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降測量的管道力學性狀分析及誤差評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伯清,沙壽家;隧道襯砌力學性狀的分析[J];鐵道建筑;1995年09期
2 易建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曲線橋實橋載荷試驗[J];中外公路;1994年02期
3 高大水;徐麟祥;;三峽工程船閘中隔墩巖體利用及力學性狀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9期
4 陳祿生;王廣俊;;超載作用下加筋土支擋結構的力學性狀[J];公路;1991年05期
5 陳u&,彭建忠,顧歡達,沈劍林,陳越;水泥粉噴樁復合地基受力性狀試驗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02年04期
6 朱杰兵,韓軍,程良奎,肖國強;三峽永久船閘預應力錨索加固對周邊巖體力學性狀影響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2年06期
7 王智超;羅迎社;龔衛(wèi)鋒;鄧旭華;;高填方路基壓實土力學性狀實驗[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4期
8 張小冬,凌賢長,程亞鵬,王宣青,張軍臣;水下隧道周圍土體及襯砌變形力學性狀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7期
9 喻志潔;張土喬;;深基坑工程臨近管道力學性狀的計算[J];公路工程;2010年03期
10 凌賢長;王麗霞;吳立新;王禹蘭;;隧道盾構法掘進觸發(fā)二次地應力分布規(guī)律研究[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志沛;王東;王芝銀;;尹中高速公路旋噴樁復合地基的數(shù)值模擬[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2 陸培炎;陳曉文;楊光華;;廣州珠江水下隧道沉管段內力分析[A];高層建筑與橋梁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9年
3 王勇;孫彩紅;;大跨隧道洞口段施工監(jiān)控量測與結構受力變形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嚴伊莎;林永貴;段正君;;初始地應力對軟弱圍巖隧道襯砌力學行為的影響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陸培炎;陳曉文;楊光華;;廣州珠江水下隧道沉管段內力分析[A];陸培炎科技著作及論文選集[C];2006年
6 劉萌成;黃曉明;葛折圣;;基于路面結構開裂的路橋過渡段差異沉降控制標準研究[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05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論文集(下冊)[C];2005年
7 龔建伍;雷學文;;大跨度小凈距隧道施工力學三維模擬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馬鳳山;趙海軍;張亞民;郭捷;王杰;魏愛華;鞏城城;;荷載作用下輸氣管道變形數(shù)值模擬[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9 王磊;鄧清祿;;滑坡作用對輸氣管道危害的靜力學分析[A];2010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暨“工程地質與海西建設”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馬鳳山;趙海軍;張亞民;郭捷;王杰;魏愛華;鞏城城;;荷載作用下輸氣管道變形數(shù)值模擬[A];2010年全國工程地質學術年會暨“工程地質與海西建設”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小剛;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中管道的受力分析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屈戰(zhàn)輝;土工格室柔性擋墻力學性狀及設計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蘭國冠;大口徑輸氣管道公路穿越力學性狀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1年
2 賴金星;軟巖雙連拱公路隧道力學性狀測試與施工過程仿真分析[D];長安大學;2003年
3 吳永立;水泥攪拌樁的力學分析及在公路工程中應用的探討[D];河海大學;2007年
4 王坤;路堤荷載作用下剛性樁復合地基模型試驗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林永貴;不同應力場軟弱圍巖隧道力學性狀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6 朱世哲;路基剛性樁復合地基的力學性狀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7 戴俊巍;斜坡地段矩形排水管道受力分析[D];重慶大學;2011年
8 周成君;地鐵盾構隧道施工對城市地下管線的影響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9 王新野;淺埋大斷面黃土隧道支護結構受力性狀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96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9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