景全;呂志濤;劉釗;;部分剪力連接鋼-混凝土組合梁變形計算的組合系數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韓春秀;鋼—混凝土組合梁徐變和收縮效應的理論與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2 白玲;超靜定組合結構橋梁受力特性的3D-FEM模擬分析[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彬;用支座升降法建造雙面組合連續(xù)箱梁橋的徐變效應分析[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7年
2 王興興;鋼混疊合梁在連續(xù)梁橋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3 楊奇濤;鋼—混凝土組合連續(xù)梁橋收縮徐變效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4 嚴忠林;變截面鋼—混凝土組合連續(xù)梁橋受力特性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5 黃瑜;大跨度剛構—連續(xù)組合梁橋施工仿真分析[D];重慶大學;2012年
6 劉佳;大跨度鋼—混凝土連續(xù)組合梁橋施工過程有限元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李娜;變截面鋼—混凝土組合箱梁橋結構性能仿真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8 譚逢剛;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的靜力有限元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9 陳斌;鋼與混凝土組合梁受力性能分析[D];湖南大學;2008年
10 歐陽明;鋼—混組合梁翼緣有效寬度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829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8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