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級配變異性對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水穩(wěn)性能影響
【圖文】:
iPi×100%(5)式中:C'vi為第i級通過百分率變異系數(shù),%;Si為第i級通過百分率標準偏差;Pi為第級通過百分率,%。1.2試驗方法渝長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抽提法、成渝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燃燒法進行礦料級配分析。①抽提法。使用較為廣泛的瀝青混合料抽提方法為阿布森回收法和離心抽提法,但相關研究[14]表明在離心抽提過程中混合料中的瀝青與礦料無法徹底發(fā)生分離,導致級配測定出現(xiàn)一定偏差。為較準確測定RAP中舊礦料級配,本研究采用英國全自動抽提儀器進行RAP抽提試驗,見圖1。②燃燒法。由于燃燒法快速、簡單且對試驗者傷害較小,采用此方法測定礦料級配應用越來越多。本研究所用燃燒爐見圖2,燃燒溫度設定為538±5℃。圖1抽提儀Figure1Asphaltextracter圖2燃燒爐Figure2Asphaltburner1.3結果分析渝長路RAP樣本容量為12組、成渝路RAP樣本容量為8組,依據(jù)式(4)、式(5)計算其RAP中礦料級配變異性,結果如圖3、圖4所示。圖3可知:在不同RAP來源情況下,各檔級配變異系數(shù)規(guī)律比較明顯,即在2.36mm、4.75mm處較小;而>9.5mm、<1.18mm級配變異系數(shù)較大;306
分率,%。1.2試驗方法渝長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抽提法、成渝高速大修工程回收RAP采用燃燒法進行礦料級配分析。①抽提法。使用較為廣泛的瀝青混合料抽提方法為阿布森回收法和離心抽提法,但相關研究[14]表明在離心抽提過程中混合料中的瀝青與礦料無法徹底發(fā)生分離,導致級配測定出現(xiàn)一定偏差。為較準確測定RAP中舊礦料級配,本研究采用英國全自動抽提儀器進行RAP抽提試驗,見圖1。②燃燒法。由于燃燒法快速、簡單且對試驗者傷害較小,采用此方法測定礦料級配應用越來越多。本研究所用燃燒爐見圖2,燃燒溫度設定為538±5℃。圖1抽提儀Figure1Asphaltextracter圖2燃燒爐Figure2Asphaltburner1.3結果分析渝長路RAP樣本容量為12組、成渝路RAP樣本容量為8組,依據(jù)式(4)、式(5)計算其RAP中礦料級配變異性,,結果如圖3、圖4所示。圖3可知:在不同RAP來源情況下,各檔級配變異系數(shù)規(guī)律比較明顯,即在2.36mm、4.75mm處較小;而>9.5mm、<1.18mm級配變異系數(shù)較大;3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欣;;溶劑法測定再生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密度[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08年06期
2 余建民;吳為義;吳玉霞;;熱拌再生瀝青混合料在城市道路中的試應用[J];浙江建筑;2008年07期
3 崔普查;;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長期水穩(wěn)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4 陳靜云;孔令然;李正陽;;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抗凍融循環(huán)性能試驗[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5 趙亞蘭;陳拴發(fā);;再生瀝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1期
6 熊全裕;肖波;;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藝和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徐志榮;;熱再生瀝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27期
8 黃明;王鵬;李彥偉;黃衛(wèi)東;;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性能評價[J];公路;2012年10期
9 楊麗英;譚憶秋;董雨明;李恩光;;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的疲勞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0期
10 韓麗;;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機理分析與應用價值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劉松;熊巍;鄒云華;劉勇;;廠拌再生瀝青混合料在低等級公路應用的可行性探討[A];湖北省公路學會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熊巍;盧柯;;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試驗研究[A];湖北省公路學會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年——2013年)[C];2014年
3 黃沖;黃紹龍;黃修林;丁慶軍;;廢橡膠粉在再生瀝青混合料中的性能研究[A];第一屆兩岸三地綠色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金喜;藤原忠司;;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設計針入度對其使用性能的影響[A];中國公路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張志祥;吳建浩;;再生瀝青混合料疲勞性能的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6 劉浩;李濤;;EC120溫拌改性劑對再生瀝青混合料的作用與影響[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7 梁偉光;盧銘伊;許先琴;;我國城市廢舊瀝青料的再生利用[A];全國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葉子 馬芳;為綠色奧運獻一份力[N];中國環(huán)境報;2005年
2 楊彥海;變廢為寶 經(jīng)濟環(huán)保[N];中國交通報;2007年
3 通訊員 馮文華;虧本訂單逼出來的創(chuàng)新[N];紹興日報;2007年
4 張東平;給黑土地添一抹亮麗的“綠色”[N];首都建設報;2008年
5 記者 羅源源;節(jié)能巧算“三筆賬”[N];首都建設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斌;瀝青混合料熱再生機理及技術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令然;就地熱再生瀝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振;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評價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11年
3 劉玉磊;再生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試驗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4 田帥團;溫拌再生瀝青混合料應用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5 李龍;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6 高超;基于不同成型方式的再生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4年
7 邱健;再生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8 李如凱;膠粉再生瀝青混合料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9 谷雨;熱再生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與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10 王滌;再生瀝青混合料在柔性基層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842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84240.html